学习啦 发表于 2013-1-21 08:25:35

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自身原因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的诚信力、威信力、影响力和号召力,是政府获得社会及人民信任和支持的一种能力。政府公信力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质量和法治建设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从自身方面寻找原因应是首要关注的问题。

    政策失衡导致公信力缺失   
    一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地域性差异。上级政府在政策出台过程中,虽然经过大量调研和征求意见,一定程度上也考虑了一些地方的情况,但由于各地社情民情差异很大,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不同问题,从而使政策执行产生一定偏差,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导致群众对地方政策丧失信心。比如,当前正在实施的农村公路建设工程,上级要求市县配套安排相应的建设资金,还要求群众自筹,这对经济发达的市县很容易办到,而对经济欠发达的贫穷市县,就相当困难。由于无法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就可能降低工程质量抑或增加群众自筹资金数量,这必然降低地方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权威。二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时间差”。上级政府可能没有充分考虑不同时期发生的社会变化,制定的政策缺少连贯性,政策执行尺度不一,导致群众认为地方政府执行政策不力,从而使地方政府成为矛盾焦点,进而失去群众信任。我国现行移民政策的执行就是如此。在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行前移民的,可以在新的定居地分得田地和一些生产生活资料,而在之后移民的,由于土地政策没有变化,无法在新的定居地分得土地,从事农业生产,保证生活来源。这部分移民人员不断向当地政府寻求生存之路,并将怨气发泄给地方政府。三是地方政府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不够。一些地方政府形成“一个班子一套思路,一届政府一个政策”的局面,公共政策变更的随意性较大,朝令夕改,导致公众无法对政府的行为做出合理预期。四是部分政府开出“空头支票”。有的地方政府为推动工作开展,在没有深思熟虑的情况下,草率出台政策,之后又长时间不能兑现给群众的承诺,从而使政府失信于民。比如,一些县市或乡镇搞规划建设,为了追求整齐划一,美化环境,要求临街房达到一定高度,个别领导干部“张开大口”给群众许诺,只要建房达到要求的高度,政府就补多少钱。然而,临街群众按要求建好房后才知道,政府给的钱并没有许诺的那么多。群众在多次材夜思没有回应后,对政府决策产生了抵触情绪。
    调控能力有限导致公信力缺失   
    一是地方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有限,出台的政策措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甚微,群众对地方政府的能力产生质疑,甚至认为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上没有能力作为。二是地方政府过于追求政绩,盲目追求GDP,向社会公布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脱离实际,与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存在差距,导致群众对地方政府失去信任。三是地方政府甚至存在与民争利的现象。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不只是充当引导者与裁判员的角色,有的还作为运动员参与了市场竞争,追求经济利益,将企业与公众摆在不平等的竞争位置上,导致民怨的产生。四是地方政府欠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当突发事件发生后,一些地方政府的第一反应是进行信息保密和封锁,尽量不让事态扩大,而没有进行正面的信息公开,这使得群众对事实的真相产生猜测,有的甚至传播谣言。曾有突发事件发生后,一些地方政府网上信息的传播仅用了“纯属谣言”、“报道严重失实”等令人反感的字眼来斥责,削弱了公众对当地政府信任与配合的基础,丧失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行政作为不力导致公信力缺失   
    一是存在“无法作为”现象。我国的“一府两院”都是在人大的监督下开展工作,而“两院”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还是存在执法不公的现象,群众的合理诉求在“两院”得不到解决后,又向政府寻求解决。而这些又是政府无权处理的,政府无法有所作为。由此,群众认为政府不作为。二是存在“乱作为”现象。一方面是政府内部一些执法机制不健全,执法混乱,政出多门,群众受到多方检查,无所适从;另一方面是一些执法人员素质不高,在执法过程中权大于法的现象依然存在,随意性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群众利益,损害了执法形象,亵渎了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三是存在“不作为”现象。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部门利益经济化,经济利益部门化的现象,从而出现“有利的事抢着做”、“无利的事都不做”的局面,对无利可图的事情,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不作为、缓作为,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工作人员相互扯皮,最终受损害的也是人民群众。
    亲民务实、诚信法制、勤政廉洁、服务高效是政府执政为民的法宝,地方政府只有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共享,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真正带领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作者:吴传毅 来源:学习时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自身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