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参考 发表于 2013-1-12 09:33:45

推动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与文化共生共进、一体化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实践表明,文化与旅游的互动与整合有利于区域文化、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如何利用我老秘网市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促进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从而形成互促互进、互荣共赢的发展新态势,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
    一、提升文化含量,增强旅游竞争力。文化是旅游的本质属性,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旅游的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旅游的竞争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一要开展文化资源普查。文化资源已经成为现代旅游的第一资源,要由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民俗顾问以及其他社会力量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对全市文化资源特别是历史遗迹、民俗文化、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全面梳理,建立旅游文化资源数据库,并对普查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为今后作为旅游开发与保护、规划与建设等方面提供基础性资料。二要合理利用旅游文化资源。对历史传统、风土人情、民间传说等,要寻求其与自然景观以及游客审美和情感需求的有效对接渠道,实现文化内涵与自然景观的有机交融。对梅林戏、肩膀戏、客家山歌、傩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利用中保护”的原则,推动更多的民间艺术、民间技艺、民间艺人进入旅游市场。对民间民俗文化,特别是客家习俗、客家擂茶、沙县小吃等传统食品的制作、传统手工艺制作、传统婚礼习俗、传统节日文化(如庙会文化、祭祀文化等),可开发成旅游者可参与的互动型、体验型旅游产品。三要打造文化旅游特色品牌。要依托我老秘网市丰富的客家文化、朱子文化、红土地文化、抗战文化、丹霞文化、土堡文化、慈航文化、宗亲文化、古迹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努力构建若干条主题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就如将宁化、建宁、泰宁、清流、明溪等地红土地文化资源串联整合起来,形成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明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不断打响我老秘网市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四要融入文化元素推动旅游转型升级。提升旅游的层次,关键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以文化元素提升旅游的综合服务力,重点用文化元素充实旅游业的“购”、“娱”两大功能,开发具有三明文化积淀的系列旅游商品,建设一批旅游、文化、购物、娱乐、休闲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度假区和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促使旅**为由观光型向休闲型、度假型和养生型转化。 同时,通过不断加强旅游文化教育,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积极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树立文化旅游产业的新形象,促进旅游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二、借助旅游平台,扩大文化影响力。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升文化的价值,使文化焕发出独特的魅力。一要促进文化传承保护。旅游开发可以推动文化资源保护和优化。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成旅游资源过程中,对龙池古砚制作工艺、西山造纸技术等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到生产性保护利用;对梅林戏、大腔戏等演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留原生态、传承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创新发展表演形式,实现文化 “保护——开发——再保护”的良性循环。二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将推进旅游发展与实施文化产业发展“一县一品牌、一县一园区、一县一实体”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旅游业开拓文化消费市场,不断丰富旅游文化产品的形式和内容,促进娱乐演艺、节庆会展、工艺美术设计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如将大型歌舞《梦回泰宁》、世界客家祖地朝觐乐舞等巧妙融入旅游之中,有效促进演艺娱乐业的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在发展客家文化、丹霞文化等特色文化旅游中,积极推进泰宁丹霞文化产业园、世界客家祖地文化园、中华客家祖山文化园等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三要深化文化交流传播。文化交流是旅游的重要功能,通过举办世客会、“客家祭祖大典”、“泰宁丹霞文化旅游节”、“沙县小吃文化节”等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可以极大传播客家文化、小吃文化、丹霞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使旅游节庆活动成为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同时,通过深化明台旅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对客家文化、朱子文化、抗战文化、宗亲文化、宗教文化等同根同源文化的理解、认同。
    三、完善机制体制,强化融合保障力。我老秘网市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必须健全发展机制,加强统筹协调。一要制定科学规划。抓住中央和省、市委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部署的有力契机,根据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结合我老秘网市实际,研究制定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总体战略,编制《三明市文化旅游推进计划》等发展规划,加大宏观指导力度,引导旅游与文化融合健康持续发展。二要创新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尽快建立我老秘网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领导机构,促进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改变旅游文化资源多头管理、政出多门、职能交叉的状况,并定期通报发展动态,及时解决融合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三要优化运行机制。出台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的专项扶持政策,在税收、工商、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有效发挥政策激励作用。积极组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集团,培育骨干文化和旅游企业,鼓励外资资本、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和文化产业开发建设,逐步建立协调统一、富有活力、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统筹开展对外宣传,通过节庆会展、影视创作、主题宣传、网络推介等形式,加强对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宣传推广。作者:邱昌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推动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