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基层情 交百姓友 解群众难 提升基层党员干部工作能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必须不断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今年来,三元区紧紧围绕建设“生态花园、创业乐园、幸福家园”目标,按照省委、市委“下基层”的部署,立足实际,创新载体,深入开展“知基层情、交百姓友、解群众难”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沉下心来“下基层”、俯下身子“接地气”,有力推动了发展、改善了民生、锻炼了队伍。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抓推进。把主题实践活动与打好“六大战役”、推进惠民工程、维护社会稳定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着力解决一批制约发展、事关民生、影响稳定的重点难点问题。一是助推项目建设。着力落实好区领导和区直部门挂包项目、联系企业制度,积极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在征地拆迁、水电等方面的优质、高效服务;对重点推进项目逐一分析原因、落实举措,确保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今年来,全区24个省、市级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1.2亿元,占年计划的157.3%;“10+5”重点跟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2.4亿元,占年计划的241.3%,提前超额完成年计划任务。二是服务民生改善。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采取蹲点调研、结对帮扶、发放民情联系卡等方式,深入村(居)、企业一线与基层群众中办实事好事。目前,已出台惠民政策35条;解决涉及群众创业就业、劳动保障、涉法涉诉等方面问题350多个;结对帮扶困难群众1154人,落实扶持政策127条、帮扶资金323万元。三是促进社会稳定。把活动开展与不断探索解决信访维稳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结合起来。比如,建立并实行日联系(每个小组都要指定一名联络员,每天打个电话与信访人联系)、周分析(每周小组召开一次碰头会,分析信访案件情况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旬家访(每十天到信访人家中慰问、了解情况,掌握信访人动态,做好稳控和化解工作)制度,改变机关干部对材夜思问题了解不够,解决材夜思问题力度不够的局面。
2、整合资源、创新方法,真抓实干求成效。坚持“领导带头、部门配合”的原则,区处级领导和区直部门、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深入企业、农村、社区、学校等蹲点调研;区委专门下文,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确保活动有序衔接、有效推进。一是驻村蹲点解剖“麻雀”。每位干部每月至少安排7天以上时间进村(居)入户,做到“三个一”:即每月召开1次不同形式的群众座谈会,每季度提出1条以上工作建议,并将活动情况记录形成1本民情日记。特别是对事关全局工作和长远发展的问题,群众关注、影响面广的问题,久拖不决的历史遗留问题,组建专项工作协调小组,定期召开专题协调会,确保工作实效。目前,已收集意见和建议1562条,为民办实事好事54件。二是深入基层接访维稳。把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大接访”作为活动的重要内容,切实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全区每位乡(镇、街道)领导均结交15位以上不同类型村(居)民群众朋友,做到“七必访”:即困难户必访,材夜思户必访,老党员必访,计生户必访,刑释解教人员必访,服刑人员家庭必访,对党委、政府工作有意见的必访。目前,已接访群众200多人(次),化解信访积案21件;实现十八大期间“零进京”材夜思。三是上下联动共推发展。坚持上下联动,集中精力、集中力量、集中攻关,积极帮助基层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发展规划,每位干部指导制定3-5条发展措施,引进1个以上富民项目,办好2件以上实事;每个单位联系1个村(社区)、帮助办2件实事、培育3个典型的主题实践活动。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动态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活动常态化、持久化开展。
3、激活主体、狠抓关键,夯实基础强素质。主题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广大领导干部;关键在于提升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能力,尤其是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为此,始终把激发主体积极性作为推进活动的一项根本举措。一是推动干部在历练中加速成长。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提高“三项能力”:即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中提高引领创业、服务创新的能力;在项目助推、招商选资中提高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能力;在扶贫帮困、接访维稳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在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中积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在全市率先从事业单位中优选考任7名副科级公务员,营造了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二是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把主题实践活动作为深化“168”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的重要抓手,推动形成城乡基层各类组织上下联动、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全区51个村、26个社区圆满完成了换届工作,选优配强了村(居)“两委”班子;注重基层党组织的整改提高,实现了分类定级档次为“一般”和“较差”的村普遍晋位升级。今年来,涌现出了黄砂村、星桥村等“168”精品村,莘口法庭、行政服务中心等一批窗口行业典型。三是强化基层群众监督评议。群众满意和群众监督是检验党员干部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根本标准和重要保障。在工作作风上,严格遵守“五个不准”等规定,做到“四不”:即不搞特殊接待,不收受土特产品,不参与有损党员干部形象的各种活动,不干扰基层和群众的正常工作生活。在考评机制上,按照省委、市委“万名干部下基层”的要求,充分发现、挖掘和培养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采取从下至上、上下结合的评选办法,评选出“三个10”:即“10件群众最满意的实事、10个群众最欢迎的干部、10本最佳民情日记”,全区有4个先进集体、3名先进个人获省、市级表彰,切实提高活动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几点经验与思考
**** Hidden Message *****。
5、必须把活动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探索。社会管理的重点、难点在基层。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既是发展阶段性特征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领域的集中反映,也是基层管理薄弱环节的外在表现。在开展活动中,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妥善处置了几起群体性事件,巩固了政通人和、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全区综治工作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因此,要利用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使更多的注意力、工作精力和工作资源配置到最基层,各项措施落实到最基层,促进工作重点前移、重心下移,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文/张元江 政党是基于现代政治文明而产生的,一旦执政,就要联系政府和民众,并成为两者之间的中介和桥梁。毫无疑问,政党与民众失去了联系,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应有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的基层组织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既是党的宗旨的要求,也是政党政治的内在规定。目前,全国党的基层组织已经创造出服务群众的丰富经验。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仍然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群体性事件还时有发生。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基层党组织既要服务群众又能引领群众,方能巩固党的社会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是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定位。 #在这里快。二是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把主题实践活动作为深化“168”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的重要抓手,推动形成城乡基层各类组织上下联动、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全区51个村、26个社区圆满完成了换届工作,选优配强了村(居)“两委”班子;注重基层党组织的整改提高,实现了分类定级档次为“一般”和“较差”的村普遍晋位升级。今年来,涌现出了黄砂村、星桥村等“168”精品村,莘口法庭、行政服务中心等一批窗口行业典型。三是强化基层群众监督评议。群众满意和群众监督速回复# 党员干部形象的各种活动,不干扰基层和群众的正常工作生活。在考评机制上,按照省委、市委“万名干部下基层”的要求,充分发现、挖掘和培养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采取从下至上、上下结合的评选办法,评选出“三 立足实际,创新载体,深入开展“知基层情、交百姓友、解群众难”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沉下心来“下基层”、俯下身子“接地气”,有力推动了发展、改善了民生、锻炼了队伍。 #在这里非常扎实的文字~~~~~拿来学习喽~~~快速回复# 非常扎实的文字~~~~~拿来学习喽~~~ 看看
学习
借鉴{:soso_e100:} 认真学习,共同提高,七一到了,多学习一些有利党的东西 非常扎实的文字~~~~~拿来学习喽~~~ 文字功底深厚。拜读! {:4_110:}{:4_110:}{:4_110:}{:4_110:}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