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老树 发表于 2012-12-19 08:28:29

对提升红色景区知名度的思考

在新形势下,要抓住发展契机,立足本地特色,创新宣教模式,充分利用红色景区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红色景区的知名度,将红色旅游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更好地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一、发挥红色文化优势,开发特色旅游主体。红色文化特色是每个纪念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纪念馆旅游开发要想取得成功和占领市场,必须从深度、合理,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角度,开发出一批富有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而又颇具文化底蕴,且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做到观众只有到这个馆参观,才能欣赏到该馆所独有的文化产品。而且特色越典型、内容越丰富,其社会效益也就越大。例如,江西景德镇素有“世界瓷都”之称,他们抓住当地生产的瓷器“白如玉、明如境、薄如纸、声如磬”等特色,建设陶瓷博物馆,展示其名扬四海的陶瓷业历史;苏州的私家园林名闻天下,因而在苏州就建造了园林博物馆,其反响的确与众不同。红色旅游景区更应抓住自己的资源特色,应运声、光、电技术来演绎党的革命历史和伟人的光辉人生。
二、创新管理理念,开发参与性旅游项目。当前纪念馆和博物馆业在世界上的发展趋势,是将旧的封闭式陈列、平面单调的遗址展示及抽象的版面设计改变为新的开放式的动态陈列,观众由受约束的被动参观者,变成了可以参与活动的主人。例如,荷兰的博物馆就打破了那种“请勿手摸”、“严禁拍照”、“严禁攀登”之类的老规矩,而向游人响亮地提出这样的口号:“博物馆是人们求知消遣的场所,不是招人顶礼膜拜的神圣殿堂!”伦敦、巴黎的蜡像馆则引进了声像设备,能让古人重新“复活”。芬兰有座“三温暖”博物馆,游人可以亲自试温,洗个20多分钟的温泉,不必另外购票。还有些国外先进的纪念馆和博物馆利用现代高科技的声、光、电技术,把原来静止的图片陈列变成了动态展览,通过精心的空间组合,实现了内容设计和艺术形态的创新。比如充分利用背景音乐来烘托氛围,增加感染力;通过幻影成像、视频、场景等动态展示,更全面、更系统地演绎陈列内容,收到与静态展示截然不同的效果,扩大服务功能和教育功能,增强参观学习的娱乐性、参与性,使纪念馆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从而有效吸引游客“眼球”。
三、创新宣教形式,运用艺术特色展示主题。如何通过艺术形式来扩大红色景区的社会影响、诠释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深刻内涵,运用先进文化艺术形式做好红色激情与绿色经济相结合的主题,应该一直是我们研究的课题。过去,有的纪念馆采用了观看电影的方式来表现,但电影宣传方式早已不能满足观众视觉享受需求。通过现代舞台艺术把传承革命精神宣染力的方式进一步升华,彰显先进文化艺术魅力。例如山东临沂创作的《蒙山沂水》,他们凭借丰富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和蒙山沂水的美丽风光,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创造了一批以《蒙山沂水》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精品。形成了“一个中心、八个组团”的红色文化产业聚集区。“沂蒙山”、“六姐妹”、“红嫂”等等,凝聚红色内涵作品,让观众见证了革命实践的形象标识。八百里沂蒙成为“红色文化之旅长廊”,成为当地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知名品牌。纪念馆实行免费开放后,门票免了,但责任更重大了,从任何一方面来说都不能打折扣,宣教服务更不能打折扣。要以长远的眼光来谋略自身的特色,从宣教形式上创新,要参考外地成功经验,充分利用院校人才资源,与当地艺术学校共建,编排以纪念馆宣教主题为特色的精彩节目,定时演出,为观众奉献全新的视听盛宴,让观众在愉悦中获得红色文化的精神享受。既提高了纪念馆的文化内涵和品质,更提高了人民群众主动参观接受教育的热情。从而,使纪念馆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成为广大群众培养爱国情操,培育红色精神的重要阵地;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增强国防意识,见证安全、文明、守纪与节俭精神的学习源泉和陶冶道德情操的第二课堂,让人们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发对人类美德的认识和向往。
四、创新营销模式,积极拓宽旅游市场。一是更新观念,打破业已过时的纪念馆“三功能,即收藏文物、科学研究、社会教育”的思想,树立“旅游经济”理念,认清纪念馆是一种具有高价值高品位的文化旅游资源,创新经营模式。二是积极主动与省(市)、市内外旅行社及旅游区互动。建立广泛的宣传、销售网络,构筑旅游大市场。要做到免费开放后,营销不打折,积极开展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和旅行社合作,走纪念馆之间联动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整合的路子。三是将纪念馆的宣传纳入旅游目的地宣传促销网络之中,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流,效益双赢。积极参加省(市)每年举行的旅游博览会、交流会和旅游景区景点推介会。精心策划出一些专题性的纪念馆、博物馆精品游览线路和“红、绿”自然景区相结的特色精品旅游线路编排到各旅行社和绿色景区旅游促销线路之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提升红色景区知名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