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发表于 2012-12-17 00:25:53

北京市昌平区转型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置身北京未来科技城,处处能感受到有条不紊但又欣欣向荣的建设气氛。北京的母亲河温榆河蜿蜒而过,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和中心城紧密连接,生态良好,交通便捷。区域内随处可见一幢幢正在拔地而起的科研办公楼,这里将汇聚中国极具实力的大型中央企业的核心技术研发中心和中央“千人计划”中的一流科研人才。
    这是一个可持续发展、低碳环保的科技生态新城,在开发建设和城市管理中充分运用各种节能、科技手段。同时这里也是一个功能齐全、国际品质的和谐研发社区,规划建设的300万平方米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将为整个科技城提供教育、医疗、商务、消费娱乐等便利周全的服务。
    未来科技城是15家大型中央企业为响应中央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在北京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带上集中建设的国家级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总投资约1000亿元。2009年7月启动建设至今,仅3年的时间,总体规划、概念性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基本稳定,规划范围内拆迁全部完成。北部研发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基本建成,神华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办公楼和中国商飞一期科研办公楼已经入驻运行。
    作为落实“千人计划”的重大支撑项目,国家创新中心的示范区和中关村人才特区的重要发展极,未来科技城将“创新科技”、“开放共享”、“美好活力”、“低碳节能”和“和谐生态”等理念融汇于一体,正努力成为引领科技创新的研发平台、全新运行机制的人才特区和宜居宜业的人文社区,为科研工作人员提供一流科研创新和美好舒适生活环境。
    未来科技城只是北京市昌平区众多产业功能区的一个缩影,也是该区探索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转型发展对于昌平区而言并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理念或口号,而是正在积极探索与推动的工作实践,是发生在群众身边触手可及、实实在在的改变。转型发展的背景    进入“十二五”时期,首都北京正在瞄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加快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合理调控人口规模,有序疏解中心城的产业、人口和功能,集中力量打造“业城均衡”的综合新城。在国务院批复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规划》中,昌平南部地区200平方公里被纳入中关村核心区范围,成为国家重点打造的创新中心和人才基地。在北京“两城两带、六高四新”的创新和产业发展格局中,昌平占据了“一城”和“一带”,即未来科技城、北部研发服务与高新技术产业带,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被赋予了一系列新功能、新职责,区域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在昌平的转型发展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昌平山区面积占区域面积的60%,而平原面积仅有520平方公里,产业与城市的发展空间并不宽裕,这对产业集约化、高端化发展提出了更迫切、更高的要求。而受过去粗放发展模式的影响,昌平的产业结构存在房地产业和传统制造业比重过高、高技术产业比重偏低,煤炭储运、废品回收等低端产业泛滥等问题,产业升级换代亟待进行。
    近年来,昌平区人口急剧增加,目前常住人口已达173万,流动人口90万,是首都排名第四位的人口大区。由此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一是迅速扩大的人口规模已远远超过区域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集中体现在教育、医疗等服务供需失衡,优质资源短缺;二是人口结构相对复杂,有从中心城区迁移至此、知识和生活水平较高的群体,也有当地城区居民和农村居民,更有随着工业化和产业化加速发展而出现的外来务工群体,不同群体的多元诉求对社会管理服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转型发展的主要做法   
    在机遇与挑战面前,昌平主动寻找契合自身区位特征和资源优势的转型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模式。将转型发展目标定位为建设现代化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遵循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开放包容的发展方针,以“三城一区一基地”等重点功能区为抓手,全面推动产业结构、增长动力、城市发展、社会管理四个方面的转型发展。
    瞄准高端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转型
    打造高端引领和创新驱动的竞争优势,对于昌平而言就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幅度调整产业结构。关键是逐步降低房地产业比重和大力清退低端产业。房地产业成为近年来全国各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昌平也不例外。过去5年昌平严格控制房地产业的扩张,房地产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下降了近6个百分点,六环路以南原来规划的约10平方公里住宅用地调整为科研和产业用地,为中关村核心区建设提供空间。5年来昌平累计关停高耗能、高耗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4家,万元 GDP能耗降低了31.2%。同时集中开展“三项治理行动”,全面关停境内的非法砂石加工场所和煤炭储运场所,清理绝大部分再生资源回收市场网点,使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人员由30000减至3000左右。
    与此同时,昌平推动产业结构向高新技术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转变,以各重点功能区为空间载体,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产业经济布局。目前未来科技城、北京科技商务区、沙河大学城、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昌平新城等“三城一区一基地”已进入全面建设期,重点项目和高端要素正加快聚集,创新潜力开始显现。截至目前,昌平共有32家大型央企设立的118家企业或分支机构,32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家上市企业。过去3年中关村昌平园总收入翻了近两番,驻昌央企完成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2.5%,进一步推动了昌平经济发展。同时,昌平初步形成了“三个三”产业格局:一是依托产业集群,持续做强能源科技、高端现代制造、生物医药三大支柱产业;二是将研发与服务相结合,促进第三产业发展,重点发展信息服务、科技商务、科技研发三大先导产业;三是立足本地优势资源,积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文化创意、旅游休闲三大特色产业。2011年,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能源科技、高端现代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占工业的比重超过80%,高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11.6%和19.5%,预计到“十二五”末将分别达到20%和30%。
    立足科技创新,加快增长动力转型
    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产业集群离不开科技和人才的支撑。昌平紧紧抓住南部地区纳入中关村核心区范围的机遇,积极推动增长动力由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大力优化创新环境、构筑创新载体、集聚创新人才。
    为此,昌平主要抓三方面工作:一是汇聚创新创业要素,打造首都人才高地。以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为契机,大力引进培养国内外顶尖人才,着力解决人才在户籍、住房、医疗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保障人才优先发展。二是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政府每年拨出3000万专项资金扶持大学科技园、企业孵化器建设,鼓励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三是构筑创新创业载体,促进成果就地转化。为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全力推进功能区建设,未来科技城主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有15家央企研究院入驻。科技商务区已完成整体产业定位和发展规划研究,上海银行北京总部、新华人寿总部等十余家企业项目确定入驻。重点发展科技金融、科技商务和研发服务三大业态,打造新兴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产业两大产业集群,构建“3+2”高端产业体系。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已引进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地、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和北科大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将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此外还同步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昌平园、北汽福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明十三陵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昌平园等一批重点产业功能区建设。
    高端人才的引进、政府的扶持和创新创业载体的构筑使昌平初步形成了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势头。迄今区内共有113家科研机构,近2万名科技从业人员,其中入选中央“千人计划”的高层次人才147名,入选首都“海聚工程”的专家11名。过去5年区域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37.4%。201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为6.59%,荣获“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科普示范区”的称号。2012年昌平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区)”称号。
    注重统筹协调,加快城市发展转型
    昌平是北京唯一跨越四个功能分区的区县,最北部是以生态涵养为主的深山区,紧邻以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主的浅山区,六环路以南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最南部是已纳入城市中心区的回龙观和天通苑两大组团。从农业到工业,从农村、城乡结合部到城市中心区,昌平针对不同区域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推动城市发展由被动承接中心城区的功能辐射带动和要素梯度转移向产业功能区建设与城市功能开发联动、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融合转变,着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乡建设的生态内涵、文化品位。
    具体而言,六环路以南地区加快推进城乡结合部拆迁改造和平原组团建设,形成高强度密集开发态势,进一步提升承载产业、吸纳就业和综合服务的能力,努力打造首都北部新的城市增长极。过去3年共拆除违章违法建设364万平方米,完成拆迁面积690万平方米。未来科技城、科技商务区、沙河大学城等重点区域市政基础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正逐步完善,同时着力解决天通苑、回龙观地区职住不平衡问题,努力形成有城有业、功能完备的城市空间格局。六环路以北地区,统筹推进现代特色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精心保护田园风光,强化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生态价值和景观功能,大力发展特色沟域经济,打造高品质生态风貌,努力使昌平成为天蓝、地绿、水清,城乡风貌秀美的魅力之区。目前,昌平已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区和国家生态示范区,全区森林覆盖率达40.3%、林木绿化率达61.8%。目前正将生态建设重点转向平原地区,通过实施15万亩平原造林工程,将新增绿地面积100平方公里,将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提高16.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昌平统筹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全面加强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实现区镇村三级规划全覆盖。加快推进城乡关键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六纵八横十一联络”路网体系,重点打通南北向交通干道,引导优质资源要素流向北部农村地区。加大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5年来累计投资20亿元,集中实施并提前两年完成“5+3”工程。其次,统筹落实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累计投资近1亿元,落实新农保和新农合政策,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化服务系统四级延伸。采取义务教育“四免两补”,实施全市领先的药品零差率销售、区内公交“一卡通”等惠民举措,基本实现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加大政策、资金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农村基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设施基本达到市颁标准。
    突出改善民生,加快社会管理转型
    作为首都第四人口大区,为适应复杂的人口结构和日趋多元的诉求,昌平根据人口和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积极推动社会管理由政府管控为主向管控、服务与参与并重转变,努力营造更具包容性的社会环境。
    在探索新的社会管理机制方面,昌平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管理内容侧重于服务方面。一是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发展。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基本完成了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布局调整,启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每年新增幼儿园入园学位2000个。引进北师大附中、清华附中、首师大附中等北京名校在昌平建设新校区,未来科技城、科技商务区还将引进国际学校。努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引进北大国际医院、北京清华医院等4所三级医院。二是坚持“以产引人、以业控人、以房管人、以服务凝聚人”,加快推进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同时,深入实施城市网格化管理、村庄社区化管理和社区规范化建设,健全社区便民服务体系,开通公众服务呼叫中心。三是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推动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明确“四四二”工作目标,即四成矛盾化解在村、四成矛盾化解在镇街、二成矛盾化解在区,健全了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责任体系和工作机构。积极探索形成“一单式”工作法、“5+2”信访工作模式等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信访总量连续6年呈下降趋势。针对信访总量中60%是农民工讨薪问题,建立农民工工资问题联席会议机制和农民工服务管理中心,畅通维权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劳务矛盾纠纷。在加大力度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有力维护了社会安全稳定。
    在探索创新特大型社区服务管理机制方面,昌平致力于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扩大公众有序参与。东小口地区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筹建3个新的街道办事处,尝试采取“大部制”管理模式,综合设置“一室四部一中心”,即综合办公室、党群工作部、社区工作部、综治维稳工作部、社会管理和城市建设部以及公共事务服务中心,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针对回龙观社区年轻人较多、素质较高、具有网络使用习惯等特点,积极引导社区网络媒体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收集网络舆情、发布公共信息、沟通社情民意等方面的作用。截至目前,回龙观社区网注册用户已超过50万人,日均点击量达到100多万次,近20万回龙观社区居民常年在线。宣传、纪检监察、公安、消防、税务、交通等政府部门采取联合共建的方式,设置网上社情民意搜索引擎和便民服务栏目,使其成为政府、居民、媒体、社会多方沟通的平台,实现政府与居民在网络上低门槛、无障碍的沟通和交流。同时采用政府购买服务、资助公益活动等方式探索社区公共治理机制,引导公益性社区组织健康发展,支持其面向居民组织开展各种积极向上的活动,形成“回龙观足球超级联赛”、“超级回声歌唱比赛”、“回龙观春晚”等一批特色活动品牌,在丰富居民业余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
    转型发展的启示   
    一是转型发展必须以形势要求和区情实际为基础。过去5年是昌平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获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北京瞄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提出要把中关村示范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并做出打造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和南北两个高端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等一系列重大部署,这给昌平加快转型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昌平主动顺应形势要求,紧抓机遇,科学谋划,提出要集中力量建设现代化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增长动力、城市发展和社会管理四个方面的根本转变。正是由于对形势和区情的准确把握,昌平才能在转型发展的实践中更好地占有主动权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是转型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昌平牢牢抓住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以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为切入点,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着力点,以顺应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落脚点。为此,昌平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提高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加快推动增长动力转型,努力实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同时统筹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加快推动城市发展和社会管理转型。昌平在自觉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努力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出了符合首都发展要求和区域功能定位的科学发展路子。
    三是转型发展必须以保障改善民生为根本。转型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改善城乡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使昌平人民更幸福。昌平在转型发展中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管理,多措并举提高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着力增强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积极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和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昌平不仅努力让转型发展成果由城乡居民共享,还在转型过程中注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使昌平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四是转型发展必须以干部队伍为保障。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领导干部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较高的工作热情,在面对困难时积极进取、迎难而上,同时也要求领导干部政治坚定、作风过硬,切实关注广大群众需求和各类群体呼声。昌平通过扩大干部选任工作中的民主,加强干部选拔的竞争性和公开性,提高干部考核评价的科学化水平,努力打造了一支视野开阔、埋头苦干、群众公认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这是昌平转型发展的有力支撑和坚强保障。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昌平积极主动顺应发展趋势、把握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地践行科学发展理念。对于昌平而言,历史跨越才刚刚开始,转型发展仍在继续,只有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不懈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转型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才能把昌平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让全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地方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调研组王伟 林雪霏;执笔人:林雪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市昌平区转型发展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