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次党代会报告突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自信
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就十八 大报告的精神做一个学习理解。讲十八 大报告,我们都熟悉每次党的代表大会,它这个报告都是纲领性文件。它影响了今后五到十年的发展问题,这非常重要。并且我们还可以说,报告的每一段,甚至某一句重要表述,内涵都十分丰富,都可以做大文章。如此丰富、如此重要的报告,我们怎么样才能把握它的精神实质,切入点很重要,你怎么能够提纲挈领。我们还要思考,以什么样的思维和价值判断、价值观来理解。我们说报告真正告诉我们的文字,那是有限的。但是报告内涵的精神是无限的。所以我们还有一个思维方法问题。我们就从这个视角来看,就是切入点。
学习十八 大报告,把握它的精神,切入点在哪里?我想先比较一下两个大国,就是美国和中国。美国大选刚刚结束,中国共产党的十八 大召开。世界媒体都经常评论,两个大国,中国共产党的换届比美国大选重要。它将强烈的影响着世界。中国大选和美国大选,哪个效果更好?四年以后再看。诸如此类的评价。就两个大国的比较,怎么比较?这个问题不研究。
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说,提出这两个问题来,我们就有比较的空间,从比较之中找到我们的思路。这也是一种方法。我们都知道美国总统竞选的时候,没有谈政治——既不谈旗帜,也不谈道路,还不谈理论,更不谈制度。
中国共产党的每次代表大会,几乎都要谈到旗帜、道路、理论、制度。为什么有这个差异?那是因为西方或者说美国的大选,它轮替的不是根本制度问题,而是两个政党的执政理念,它叫民生问题,它不谈社会制度的问题。这点,我们有时候说共产党伟大,因为共产党承担的比它多的多。西方政党的轮替,总统竞选基本上谈民生,不谈政治问题。我们离开了谈政治问题,就不足以达到我们如何保证党的有效领导问题。
为什么有这个差异?西方的社会跟我们不一样,比如说西方有一个说法,叫“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就是精神的东西由宗教解决,世俗事物由政府来解决。我讲到这里以后,实际上他们不讲政治,是他理解的政治和我们的政治不一样。奥巴马说过一句话,“美国没有问题,是美国的政治出了问题”,我们在这里就不可思议了,政治出了问题,怎么国家不出问题?我们的政党、政治、国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因为这个差异,实际上就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理解十八 大精神的最佳切入点在哪里,也就是政治观。在西方不存在这个问题,在中国一定存在着我们怎么能把握十八 大报告的精神实质。最佳的切入点就是从政治入手,从政治观入手。
一、十八 大报告为何开篇就要阐明精神归宿
这么来讲,以政治来看整个的十八 大报告精神的魂在哪里,神在哪里,主线在哪里,一下就提起来。讲这个问题,首先讲政治自信。大家都注意到了,报告实际上一开始就盯上了一个问题,我们的精神归宿的问题。在党的十七大报告讲到社会主义特色理论体系的时候,有人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疑惑,因为报告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从邓小平开始,而事实上,也是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此前没有。有人说,那就意味着我们现在走的和我们的理论和精神归宿是从邓小平开始的。尽管当时报告也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基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但是大家更关注,既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旗帜,就讲起点在哪里?从邓小平开始,在当时不能说没有人疑惑。
这次清晰的勾画了我们的这个旗帜它是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开始的,毛泽东思想实际上已经给我们做了深入探索。它重要在哪里?我们的思想渊源搞清了。这个搞清就是我们的精神归宿往哪里追寻,落到哪里。这是大家一致关注的问题。为什么说这个问题很重要呢?我刚才讲到,我们跟西方的精神世界不一样,精神系统不一样,西方的精神系统、精神大厦是由宗教构成的,是由宗教支撑的,西方社会没有宗教是没法生活的。我是军人,我就讲军队,美国的军人靠什么在支撑?他有国家的问题、职业意识的问题,但是很重要的还是宗教信仰。到战场上,在战斗开始之前,牧师带着官兵在祈祷。恐惧到极点的时候,在胸前画十字架,包括后来的俄军也是苏军的衣钵继承者。苏共离开军队以后,俄军迅速恢复宗教信仰,现在俄军百分之百有宗教信仰,主要是东正教。
中国缺少宗教传统,即使本土宗教,在精神提升上也不够,公益性过重。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讲的是宗教是麻醉人的鸦片,当然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认识有变化,但是总体来讲,宗教不是社会的主导力量、精神力量,所以我们讲政治信仰。以政治信仰来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
这种情况下,精神归宿找不到,那么精神大厦就出了问题。所以厘清它的脉络很重要。这次十八 大报告,不仅厘清脉络,坚定的讲我们这个道路、我们这个制度、我们的旗帜,掷地有声,政治的自信跃然纸上。你只有有政治自信,你的追随者才真正坚信、坚定。如果自己的精神体系、思想体系不清楚,没有底气,那么追随者就不可能坚定。这影响了一个政党的走向问题。所以政治信仰对于我们党来说极其重要,没有政治信仰,这个党就没有战斗力和凝聚力。讲政治自信,我个人觉得是相当重要的。
我们讲把握十八 大报告精神,一个是切入点,这是我们的思维方法问题。一定要记着,我们每一个思想点、每个思想的产生,它不是固化的。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活在哪里?它是发展的,创造的,十八 大报告明确提出来理论创新的问题。实际上理论创新的问题,胡锦涛同志强调比较多。在新世纪、新阶段第一次科技大会上,给胡锦涛同志提供的讲稿,据我所知原来讲制度创新、科技创新,胡锦涛同志在前面专门加了理论创新。
所以我们说十八 大给我们的东西是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关注的重点,但是它不是固化为就是文字表述,它关键让你沿着这个道路继续去思考、继续去创造。
再看政治自信解决精神信仰的问题,那就引发我们思考。我们还要思考什么?中央报告完全明确的强调了我们这个政治信仰,也让人感觉到了坚定性。这不是解决一切问题?它更重要的指向性是如何让我们把握精神实质,但是不是仅此就够了,它需要我们全党共同思考在这个精神家园上做什么。
坦率讲,我们现在精神系统遇到的难题不少,挑战也很大。提出来不是完全解决,是让我们思考怎么把这个问题解决好。有一个小事例来引发我们这个问题继续判断是可以的,2010年底我到加拿大访问,导游是一个移民加拿大的共产党员,他当时开玩笑,他说我现在潜伏在加拿大,潜伏的很深,什么时间你们打过来的时候,我们号召其他的潜伏者,我们里应外合把加拿大给灭了。他才调侃,但是他提出了深刻的命题,那就是我们的信仰,共产主义信仰怎么实现的问题,途径在哪里。
我们看宗教信仰,在美国信仰天主教,本文由老秘网推荐,到中国来还信仰天主教。你出去如果没有土壤,没有环境,你就失去了永恒性。我为什么说我们的信仰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关键是世界政治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那是冷战。冷战是制度的博弈,你打出制度来,打出旗帜来,马上把本集团的力量凝聚起来。冷战结束,两个集团对峙结束以后,以制度来号召遇到了压力。西方有一些理论思潮对我们影响很大,文明的冲突、意识形态的终结,假如说意识形态终结以后,我们以制度来建立的那个精神系统,我们的精神信仰就注定遇到挑战。
我们革命党进入执政党,革命党是打破为主,而执政党是建设为主。精神力量激发的途径也在变化。我们现在讲革命时期,可以说那个时候信仰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当年的革命家,革命先驱是背叛自己的阶级,为劳苦大众谋利益的。像33岁就牺牲的彭湃,他闹革命的时候,他面对上万农民,把家里一箱子房契、地契烧掉,说这些都是你们的了。那时候闹革命不仅仅是财务问题,有时候还是生命。那个时候说为信仰而战,没有人怀疑,今天你没有牺牲的机会,过去有牺牲,有牺牲就有神圣,有神圣就有信仰。革命进入执政以后,就没有牺牲的机会,精神的张扬显然没有那么鲜明了。革命时期为人民的利益而战,获得了利益全部交给人民,谁都相信,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走。但是进入执政以后,我们党没有独立人民之外的利益,但是党的成员有利益,有了利益,关系就比以前要复杂的多。
根据时代的发展,党的许多理论也在变化,我们现在讲不输出革命,这些重大变化,就引发我们一个重要思考。什么重要思考?我们现在在打造终极的归宿,途径在哪里?共产主义怎么实现?过去共产主义实现是一个阶级消灭另外一个阶级,社会主义消灭资本主义,最终走向共产主义。而现在不输出革命,没有暴力,那么我们的共产主义怎么实现?所以我想类似的问题,为什么要提出来?我试图想说,十八 大报告为什么精神首先作为重要的方面,开篇就讲我们的思想脉络在哪里,精神途径在哪里,强调了政治自信,就是稳定阵脚,让我们每一个追随着确实相信我们走的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是适应中国的道路。我们就想强调我们有我们的精神归宿,我们有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还是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这是我们的理想信念,是我们的信仰信念。
但是同时为什么把握十八 大报告的精神,一定要看它的脉动在哪里,指向性在哪里。我们试图强化这些,但是同时我们也告诉全党的成员,世界在变化,时代在变化,新情况、新问题表现出来,这需要我们深刻地思考,要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保证把我们的精神大厦建设好、稳定好。
我们政治观作为切入点,首先我们关注十八 大报告第一点就是政治自信的问题。然后由政治自信关注我们的精神归宿的问题。
二、十八 大报告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表述不是口号
第二个问题,我想谈一下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政治体制改革,上个世纪80年代小平就提出来了。但是我们也得承认,改革开放这些年来,我们由于精神基础的不扎实,重心放在经济上,这是对的。重心在哪里,我们先搞经济发展,先易后难。但是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经济走了很远以后,经济体制改革走了很远以后,如果政治体制改革跟不上,那么就会出现错位。错位的结果必将影响着我们的经济进一步良性发展、我们的社会和谐、我们的党的执政能力提高的问题。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来提高执政能力的问题,那需要优化。怎么优化?很重要的就是政治体制。当然政治体制问题,近期讲的更多一些,从中央领导到全社会,关注度很高。这次十八 大报告,很重要的是把政治体制改革放到很重要的位置上。第二个大问题就谈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还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不仅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旗号打出来了,重要的是明确了我们的原则和路径。不走过去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个就是我们的途径,就是我们的原则。僵化不行,往回走也不行,历史告诉我们了。但是照套西方的改旗易帜也不行。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在我们既定的道路上前进的改革。我觉得这点很重要,跟前面讲的政治自信是完全一致的。
但是这里体制改革问题还是有话说的。除了原则和途径之外,具体改革的重点,其中有六、七项,每一个内容都是做什么、怎么做、往哪里走。很实。这次体制改革它不是一个符号,不是口号,它是具体的把原则、方法、路径都告诉你。这叫真正起步,已经在起步。当然这里我想说的,我们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来,我们很关注的就是政治体制改革把握它的精神脉动,不是已经告诉你字面上这些内容就这些东西。
大家回忆一下改革开放30年,经济体制改革,总设计师小平同志发起的,我们想想改革走到今天,取得了成绩和整个的现实社会,与小平当时设想的是不是完全等同?我认为不是。可以说走的道路是小平设计的,大方向、整个规划的东西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全国人民的智慧调动起来,所以我们走了更宽阔的、更丰富的、更大的成就,包括经济成就,当时的建设目标,小康社会的建设,翻两番的问题,也是提前实现了。现在中国经济力量达到世界第二,这恐怕是至少当时没有想到那么快就会达到的。
当一个国家的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精神激发起来以后,情况不一样了。我们这里把握脉动把握哪里?政治体制改革,我们试图或者说我们准备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我想是报告当中强调两大目的,一个是提高党的政治能力,优化我们的执政,提高执政效能。再一个,还是满足群众的需要。时代在发展,群众的要求在发展。当物质达到一定满足以后,一定进入精神。这个精神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内容设计的问题。我和有些学界的朋友聊起来,曾经谈到,政治体制改革,群众的诉求,有的是权益或者是权利,你给他,他不一定用,比如说表达权、表决权,你给他投票的权利,他不一定行使这个权利,但是你不给他,他不满意,给了他,他不一定用。我拥有这个权利,可能就是诉求。
我们现在要达到什么目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解决两点:一个是让群众感觉到我是主人,在政治设计里面让他感觉到是主人,同时真正提高党执政过程中的执政能力,优化你的执政能力。有了这些以后,我们就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了。其实我这里思考的和大家一致,当政治体制改革号角吹响以后,我相信在将来注定就像经济体制改革一样,道路、方向明确以后,那一定是更大的智慧产生出来,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也会更多的创造。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体制改革,也是靠不断地突破,不断地创造,不断地丰富起来。
三、文化强国是十八 大报告的亮点
第三个问题,我想谈一下文化强国的问题。应该说重视文化建设,我们党在近年来是更为重视,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明确的提出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问题。重视文化建设,也确实对我们来讲是个现实命题,也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一个国家的发展,当发展到相当程度以后,那就考虑我们提升的问题,就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我们就考虑提升的问题、往哪里走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中央一再强调国家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其实这点也点到了大国崛起的一个规律,现在全世界都讲中国大国崛起,那么我们要思考大国崛起于哪里?什么叫大国崛起?大国崛起是文明的崛起。强调文化是十八 大报告一个亮点,也是重点,也到了必须强调这一点的时候。十八 大报告讲关于问题建设的问题,有哪些关键点让我们关注?第一,目标和标准问题。第二,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建设文化,建设文化往哪里走,为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第三,怎么解决文化繁荣的问题、文化强国的问题?
1、文化强国的目标和标准
我们可以简单做一些解读,我们的目标和标准是什么?其实文化强国既是目标,也是标准。说目标,我们未来的文化奔到哪里?奔到文化强国。那么我们文化强国建设,建设到什么程度?强国的程度。所以几个字就把我们的目标和标准清晰的体现出来了。
2、文化强国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的文化建设为的是什么?达到的是什么?我觉得仍然是两点:第一,最重要的就是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文化需要。文化就是解决文化家园。谁的文化家园?人民的文化家园。这点盯着人民的需求,人民大众的需求来建设精神文化,这一定是正确的。第二,它满足我们这个国家发展过程中往哪里走、怎么走的问题,就是文化支撑。大国崛起的文化支撑问题,要提升我们的文化品质。没有文化品质,这国家崛起不了。
我最近讲课也谈到,我说我们有一个大国崛起启蒙教育的问题。一定让我们民众真正理解大国崛起于哪里。因为历史上有大国崛起的文明,过去有过血腥,但是本质上最后支撑的还是文化和文明的创造。现在讲大国崛起,都关注中国,但是也有人表示质疑。据说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讲过一个观点,说现在谈中国崛起未时尚早,因为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文化。中国尚未创造征服西方世界的文明成果和生活方式。我个人认为,国家有三个层次,三流国家出口产品,二流国家出口标准和规则,一流国家出口文化和价值观。西方有个政要讲不能出口文化和价值观的国家不叫大国。GDP很重要,但是仅仅强调GDP,肯定不能说一个国家就真正实现了崛起。我们现在经济实力在增强,这为我们文化提升创造了基础,但是文化品质更重要一些。就是说没有文化品质,你走向哪里、怎么走,可能就迷失了。
**** Hidden Message *****。
今天谈的还是肤浅的,我自己认识也有一个过程,谢谢大家。
( 公方彬 国防大学教研室副主任本内容经速记稿整理,未经报告人审核) 又是一个不同的角度,非常感谢高手的辛勤劳动,学习 学习十八 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题与三维空间进攻战略 看看新观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