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力与领导力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学习与领导力之间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同时,要深入理解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进入21世纪,我们应当如何重新考量其含义?甘地的学习与领导之道
只有通过学习,领导力才能得到发展并得以展现。这其中包括,通过学习,我们开始懂得自己、他人以及周围的世界。许多研究者曾将人类学习的原因归结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的需要”。对于这种说法,我们也无需沮丧――事实上,一切生命都在学着适应并努力生存下来,而作为人类,我们需要做的是通过学习来找到一个全新的自我,直至成为心目中那个“最好的自己”。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皮特・森格认为,学习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他还谈到学习型组织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创造力,这一点与其他组织有很大的不同。那么就个人而言,怎样学习才能在你寻求成为一位卓越领导人的过程中助你一臂之力呢?
无论你服务于哪种类型的组织,领导力都包括以下两项要素,即首先要清楚你希望达成的目标,同时,还要洞悉当前的现实。
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现实的评估失当恰恰是很多组织领导人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在各种原因作用下,他们经常在无意中美化了现实中的实际情况。
在这方面,有一个杰出的人物很值得我们学习,他就是圣雄甘地。到英国学完法律并在南非短暂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回到了印度。在其他改革家享受着安逸的城市生活,同大不列颠统治者一样无视广大人民的实际处境便对印度的未来指手画脚之时,甘地周游了祖国的全境,体察了数以千万计平民的苦难生活。这是成就他成为一位伟大的革命领导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他善于倾听民众心底的呼声,能与他们风雨同舟。诚然,也只有对现实情况有着深刻、全面的了解,才有可能在领导社会变革的途中找到正确的、合乎民意的出路。
所以,现在让我们也反观一下自己身处的组织,看看它的“真面目”到底是什么,其中必定有很多内情是我们在发号施令之前必须要了解的。而要做到这一点,领导者唯有花时间多观察、多倾听和多垂询。此外,还有一种很好的方法――“对话”,也能帮我们实现这一点。
通过对话,领导者与被领导者能够分享价值观,找到共同利益之所在;相互交流对事物的感受,剖析各自的思路历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对之前的方案和构想提出大胆的质疑。对话,能帮助我们认清现实,看到其中所蕴含的对人性的关注,最终找到在组织中确立领导力的最佳途径。
通过对话,现实中的一切渐渐开始在我们眼前明晰起来,我们还可以试图将团队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这个组织所要做的不是开那种千篇一律、冗长乏味的会议,而是要通过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和交流,帮助所有人革新观念和意识。在这种深层学习的过程中,不仅组织的实际情况将显露无遗,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也将会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领导力。到了那个时候――也只有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才可以为未来设置一个更大更远的目标。
让我们再把目光转向甘地。在其他革命者探讨将大不列颠人赶出印度之时,甘地明白当时人们首先在意的是食物以及如何停止向英国殖民者纳税。来自饥饿的威胁是当时印度面临的最大的社会现实,这甚至比“自由”来得更重要。而马丁・路德・金面临的最大的现实则是如何打破种族隔离制度,获得投票权。最终,两个伟大的目标都达成了。虽然诉求不一样,但在实现诉求的路上,力图直面人们最关切的问题是甘地和马丁・路德・金共同的、首要的举措。
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才能掌握成功的领导力。那么“学习”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它仅只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延伸吗?
什么是“学习”?
在汉语中,“学习”这一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的汉字符号“学”,描绘的是一个在学堂中学习的小孩,所以它代表的意思是“对知识文化的学习、积累”;另外一个汉字“习”展现的是小鸟学习飞翔这样一个画面,因此,带有“持续不断地练习”这样一层含义。将两个汉字合在一起,不难看出,“学习”被理解为通过持续不断地积累、练习,最终实现自身的不断超越以及对世界的正确理解的一个过程。
在英语中,“学习”一词发源于印欧语系,它的本意是“轨道”。轨道是没有终点的,因此,作为动词的“学习”的意思也即是“沿着轨道前行(能够使每个人到达不一样的终点)”。通过这一直观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学习本身就应该是一个贯穿我们一生的行为,而不是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就可以画上休止符的。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习应该指的是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应包括对经验的占有、对经验的思考、从思考中提炼概括出相应的概念和判断,并最终在新的情境下验证这些概念和判断。
然而,在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因为工作忙碌而忘记了思考,因此学习也无从谈起,而如果没有持续深入的学习,领导力也会止步不前。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有可能保持一种自省的状态,才会将注意力投向那些影响组织成员行为的问题。思考中,面对未来需要采取的举措会逐渐明朗,这本身其实也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同时,我们也将会获得对经验的新的体悟方式,甚至能够更进一步,找到与以往不同的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
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领导力才能得到提高和加强。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我有20年的相关工作经验”,但实际上,从业时间的长短并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特别是当你已经停止了学习的脚步之时,成为卓越领导人的可能性亦随之远去了。
(摘自《领导手册》)
提升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基本途径。
一要提升责任感、加强坚定性、增强创造性。领导干部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实现由“要我执行”向“我要执行”转变。要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坚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信心。要敢于突破陈规,勇闯新路,在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上有新思路,在应对危机“弯道超车”上有新举措,在优化环境改善服务上有新提高。
二要通过提高学习能力、增强适应能力、提升组织协调能力来夯实执行之基、畅通落实之路、凝聚执行合力。领导干部要做到能学习、会学习,且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学以致用、用有所成。要开展广泛而健康的社会,交往,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种积极性,最大限度挖掘资源、为我所用。
三要明确责任,进行问效究责。要强化对各级领干部执行力的跟踪考核和问效,做到执行主体明确化、岗位责任具体化、执行层次清晰化、执行环节无缝化。
四要培养以勤为先、以实为基、以廉为本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领导干部要自觉克服惰气、骄气和暮气,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降低行政成本和发展代价。
五要完善激励机制、健全责任机制、强化督查机制。要以发展论英雄、以政绩论英雄,对真抓实干、能干善干的干部从政治上予以重用,经济上予以奖励,精神上予以鼓励,不断激发广大干部提高自己执行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对干部的执行情况实行重点事项全程督查、紧急事项即时督查、日常事项定期督查,促使干部执行力不断提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