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 提高河北省县域经济整体竞争力
河北省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据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07年河北省县域人口5965.2万人,占全省人口的85.9%;拥有全部从业人员3252.8万人,占全省的88.7%;实现生产总值10487.9亿元,占全省的75.7%;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1.4亿元,占全省的34.4%。以上数据显示,河北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县域经济的整体实力,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特别巨大的潜力。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农业为主的阶段。从建国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县域经济的主体特征是农业经济,主要功能是按照国家统一计划,提供以粮食为主的农副产品。在这一时期,县域经济中计划经济占主体地位,县域内部的生产、分配均按计划进行。县域经济中的工业基本上以手工业为主,也逐步建立起一些为促进农业发展配套的农机、化肥、农药等工业和为农民消费服务的传统商业。
第二阶段:农村工业快速发展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80年代末,随着国家在农村政策的逐步放开,发展乡镇企业成为河北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乡镇企业作为全省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扶持、放宽搞活的政策措施,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了县域工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县域经济中的第三产业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减少,二、三产业相继超过第一产业,形成“半壁河山”,成为县域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大中型企业的搞活,民营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要求,也进入了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河北省不少县县域经济中的工业原始积累快速增长,规模和水平都上了新的台阶;由于发展环境日益宽松,民营经济发展迅猛,活力也日益增强。县域产业的规模化、聚集化的趋势增强,各产业间相互联系也日益紧密。
第四阶段:21世纪初开始,县域经济进入城乡统筹、科学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中央提出了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在河北省这个农业大省、资源大省,县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自身发展中出现了诸如环境污染、城乡差距不断加大、农民收入减缓、土地资源制约等问题亟需统筹解决。河北县域经济在这一新的阶段,在不断解决这些矛盾中得到发展。一方面,上大压小,节能减排,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治理污染;另一方面通过发展,使县域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的加快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县域经济中各种生产要素向城镇和园区聚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成为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二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河北县域经济获得空前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县域经济的大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末,全省县域经济一、二、三产业比为14.9∶55.6∶29.5,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大幅提升。各产业内部结构也不断优化。从农业结构看,种植业比重不断缩小,畜牧业、渔业比重持续上升。1995年至2007年,在农业总产值中,农业比重由65.65%下降到53.29%;畜牧业比重由29.38%上升到37.29%;渔业比重由2.32%上升到2.77%。二、三产业内部结构也不断优化,主导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各产业间相互联系也日益紧密,产业内部协调发展能力不断加强。
二是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第一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例虽有所下降,但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品种和品质结构不断优化,经济作物发展迅猛,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全省粮食产量由1995年的2739.0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2841.6万吨;粮食单产由5986公斤/公顷,增加到7447公斤/公顷,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三是县域工业对农业产业化的推动力增强。近几年,县域工业的发展明显加快。2007年,全省县域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870个,比上年增加407个,实现利润总额9303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县域工业的发展,又促使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水平逐年提高。2007年,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率53.6%,拥有各类产业组织2406个,带动农户753.83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31.18%,参与农户受益比率达到36.2%。同时,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呈多元化发展态势。以“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为主的龙头企业带动型,以“合作社+农户”、“专业协会+农户”为主的中介组织带动型和专业市场带动型经营模式蓬勃发展。
四是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县域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据省统计局统计,2007年全省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4187万人,参合率达到80%以上;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293.4元,比上年增长12.9%,而进入河北省30强的县(市)城镇在岗职工年均工资为21069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5667.3元,为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1.6倍和1.3倍。
改革开放30年来,全省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种类型县域经济格局。尽管这些特色经济的产生、培育、发展和壮大的过程有较大差异,但都促进了县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高了县域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了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提升了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我省县域经济大体形成以下五种发展模式:
1.资源开发型。其主要特征是依靠县域内丰富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如迁安市、武安市等。尽管资源依托型模式有一定局限性,但却是部分县(市、区)发展经济的现实选择。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开发资源的基础上,实施产业链的延伸,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此同时发展非资源性替代产业,是资源开发型的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2.城市带动型。不少县(市)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依靠大中城市的资源聚集能力和向周边的辐射能力,实现了借力发展。这些县(市)呈“卫星状”分布在大中城市周围,如北京市周边的三河市、香河县、涿州市,石家庄周边的鹿泉市、正定县等。这些县(市)利用毗邻大城市的区位优势,营造各种软硬环境,承接大中城市的产业转移,通过与大中城市的产业衔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现了与大中城市“捆绑式”发展。河北外环京津两大直辖市,内有11个设区市,又毗邻环渤海湾的许多重要城市,以城市带动促进京津周边及省内重要城市周边县域经济的发展将是有效模式。
3.市场驱动型。这种模式主要是抓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机遇,以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为基础,培育专业市场,形成产业与市场的互相促进和良性循环,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如高碑店的箱包、安平丝网、清河羊绒、高阳纺织、辛集皮革、定州蔬菜等。这些县(市)在经历了初期农民的“小规模、大群体”阶段和政府建市场予以规范引导的发展路径之后,通过市场带动,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发展集群产业,建设产业园区,而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县域特色经济。这种类型的县域经济,对那些远离城市、资源相对缺乏的县来说,无疑是开拓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好途径。
4.企业依托型。大型企业作为现代经济的主体,其自身的发展壮大对于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有不少县(市)依托大企业的技术、人才、市场等优势,突出工业主导地位,扩大工业规模,提高工业对县域经济的拉动力。如任丘市依托华北油田形成了石油化工、新型建材等产业;宁晋县依托宁纺集团和晶龙集团单晶硅形成了纺织大县和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基地;隆尧县依托华龙面业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
5.农业产业化发展型。这一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这些县(市)都培植了一批骨干龙头的农业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带动农民致富;都加强了新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为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个环节服务,都开拓和健全了农产品市场、推进了农村流通现代化,以适应农产品市场化、国际化的需求;都注意引入现代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对传统优势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如隆尧县依托华龙面业,怀来县、昌黎县依托长城葡萄酒行业的发展,是这些县跻身于强县行列的重要因素。这些经验表明,依靠农业产业化开发,也成为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
三
30年来河北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距中央提出的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目标以及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
——整体实力比较薄弱。从国民经济总体水平、财政收入等指标看,我省与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从发展潜力看,我省县域产业集中度和科技水平较低,产品竞争力不强。目前,不少发达省份县域经济正在进入由低档次、低附加值产品转为高新技术企业、高附加值产品的高层次阶段,而我省多数县还处于“农转非”阶段,即以农业为主转为以非农产业为主的阶段,城镇化建设严重滞后,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没有根本性改变,县域之间经济社会的发展差距较大,工业反哺农业能力不足。
——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够巩固。一方面,土地、水资源及环境压力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既制约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也制约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很大的差距,生产基地达到规模经济的偏少,主导产业不突出、龙头企业带动力弱、农产品的商品率和科技含量都比较低;农业产业化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以致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三鹿奶粉”事件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信贷体制不畅。县域中小企业难以得到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一方面是由于不少县域的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难以得到担保;另一方面是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多数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内的金融机构与信贷业务处于萎缩状态,面向县域经济,尤其是面向农村的多元化的金融结构和机制,亟需通过改革探索,尽快建立和完善。
——对外开放度低。2007年在全省参加县域经济评比的140个县(市、区)中,近十分之一的县(市、区)出口总额和当年利用外资总额为空白;近五分之一的县(市、区)出口总额占生产总值的1%以下。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我省各县出口的产品主要以农副产品和技术含量低的粗加工产品以及资源型产品为主,产品质量和价格都偏低,市场占有份额小,出口创汇能力差。
——辐射与聚集效应不强。长期以来,一些县(市)生产力的布局不够合理,基本上是以县域资源为依据配置生产力,立足狭隘的资源条件进行结构调整,县域间产业相互衔接的发展机制缺乏,生产力要素在县域间流动受阻,导致产业对生产力要素吸纳能力过低,难以产生应有的产业集群效应,更难以形成大的企业集团,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同步增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都得不到充分发挥。
——管理和技术人才匮乏。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实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短缺,县域经济发展缺乏人才支撑;另一方面,县域用人机制不活,难以吸纳更多的各种人才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现有的人才作用也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水平较低,难有作为。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四
当前,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正确认识我省县域经济面临的新形势,理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选择好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建立新机制,采取新措施,进一步提高我省县域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提升我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必须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发展县域经济的第一要务。尤其是在河北省这样一个农业大省,必须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根本出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围绕农业现代化这一目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把粮食生产放在首位。粮食安全问题,容不得半点松懈。据统计,2005年以来,全球主要粮食价格已上涨了80%,已有30多个国家出现粮荒,甚至可能形成一次粮食危机。所有这些,都显示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此,各个县(市)必须保持稳定的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千方百计增强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
——必须全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要深刻认识到,城乡一体化是破解农村改革深层次矛盾的金钥匙,是促进城乡生产力要素流动的重要途径,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口素质的巨大动力,是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一个客观规律。在县域中,加快城乡一体化,要从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劳动力就业一体化、社会管理一体化等几个方面着力;必须把城乡一体化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统筹考虑、一起推进。我省各县(市)应当制定出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城镇建设、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等方面的发展规划;逐步建立起能在城乡间实现公共资源配置、生产要素流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促进城乡经济社发展一体化的一整套制度;着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以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着力点,在于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的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别。
——必须大力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县级政府要根据本县(市)实际,着重培育和优化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完善投资服务,塑造政府服务品牌。要大力推动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主体;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政府规制改革,对政府进行市场干预的各个环节引入听证制度;要进一步加快全省城镇化进程,使其在聚集生产要素、繁荣县域经济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实现集约用地,节约用地,提高单位土地的容纳量,盘活存量,减少增量,进行土地科学置换、挖掘土地潜力;要发挥资源和区位比较优势,优化生产力布局,在全省范围内形成若干各具特色、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经济圈和农产品加工基地。
——必须拓宽县域融资渠道。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强化农村金融支持,实质是要引导资金回流农村,服务“三农”,这是发展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基本需求。河北省可依据以往的经验与教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建立包括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在内的,适应“三农”需求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放宽准入范围,降低准入标准培育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尤其是要求各商业银行将一定比例的信贷资金投放到“三农”领域,国家建立相应的激励与补偿机制;创新担保制度,建立中国特色的担保体系,以解决这一制约农村金融运营的“瓶颈”。
——必须加大县域经济的对外开放步伐。随着沿海经济社会强省建设的推进,加快县域经济对外开放机遇已经到来,各县(市)要紧紧抓住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世界经济动荡和产业结构调整、改组、转移加快的机遇,抓住环渤海经济圈崛起的时机,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国际资源市场与利用国内资源市场相结合,依据区位特色,加大开放力度,引进当地所需的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各县(市)要围绕本县的特色产业,建立外向型经济发展服务体系;要根据国际通行的标准,建立和完善生产加工的标准化控制体系、疫情疫病和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控制体系、质量监控体系;要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体系、信息化服务体系。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匮乏是制约我省县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针对县域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外贸人才缺乏的情况,建立专门的外贸服务机构,为县域企业提供贸易谈判、贸易政策、贸易信息等服务。
——必须着力破解人才制约的“瓶颈”。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制约。因此,从多层次、多渠道解决人才制约问题,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举措。在中央提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对人才的需求尤其迫切。一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需要有大批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劳动者;二是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有相当数量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三是适应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的需求,要有一定数量的各级行政领导人员和专门人才。广泛的人才需求,需要多渠道地培养和引进。要抓好基础教育,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上下功夫;要搞好职业技术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术培训,以提高农业产业化的水平和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以及向城镇转移的力度和速度。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来发现、培养人才,是一条重要的渠道。要大力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在创业的实践中新型人才会大量涌现出来。对高层次的人才,要有目标地送出去培养与有需求地引进相结合。县域基层干部的素质与能力,直接关系着县域经济发展的成败。要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在任用与管理体制上有创新,在来源与培养体制上有突破,在考核与奖惩机制上有发展。(项目负责人 :吕传赞。执笔:孙宝存、李宏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