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大家 发表于 2012-9-15 09:07:02

向曾国藩、于成龙、魏征学习为官之道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当今,学学古人的为官之道,可以净化仕途,改进作风,提高执政能力,提升官员的人格品位。

所谓为官之道,就是为官之人跻身于仕途的一般原则、方法和要领,亦即官德修养。纵观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官僚群体,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信奉的是“千里为官只为财”,维护的是封建王朝和富裕阶层的利益,极力宣传和散布宿命论、因果报应和各种封建迷信,但为了维护封建社会的长久统治,他们中的高层统治者及其幕僚,也大力提倡和告诫各级官吏:“为官要亲民”,“为官要清廉”,“为官心术要端正”。因而,在古人中出现了不少像注重个人修养的道德楷模曾国藩、居官清正的“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冒死犯颜直谏的良臣宰相魏征等世人敬仰的清官。

注重个人修养的道德楷模曾国藩

近现代中国人,无论是权贵政要、志士仁人,还是青年学子,大多都赞赏和钦佩曾国藩的治学为人和为官做事。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将曾国藩与袁世凯、康有为等人进行比较后说,独有曾国藩抓住了“大本大源”,并宣称“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对曾国藩倾服备至。曾国藩对毛泽东青年时期的哲学思想以及读书、治学、处世、为人等产生了重大影响。蒋介石也视曾国藩为中国人格精神典范式人物,说“曾氏足为吾人之师资矣”,将其著述列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

曾国藩之所以受到世人的崇敬,源于他高尚的人格品位。青年时期,曾国藩就立志学圣贤,把“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和人生追求。为实现这一人生目标,他以中国圣贤内圣外王之道,修炼诚意和正心,并以此勉励家中子弟和僚属。曾国藩自打立志自新以来,十分注重在克己上下功夫,做到勤求己过。其方法,一是常记日记,将自己的过失写在日记中,时时警惕以求改过;二是请求朋友和兄弟直言相告。曾国藩律己苛刻,说到做到,他坚持写日记,直到他逝世的前一天,中间从未间断过。他在年已衰老,位居总督时,对于自己仍不肯稍失检点,他在日记中写道:“余日衰老,而学无一成。应做之文甚多,总未能发愤为之……愧悔之至。”由此可见,曾国藩的一生,是勤求己过的一生。

曾国藩自幼至老,自订功课,力行不懈,读书之勤,世所罕见;曾国藩做了几十年的官,从来不取一文来历不明的钱,而且立誓不靠做官来发财;曾国藩贵为将相,每食只蔬菜一品,绝不多设,雅号“一品宰相”;曾国藩每日自晨至晚,不断工作,不稍歇息;曾国藩对于父母、祖父母至孝,凡父母、祖父母的一言一行无不谨守毋违,且为文纪之,以示子弟,传为家训。

曾国藩道德文章冠冕一代,是清朝末期的第一名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道德精神偶像。他对晚清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的一直延至今日。

居官清正的“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

对于于成龙,人们大概都比较熟悉,因为前几年曾有一部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风靡全国,震撼人心,不少人被他的事迹感动得流下过热泪。

“行事凭天地良心,抚黎民万里蛮荒;书册外身无长物,康熙朝清官第一。”这是后人为赞颂清代廉吏于成龙而写的楹联。

于成龙44岁从政,从小小一个知县,凭自己的实干和才华,以及对皇家的赤诚忠心,晋升至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并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他从政二十多年,清廉自守,自甘淡泊,有时几乎到了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的程度。在直隶时,“屑糠杂米为粥,与同仆共吃”。即使在任两江总督时,也是“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佐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1684年,于成龙积劳成疾,临终时将军、都统和僚属为其检点遗物,只在一个竹箱里发现几件衣服,案头摆着一些饮食器皿,几罐盐豉。消息传出,百姓罢市聚哭,家家绘像祭祀。在宦海生涯中,于成龙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获得百姓爱戴,康熙帝以“天下廉吏第一”予以褒奖。

忠于职守,忠于国事,忠于自己的工作;清正廉洁,自甘清贫,不收礼,不吃请,不扰民,不拿一分俸禄之外的钱财;勤于政事,任劳任怨,事必躬亲,不敢稍有怠慢;有真才实学,无论耕种、断案、平叛,还是抚民、理政、治疆,都有突出表现;仁慈,心里装着百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后人为于成龙所作的画像。

应当说,于成龙清廉勤政形象的形成,得益于一个相对清明的主流统治阶层。他在广西罗城任知县的时候,得到两广巡抚金光祖的重视;到了湖北,又得到湖北巡抚张朝珍的大力支持;到了福建,更是得到康亲王的大力举荐。而这些重臣的背后,更有一个年轻精明、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的康熙皇帝,康熙对于成龙的行为深为嘉许。这为于成龙施展才华、实现理想和抱负,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不怕丢官冒死犯颜直谏的魏征

大凡学过历史的人,对魏征其人都比较熟悉。他是唐代贞观初年,辅佐太宗李世民治理国家的宰相。

**** Hidden Message *****

曾国藩、于成龙、魏征这些颇具风骨的古代名臣,尽管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但其共同的思想和品质特征是“以廉为本”。他们都廉于自身,“自奉简约”;廉于本职,居官不以权谋私;廉于社会,助推“利民”政策。所有这些,皆源于儒家的“民本”思想。从封建统治阶级的角度说,这一“民本”思想的提出,是以“忠君”和“保国”为前提的,但这些名臣、名将在实践“民本”思想时,主观上是真诚的,行动上是坚决的,社会效果也是好的。因此,他们的思想和行动构成了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内容。(作者: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原副校长■ 朱贵玉)

浪潮 发表于 2012-9-22 22:25:27

不怕丢官冒死犯颜直谏的魏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向曾国藩、于成龙、魏征学习为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