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格子 发表于 2012-8-24 10:53:21

吉炳轩:莫使好官熬白头

   最近读到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的一篇文章《莫使好官熬白头》,文中介绍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了九年一轮的官吏考核选拔制度,肯定了魏文帝不徇私情、不怕触动利益集团,通过考评官吏的政绩优劣使庸者下、能者上,从而得出“成事在用人、败事也在用人”的选人用人真谛。

“政去人声后,民意闲谈时。”不论在何时何代,在每一个普通民众的眼里,衡量一个官员、一个干部好与坏的至高标准就是能不能始终视民众为亲人,有没有始终将民众的冷暖、安危、需求放在心上,是不是始终胸怀民生大于天的信念。

然而很多时候,这样的好官是甘于寂寞、乐于奉献、勤于工作的。他们往往也是那种“只顾埋头拉车,没闲抬头看天”的老黄牛,不少人更是勤勤恳恳一辈子、默默无闻一辈子。这样的干部,民众最欢迎,也最受群众爱戴,但是由于一些地方、一些部门选人用人机制的不顺畅,这些有口皆碑的干部可能一直“被亏待”,有的人甚至流血流汗也流泪。

时下,一些“做功”不如“唱功”的干部,由于善于宣传自己、包装自己、举荐自己,一些“显绩”转眼就成了“实绩”,成了平步青云的铺路石。这样的干部多般是带有功利的干,多些短期利益少了长远考虑、多些个人算计少了整体谋局,到一个地方是“一年看、二年干、三年走”。这样的干部多了,工作就没了连续性、长远性、整体性,多是“各唱各的调、各干各的事”。这样的“唱功”干部却比“做功”干部,多了“实惠”少了“实在”。

好官多般都是老实人,他们不会主动向组织要待遇、谈条件、求提拔,在他们的心中做好就是最好。能否用好这样的好官,不仅关系着民心向背,也影响着用人取向。假如一个得民心、暖民心、知民心的干部,经常被组织“冷落”、“遗忘”,这时候受伤的不再是一个人,而是这个干部背后的一群人。我们传唱的是“政去人声后”的赞歌,而不是“流血流汗又流泪”的悲歌。

想要“莫使好官熬白头”,一方面既要坚持“不拘一格选人才”的用人理念,另外一方面更要坚持“不能让好官吃亏”的用人原则,让每一个有为民之心、为民之情、为民之行的干部都有舞台、有机会。(李少葵)

以下是网络上的原文:

 公元494年,是齐明帝建武元年。那年九月初一,北魏孝文帝下了一道诏令,每三年考评一次官员的政绩,考评三次后,根据情况,对他们进行罢免或提升。
  可以看出,北魏是三年对官吏进行一次考核,考核三次,方才根据政绩优劣,决定罢免或提升,实际上,要用九年时间,决定官员是升迁还是被降职罢黜。
  孝文帝认为,这么长的时间,对一个该被罢免的官吏来说,占着位子不干事,还有权有势,拿着俸禄,肯定是一件好事,他们不会觉得这样做太迟了。对于想干事也能干事的人来说,要等九年才有机会,就太晚了,许多人空有一身英雄气力,由于制度原因,熬到胡子白了,也难以使出来。
  针对这种埋没压抑人才的官吏考核选拔制度,孝文帝决心进行改革。在诏书中,他说:“现在,我决定三年考评一次,考评完毕,就凭成绩的优劣,对官员罢黜或提升,目的是为了使那些低能者,不要妨碍忠贤者上进,使有才能的人不总是处在低位,让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能为国家出谋划策。”
  孝文帝命令负责考评的部门官员,把官吏的政绩、表现分为三等,其中,上等和下等再分为三等。六品以下的官员,由尚书复核审查;五品以上的官员,由孝文帝亲自与朝廷各位公卿一起评议其好坏。上上者提升任用,下下者罢免不用,中等的原任不变。
  不久,孝文帝到北部巡视,留下任城王拓跋澄负责百官的考评。
  这是一项牵动朝局的巨大人事工程,具体是怎样开展工作的,提升多少人,罢黜多少人,史书中没有详细记载。朝中从公侯以下,有官职的数以万计,拓跋澄评定他们的优劣和才能高低,划为三个等级,结果,没一个人有怨言。
  由此可以看出,涉及的人员之多,所做的事情之繁,当是肯定的。最终的结果,没一个人有怨言,反而可能有点溢美,被降级免官者,肯定会有意见。
 **** Hidden Message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吉炳轩:莫使好官熬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