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和谐幸福城市推进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一场革命。我们出台实施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社区扁平化管理的《意见》、平安和谐细胞工程的《意见》,成立了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城乡一体化服务中心、社会矛盾大调解中心,从整体上提升了社会服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从嘉峪关城市大、农村小,工业大、农业小的市情特点出发,加快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农民市民化进程,实现城乡户籍一元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同城化、社会管理信息化。以城市标准改造农村,实施环境整治、道路、水利等重点工程,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鼓励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有效促进农村居民增收,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8年居甘肃省首位。推行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出台八项配套政策,确保农民在享有土地、宅基地等权益,继续享受各项惠农政策的同时,与城市居民同等享受入学就业、保障保险、社会救助等八个方面的待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
推行社区管理扁平化。坚持在实践中创新,率先制定了新型社区建设标准,撤销了街道,把各类管理服务要素一次性整合下沉到社区,每个社区设立便民服务大厅,实行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与市上“三大中心”联动开展家政服务、居家养老、矛盾化解、安全防范等为民服务,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社区成为居民办事解难的中心、活动娱乐的场所、幸福生活的家园。在农村实行社区化管理改革,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完善服务设施,增加村“两委”社区服务职能,更好满足农村居民在综合治理、教育培训、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需求。
实施“平安和谐细胞”工程。深入推进平安和谐城市建设,引导骨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地企共建共治创平安,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施“平安和谐细胞”工程,以平安作业区、平安班组为基本元素,建立巡逻护厂队伍,实现网格全覆盖、工作零缝隙。整合各行业、各领域力量,在家庭、社区、企业、机关、医院、校园、餐饮、公交、景区、商店十个板块广泛开展“平安和谐细胞”工程创建活动,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因素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构筑自下而上、从小到大、层层创建、逐级推动的平安和谐建设管理体系,形成了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探索一条路子,完善社会管理创新机制
注重不断完善社会管理创新体制机制,以机制破解新课题、解决新问题,在服务民生、化解矛盾、扁平管理、服务均等、全面覆盖、平安创建等六个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初步形成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制、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机制、“两新组织”服务管理机制、社会治安管控机制、群众权益维护机制以及居家养老服务机制等六个与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期待相适应的现代社会管理体系。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一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以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为基础。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社会管理创新,两手抓、两手硬,切实做到工作力度到位、经费投入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始终把加快转型跨越发展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和谐稳定、实现富民安民的根本之策,为构建和谐幸福城市奠定雄厚的经济基础。二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社会管理创新与民生建设相结合,坚持项目向民生倾斜,资金向民生聚拢,成效在民生体现。在改善和保障民生中加强社会建设,在加强社会建设中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三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坚持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基层基础工作。大力引导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在加强社会建设中履行责任和义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扩大组织覆盖面,全方位、多渠道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注重完善社会管理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立健全重大事项调查研究和集体决策,进一步完善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和矛盾化解机制,最大限度地把社会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初始阶段。通过机制创新破解难题,形成与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期待相适应的现代社会管理体系。
作者:郑亚军 来源:学习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