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县域中小企业融资调查
6月29日,安徽舒城县金融办召开小额贷款公司座谈会。会上,该县4家小贷公司一致喊“渴”:“排队申请贷款的企业太多,各家小贷公司的钱都贷出去了,资金高效运转,快到无钱可贷的境地了。”如果此次座谈会参与者是银行,结论却可能是:“融资不难。我们还找不到客户呢。”
2011年,安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因信贷从紧而凸显:全年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比例仅占2%,贷款占金融机构贷款比重不到20%,远低于沿海发达省份40%的比例。
如今,随着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信贷逐渐放宽,对这个老问题的认识似乎开始出现分歧。
县域是安徽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当下,安徽县域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究竟如何?
结构性融资难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在持续收紧的货币政策影响下,中小企业融资难凸显。
为此,2009年10月,安徽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金融服务的意见》,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的金融服务。去年7月,安徽省政府又出台《关于发挥财政引导作用支持中小企业和“三农”发展的意见》,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提升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
那么,这些政策的效果如何?安徽县域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有所改善吗?
在皖南宁国市,安徽詹氏食品有限公司刚从宁国农村合作银行获得了一笔2000万元的贷款。“我们每年这个时期就要开始准备原料收购资金,面对单个农户,必须现钱交易,所以资金需求量很大。”詹氏公司行政部经理方勇告诉《决策》。
此前,詹氏公司主要是通过林地抵押。如今,得益于宁国市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上的扶持与创新,詹氏公司此次融资的质押物却是“詹氏”这一商标。
在皖北阜南县,得益于整个金融环境的提升与阜南县信用联社贷款额度的提高,安徽雪雨洁具有限公司投资近1个亿的陶瓷项目也正在加紧推进。
中小企业融资难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但实际上,并非所有的中小企业都那么幸运。
不管是詹氏还是雪雨洁具,都是年销售额在亿元以上,是当地优质的中小企业。在银行信贷逐渐放宽的情况下,这些企业正在成为金融机构争夺的客户。而那些规模更小的小微企业,仍然难以“跨过”银行的门槛。
在阜南,“贷款满足率在60%-70%。”阜南县人民银行行长陶辉告诉《决策》。剩余的30%企业大多是初创期或成熟期,管理不太规范、没有健全的财务制度或者没有自己的厂房的小微企业。这些企业仍然难以从银行融到资,而不得不转向小额贷款公司。
在采访中,一位企业负责人告诉《决策》,虽然其公司去年营业额已经达到七八千万,但为购置自己的厂房,他不得不先在小额贷款公司融资,将厂房“两证”拿到手后,再到银行去抵押贷款。
“从去年年底到现在,特别是5-6月份,有很多小企业来贷款,我们公司的资金一直高效运转,压力很大。”舒城县大众小额贷款公司副总经理徐露告诉《决策》。
除了这些小微企业之外,在安徽县域,融资难的还有产业转移过来的企业。
随着安徽加快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各县域正在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产业转移企业众多,尤其是中小企业。而这些企业“几乎都会提出帮助其融资的需求。可以说是否能帮助融资,已经成为招商引资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阜南县副县长倪显生告诉《决策》。
但由于这些企业都处于初创期,资信程度低,要想在银行融资同样困难。部分此类企业,最终只能在转出地进行融资,或走向民间借贷。
显然,中小企业融资难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普遍性融资难正在演变为结构性融资难。
路阻何方?
随着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信贷政策的放宽,可以说安徽县域中小企业融资不差政策、不差资金,可为何其融资困局却难以获得突破性进展?
渠道单一是主要原因。县域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仅局限于银行,甚至仅限于信用合作社以及改制后的商业银行。
阜南2011年全年发放贷款41亿元,其中有三十多亿是由阜南县信用联社发放的。“阜南90%的企业都与我们有信贷关系,都得到过我们的支持。”阜南县信用联社主任汪金强告诉《决策》。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从去年开始,才逐渐在阜南发放贷款。“今年,工行贷款了一两千万,中行放贷了700多万。此前,四大银行在阜南一笔放贷也没有。”陶辉告诉《决策》。
而这其中能流入中小企业的贷款就更少了。“即便县担保中心给我们担保,要想在国有四大商业银行贷到款也是几乎不可能的。”安徽雪雨洁具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士永告诉《决策》。
虽然在皖南部分县市,引进了省外的农村商业银行,但是这些银行瞄准的客户也主要是“优质”的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基本上都是在100万以上,100万到300万之间。对我们的业绩来讲,如果放的太小,我们一年来整个经营的指标就难以完成。”一位省外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告诉《决策》。
2008年,随着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在舒城县成立,安徽目前已经成立了三百多家小额贷款公司,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民间资本“蓄水池”的作用,同时也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但由于小额贷款公司自身“泥沙俱下”,以及相关部门对它们的政策歧视,小贷公司在缓解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的作用难以进一步扩大。
单一的渠道,最终让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更容易受到宏观政策调整的影响。
同时,信息不对称也是导致安徽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之一。
由于企业的各种信息资源散落于不同的政府管理部门,银行难以通过正常、稳定、统一的渠道,直接从政府相关部门获取借款企业的信息,从而制约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拓展,特别是从零售型向批量化服务的转型。“实际上银行很想了解企业最真实的情况,比如企业到底是赚钱还是亏损,纳税情况怎么样,企业主的信誉怎么样。”徽商银行小企业银行部负责人查芝颖告诉《决策》。
此外,小微企业自身因素也是导致其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很多小微企业都是家族式的,亲戚之间筹集一些流动资金,厂房、设备等大部分都是租的。”徐露告诉《决策》,“他们本身资金就缺,目前又由于经济不景气,这些小微企业作为产业链的下游,在为上游大企业配套或者代工后,货款回款时间越来越长,资金更加紧张。”
不仅如此,这些企业的金融意识也并不强。
“有一些初创期的小企业,他们不熟悉银行,不知道应该如何融资,对银行有一种神秘感,认为银行高门槛,实际上不是这样,徽商银行在服务小企业上有很多创新,例如在针对其的金融产品和小巨人俱乐部的建设等方面。”查芝颖告诉《决策》。
“在我们接触的一些企业中,很多有条件到银行融资,但是没有融资发展意识。他的思维是,我有多少资金我就做多大事情。”这是吴江农村商业银行宁国支行副行长姚国林到宁国后最大的感受。
宁国虽然是安徽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但在姚国林看来,与江浙一带相比,宁国中小企业融资理念有明显区别。
“在江浙一带,企业家考虑的是企业产品的市场在这儿,如果你不快速发展壮大规模,抓住这个市场,市场就有可能被其他企业占去,或者被取代。”姚国林分析说,“而在宁国,这些中小企业主年纪大多在50岁左右,以前都是一步步稳打稳扎走过来的,更多考虑的是依靠企业自身积累来发展。如果突然融资几百万,他们可能不知道这笔钱怎么用,反而会认为这将让企业背上利息负担。”
如何破解?
那么,面对中小企业的结构性融资难,县域应该如何去突破呢?
针对融资渠道单一的原因,不少业内专家均强调,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应更加多元化,应当由过去的大型银行扩充到以农信社、商业银行为主力军,包括小贷公司、非盈利组织、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村镇银行等。
“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村镇银行、社区银行都有非常大的空间。要鼓励民间资本不仅是参与,而且要发挥重要或者说是主导作用,这样就能激活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必须去创新,必须去改革。”查芝颖告诉《决策》。
以舒城县大众小额贷款公司为例,从2010年6月成立以来,大众小贷公司已经累计向中小企业贷款316笔,共计4.86亿元。“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小微企业,贷款额度都在几十万元左右,几万元的也有。”
同时,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还应体现金融普惠的理念,通过对银行征收不同的税率,降低银行服务小企业投入的成本,来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和贷款贵的问题。
为破解信息不对称,查芝颖建议,“政府可以搭建一个公共平台,将企业的融资需求反映在这个平台上,同时将企业可以公开的信息,例如工商登记、纳税信息等,都放在这一平台上。有了这个平台之后,政府就可以将每户企业推荐给几家银行,能贷或者不能贷再反馈回来,再找相关专家为不能贷的企业进行会诊。”
对于县级政府而言,最重要的则是打造一个良性的县域金融环境。相关调查显示,在改善县域金融环境方面,近八成企业认为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近半数企业希望政府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企业征信体系。
除了社会信用环境之外,县域金融环境还应包括金融咨询、评估、评级、担保等金融服务,是一个“金融生态圈”,需要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需要各类机构深入配合。
同时,针对安徽县域中小企业主要依靠自身资金积累发展的惯性,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就不能只盯着银行,还需要从企业减税等方面入手,着眼于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这在当下尤为重要。
“2008年中小企业困难还只是出口企业等结构性的困难。但现在这些困难已经延伸到实体经济,形成了困难的叠加。”查芝颖向《决策》分析道:“今年是困难暴露的第一年,未来2-3年都是一个还债的高峰期。在这期间,部分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将不仅仅是融资难,还有发展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作者: 徐浩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