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发表于 2012-8-12 22:36:59

提高做好新形势下基层妇女群众工作水平

   党的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以及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如何以扎实有效的基层妇女群众工作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于广大妇女群众的迫切需求,是妇联组织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此,我们专访了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同志。
    记者:近年来,妇联组织坚持把工作重心下沉到基层特别是农村和社区,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在促进基层妇女群众工作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宋秀岩:农村和社区是整个社会组织结构的最基层,也可以说是妇联组织开展妇女群众工作的主战场。在农村,女性已占农村劳动力的 65%以上,在有些地方甚至超过了 70%。她们不仅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而且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主导家庭邻里和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把广大农村妇女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把她们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不仅关系她们个人增收致富、家庭和睦,而且关系整个新农村建设。在城市,以“单位”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管理体制逐渐被打破,不同层面的女性越来越多地汇聚到社区。一方面,社区管理的很多工作都是女性在挑大梁,社区开展的很多活动都是女性在唱主角;另一方面,不同女性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聚集在社区,与之相关的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也交汇在社区。充分发挥女性在社区管理和建设中的作用,同时协助党和政府把她们遇到的实际困难解决在社区,是妇联组织的重要职责。
    这些年来,全国妇联和各级妇联组织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抓基层打基础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为根本,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基层、服务妇女”的工作宗旨和“使广大妇女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的工作理念,坚持把工作重心沉到基层、把工作力量汇集到基层,着力推动工作思路、举措、载体、方法的创新,促进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环境不断优化、工作特色更加鲜明、工作手段日益丰富、工作基础得到巩固、工作受益面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在服务基层妇女群众方面,推动出台了扶持城乡妇女创业就业、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促进女性进村“两委”等一系列法规政策,推动将服务妇女群众的实事纳入政府民生工程,推动解决广大妇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取得重要成果。全国目前已经累计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640多亿元,获贷妇女达到150多万人,直接扶持或带动 600多万妇女实现了创业就业;用3年时间累计对1169万农村妇女进行了宫颈癌免费检查、对 146万农村妇女进行了乳腺癌免费检查,并向贫困患病妇女发放了5600万元救助金,在此基础上启动了2012—2015年新一轮更大范围的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工作。截至 2011年年底,全国有 22个省区市的村“两委”女干部配备率达到 90%以上,完成新一届村委会换届选举的 5个省份100%的村委会都有了女干部,一大批优秀农村妇女走上了村级组织领导岗位。现在,全国已建立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 22.12万个,促进了留守妇女在生产上相互帮助、生活上相互扶持、情感上相互依靠、安全上相互关照。
    在破解基层妇联组织建设难题方面,抓住党群共建创先争优的机遇,从源头上推动解决基层妇联组织“有人干事、有阵地做事、有经费办事”的瓶颈问题。目前,已在全国建立“妇女之家”67.7万个,基本实现村、社区全覆盖的目标;大部分省区市按照妇女人均一元钱给妇联组织增拨了专项工作经费;26个省区市为社区妇联购买公益岗位近1.3万个,为妇联组织更好地开展基层妇女群众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记者:全国妇联提出在县以上妇联组织中开展“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下一步如何深化这项工作?
    宋秀岩:妇女群众遍布社会各个层面,要了解妇情民意,扎扎实实地帮助妇女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离不开基层这片土壤。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基层组织建设年的要求,今年年初全国妇联做出了在县以上妇联组织中开展“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活动的部署。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就在于探索建立和完善经常性走访和联系基层妇女群众的工作机制,切实把妇联工作重心下沉到基层、把妇情民意掌握在基层、把为妇女群众服务的工作真正落实在基层。这项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妇联组织因地制宜,分期分批派干部下到农村、社区,深入农户民居,与基层妇女群众面对面地话家常、心贴心地交朋友。有的建立了直接联系妇女群众制度,组织开展“一联五”活动;有的印发“妇情日记”,使妇联干部人手一册,随时记录妇女群众需求;有的组织干部集中进村蹲点、了解民需妇情;有的与工作相对薄弱的村、社区妇联组织结成帮扶对子,手把手地指导开展工作,这些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要认真总结和坚持这些好做法好经验,把联系和服务基层妇女群众的各项工作抓得更实、更有成效。
    下一步,我们一方面将加大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的力度。既要到工作搞得好的地方去,发现和总结创新的探索、成功的经验,在面上加以推广,更要到条件艰苦、工作上还有困难和问题的地方去,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基层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既要善于发现基层妇女群众生存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更要注重分析和研究这些问题,对属于个案性的、妇联组织自身有能力解决的问题,立即办理、及时解决,切实将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对涉及面比较广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努力找出规律、提出对策,及时向党委和政府反映,积极争取源头上的支持。另一方面,我们将加大为妇女群众办实事的力度,锲而不舍地持续抓好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及贫困妇女“两癌”救治、“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行动”、“消除婴幼儿贫血行动”等重点工作的落实,使之覆盖到更广泛的妇女儿童群体。同时,用好各地按照妇女人均一元钱给妇联增拨的专项工作经费,抓住制约当地妇女发展的重点问题,集中力量,有计划、有组织地办好一两件实事,一年一年循序渐进地向前推进,切实把妇女群众“三最”利益问题解决在基层。
    记者:以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为契机,全国妇联梳理基层经验,推广了一些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工作载体,取得了明显成效。如何把这些工作品牌打得更响、做得更实?
    宋秀岩:在调研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基层妇联组织和干部扎根在妇女群众之中,和妇女群众最贴近,对基层情况最了解,破解难题的办法最管用,她们在工作实践中创造的经验也最鲜活。比如,妇女信访代理和协理工作。就是按照自愿原则,信访妇女与妇联选聘的信访代理员签订协议,由妇女信访代理员采取疏导代理、主导代理、协作代理的形式,针对拆违拆迁等可能引发的一些苗头性社会矛盾、妇女中的越级访和集体访等影响社会稳定问题,针对妇女土地权益和劳动权益、婚姻家庭纠纷、家庭暴力等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信访事项,通过说服教育疏导情绪、一案一代理及一案两月结、帮助信访妇女与有关方面协调沟通等方式,推动有效地解决问题。一些地方开展妇女信访代理和协理后,信访群众中妇女比例明显下降,妇女进京材夜思人数大幅减少。我们推广这项工作,就在于发挥妇联组织的工作优势,主动掌握妇女中的大事小情,从解决小矛盾、小纠纷入手,做到化解一个矛盾、和谐一个家庭、促进一方稳定。又比如,妇女议事工作。在农村、社区创建妇女议事会或理事会,是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的制度创新之举。妇女议事是由基层妇联牵头,妇女代表和妇女群众自愿参与,邀请村、社区负责人参加,采取一事一议、一季一议、要事随议的方式,就妇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惠民政策在基层落实情况等开展议事。我们鼓励各地进一步激发妇女群众参与基层民主自治实践的热情,将这一工作从村、社区向其他妇女群众分布比较集中的领域拓展,吸引更多妇女群众参与,做到议题来自基层妇女、议事依靠基层妇女、办法产生于基层妇女、问题解决惠及基层妇女。比如,农村留守妇女互助工作。以就近就便和自愿参加为原则建立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是基层妇联组织和妇女群众自己的创造,也是当下解决农村留守妇女生产生活困难的一种有效形式。我们大力推广建立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的经验,强调尊重和保护互助组内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支持她们从自身实际出发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活动,同时又为其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留守妇女生产生活和权益保障提供多样化服务,通过这种形式来帮助农村留守妇女解决发展生产难、日常生活难、教育子女难、家庭关系调适难等实际困难和问题。还比如,巾帼志愿服务工作。我们确立了“立足社区、面向家庭、见诸日常、细致入微”的巾帼志愿服务宗旨,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体现女性特色、彰显妇联特点的巾帼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各地妇联推出一系列巾帼志愿服务项目,如通过设置“巾帼爱心呼唤器”,使巾帼志愿者能够为空巢老人及时提供帮扶服务;建立“爱心照料储蓄社”,使参与者既能奉献爱心,也能在需要时得到他人的出手相助;创建“爱心妈妈”联盟,使留守流动儿童得到经常性的关心关爱,等等。我们持续在全社会打响这一品牌,就是引导妇女群众把好事实事做在家庭和社区,把服务他人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让巾帼志愿服务焕发持久的生命力。
    总之,我们通过总结和推广基层妇联组织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创新开展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的载体和品牌,使妇联组织的优势充分彰显在基层、工作有效落实在基层。
    记者:“妇女之家”建设在基层受到了广泛好评。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妇女之家”建设成果,使之真正成为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的有效阵地?
    宋秀岩:建设“妇女之家”工作开展一年多来,在基层引起了强烈反响。基层党政领导认为,“妇女之家”建设促进了阵地共建、资源共享,提高了村和社区活动场所的利用率。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各地的经验,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妇女之家”建设,切实让妇女群众工作活跃在基层。一是以创新的思路进一步建好“妇女之家”。在巩固发展农村、社区“妇女之家”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在哪里,“妇女之家”就跟进到哪里,以“有形的家”为支撑,发展壮大妇联基层组织。在妇联工作老秘网和社会女性老秘网上探索建立“网上妇女之家”,搭建覆盖面更广、互动性更强、传递更加迅捷的综合服务平台。二是以创新的办法进一步用好“妇女之家”。推动妇联各项工作进“家”,把教育培训、创业就业、综合维权、家庭教育、文化体育、婚姻家庭、帮扶救助、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关爱等妇联组织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妇女之家”,使妇联组织的基本职能真正体现在基层;促进妇联工作载体进“家”,在“妇女之家”普遍建立妇女儿童维权站、12338维权服务热线、巾帼志愿服务队,使“妇女之家”联系妇女群众有渠道、服务妇女群众有依托;吸引基层妇女群众进“家”,通过亮牌子标识、亮组织架构、亮工作职责、亮干部身份、亮活动内容,让基层妇女群众更加清楚地知道妇联组织设置在哪里、妇联活动开展在哪里、自己有难处可以去找哪里,不断增强“妇女之家”对基层妇女群众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三是以创新的机制进一步管好“妇女之家”。把“妇女之家”建设纳入妇联工作考核内容,健全管理、服务、学习、活动等各项规章制度,建好妇情民意台账和日常工作台账,努力以科学规范的管理和高效优质的服务,不断提升“妇女之家”的建设水平。
    记者:当前妇联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举措,进一步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
    宋秀岩:农村、社区基层妇联组织和干部是做好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的主要力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在基层妇女群众中落实,妇联组织全部工作要在基层妇女群众中见效,归根到底要靠基层妇联组织和干部。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部署要求,坚持不懈地抓好妇联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使妇女群众工作根基夯实在基层、工作活跃在基层、妇女群众受益在基层。
    目前的妇联组织架构主要是依托行政层级而建的。在传统体制下,这种架构有着明显的组织优势,但在就业市场化、择业自主化、人口流动性增大的情况下,妇联组织上大下小、基层薄弱、覆盖妇女群众不广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基层组织创新力度,坚持纵向继续向下扎根、横向进一步拓展,在片区、楼栋、单元等妇女群众生活的最小单位,在新兴领域和女性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地方,探索灵活多样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使妇联组织触角进一步延伸到基层末梢,不断扩大基层妇女组织的覆盖面。同时,因地制宜地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工作模式,切实加强妇联组织对各类女性社会组织的指导、示范和服务,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基层妇联工作力量不足是制约基层妇女群众工作深入开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但另一方面,城乡基层妇女中又蕴藏着大量的各类人才,她们渴望妇联组织发挥她们的作用,更好地体现自身的价值。如果能够把她们吸纳到农村、社区妇联组织中来,成为基层妇联干部,既可以解决基层妇联组织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充分调动妇女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延长妇联工作手臂,真正做到群众工作群众做。我们要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联”字优势,善于发现和团结那些在群众中有威信有影响、热心为妇女服务的各方面女性骨干,为她们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同时借助她们的力量,把不同层面的妇女群众凝聚在妇联组织周围,引领广大妇女听党的话、跟党走、做党的好女儿。
    我们要高度重视和关心爱护基层妇联干部,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帮助她们提升工作能力,为她们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环境、创造有利条件,使她们真正成为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的中坚力量。我们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支持基层妇联组织和干部因地制宜、先行先试,以更加创新的思路和举措扎扎实实做好联系和服务基层妇女群众的各项工作。总之,要通过各级妇联组织的共同努力,提高新形势下基层妇女群众工作水平,一方面把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落实到基层,另一方面把动员组织广大妇女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挥“半边天”作用的任务落实到基层。作者:余昌淼 来源:学习时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提高做好新形势下基层妇女群众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