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发表于 2012-8-6 06:50:24

辽宁省委书记王珉谈稳增长调结构要有新视野新理念

   记者:现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经济仍然面临下行压力,针对经济形势的复杂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去年年底确定了稳增长调结构的方针。请您就目前的问题和这一方针,谈谈辽宁的总体经济形势。
    王珉:今年以来,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我省经济运行态势总体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好于预期。但进入第二季度以来,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主体税收、工业用电量、交通运输量等经济指标明显回落,工业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实体经济运行动力不足,全省经济增速放缓,完成全年稳增长目标面临诸多困难,必须引起全省高度重视。
    无论是解决长期存在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还是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问题,都必须以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前提。要深刻认识到,目前我省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持续发展的潜力、动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依然强劲。目前阶段所遇到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我们要牢牢把握当前加快结构调整“倒逼作用”开始显现的战略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确保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提供长期动力支撑。
    记者:您讲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确保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提供长期动力支撑,这一点非常重要。关键是具体用什么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辽宁省委是怎样在这方面进行部署的?
    王珉:辽宁省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进行部署,并着力解决问题。
    准确把握新趋势。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要求我们必须放宽视野,认清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走势,把握工作的着力点和主动权。要努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从产品制造的价值链低端向产品研发、设计、营销管理等价值链中高端转变。努力推动企业从依靠价格竞争、低成本优势运行向依靠质量、技术、品牌和服务竞争转变。努力推动发展模式由高投入、高排放向高效益、低排放转变,实现智能发展、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
    大力开发新技术。掌握新技术,是开放条件下市场竞争的核心。我们要紧跟市场需求,加大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抢占行业制高点,着力开发信息、纳米、生物、生命工程和新能源等新技术,特别是要发挥信息产业优势,在超导元器件、量子元器件以及云计算等技术方面实现突破。要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推动开放性科研机构进入大型企业集团,围绕产业集群建设专业孵化器园区。要善于利用域外创新力量和成果,形成更富活力、更有效率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技术创新化、创新产业化、产业市场化、市场国际化。
    加快发展新产业。一个新产业的形成,将可能使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比如,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4G平台建立后,特别是互联、广电、电信三网融合一旦接入这个平台,手机将成为一个无线终端,功能将更加强大,会形成许多新的商业模式、增值服务模式和新兴服务领域。辽宁当前继续依赖传统产业保持高速增长的可能性正在逐步降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新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重点培育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构建产业新生态。经济运行效率直接取决于不同产业的结构比例和协同共生关系。良好的产业生态不仅可以确保各种产业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各得发展,还能充分发挥促进就业、创造税收、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居民收入的强大功能。辽宁经济的突出特征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长期并存,这就决定了建设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是实现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既要发挥老优势,通过科技创新做强做大传统产业,又要创造新优势,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现代产业,在积极消除低端产业或产业低端同质化无序竞争的同时,避免出现新的高端产业或产业高端同质化无序竞争,切实创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
    拓展投资新领域。近年来,投资对我省的经济增长贡献较大,这是辽宁振兴所处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投资是稳增长的现实支撑,也是调结构的长远需求。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保持一定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不仅可以推动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也可以为完成就业增长和民生改善目标提供有利保证。当前,城市的土地、劳动力、环境等资源供应瓶颈日益突出,要求我们必须对今后长远发展进行新的深入思考。要立足战略层面统筹城乡空间布局,把城市和农村发展结合起来,把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加快县城、中心镇以及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可以为扩大投资拓展新领域,同时也将为城市发展打造新空间、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开辟新道路。
    培育挖掘新潜力。过去我们讲的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指供给结构、也就是产业结构调整。这种发展思路注重的是调整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即短缺什么发展什么。而随着市场供给的相对过剩,调整需求结构就显得更为突出。调整需求结构最重要的是增加居民消费占经济增长的比例,因此,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结构调整的一个长期战略,加快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注重打造新载体。实践证明,坚持大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协同并进、竞相发展,是实现富民强省、永葆发展活力的关键所在。哪里的中小微企业越活跃,那里的经济就相对发达、人民群众就相对富裕。因此,我们要在加快发展大企业、大项目、大工程的同时,抓紧落实全民创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突出抓好专业市场和区域物流体系建设,进一步激发群众创业热情,促进中小微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优化产品结构,加强经营管理,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要着力推动县域经济与城区经济“双轮驱动、并驾齐驱”,特别是要鼓励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不断打造新的市场主体。
    努力开拓新市场。经济形势越是严峻复杂,往往越是拓展新市场的有利时机。要进一步改进招商引资方式,不断加强合资合作,依靠外资企业拓宽销售渠道,占领国内外市场。要树立全球理念,瞄准国际市场前沿,加快推进出口产品高端化发展,积极开发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的国际高端市场。要积极利用我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比例提高、贸易便利化和出口保险等外贸政策正在推动、人民币汇率趋于稳定等有利因素,有效应对外贸摩擦压力加大、贸易先行指数处于低位等不利影响,不断巩固美欧日等传统出口市场,保持原有出口优势。要抓住债务危机国家对外来投资需求增强的机遇,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海外并购力度,不断开拓新兴经济体市场。
    记者:您接连讲了八个“新”,听了让人耳目一新。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不能简单地沿袭旧的观念和方式去对待问题,只有创新才能实现转型升级。那么要实现上述几个“新”需要创造什么条件呢?
    王珉:所以这八个“新”还不够,还需要下面两个方面配合。
    改革完善新机制。要坚持服务型政府改革方向,尊重市场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完善公共行政服务体系,改革创新服务企业、服务市场、服务社会的体制机制。要积极推动国有企业实现股权多元化,鼓励企业并购重组、嫁接改造,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增强综合实力。要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民间投资领域,激发社会投资活力。积极探索财政税收改革,推动更深层次的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金融的桥梁作用,进一步创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内在机制。
    满足人民新期待。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民生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推动力。要切实突出为民惠民富民,真正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富足感和幸福感。要扎实做好就业、社保、医疗、保障性住房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确保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确保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积极做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让辽宁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加快发展教育、医药卫生等社会事业,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为稳增长调结构创造良好环境。
    记者:单独一个方面创新,往往难以“一枝独秀”。这样十个“新”协调推进,相信会产生一种强大的整体效应。
    王珉:只有整体创新,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结构调整机遇,实现辽宁平稳较快发展,既是中央赋予的重大使命,也是辽宁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事关全省人民福祉的历史重任。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只要全省上下坚定必胜信心、保持发展激情,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够不断谱写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楚星观 来源:学习时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辽宁省委书记王珉谈稳增长调结构要有新视野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