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落实的真谛-- 什么是落实?
把简单的事情千百遍都做对,就是不简单;把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认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什么是落实?落实就是把口头上讲的、纸上写的东西,如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计划、规划、方案、意见等,付诸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这就是落实。然而,仅仅这样理解还是不够的,因为“落实”这一概念,还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
1. 落实是一种观念
落实,首先是一种观念。一个人如果没有强烈的“落实”观念,不能时时刻刻想到落实,不能时时刻刻注意落实,那么,他在工作中,就会忽视落实。他就会只唱高调,不管实效;就会见到风险躲着走,见到矛盾绕着走,见到困难往回走;就会喊得凶、抓得松。落实,自然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记得有一句名言说:观念决定思想,思想支配行为,行为决定结果。网络上广泛流传的一个故事为这句名言作了形象的注脚:
两个农民外出打工。一个准备去上海,一个打算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他们都改变了主意。因为他们听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厚道,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还没上车,不然就麻烦了;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幸亏还没上车,不然就失去了一次致富的机会。
于是,他们在退票时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拿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
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真的不错。他初到北京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纯净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甚至弄一盆凉水让人洗脸也可以赚钱。
于是,到上海的第二天,他就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在郊区的建筑工地装了10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然后以“花盆土”的名义,向搞不到泥土但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
当天,他就在城郊间往返了6次,净赚了50元钱。一年后,凭着“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房。
在长年的奔波中,他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干净而招牌黑。他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清洗公司只负责清洗楼面而不负责洗招牌。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办起了一个小型清洗公司。
不久,他的公司就有了150多名职工,业务也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随后有一天,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的情况。在北京站,一个拣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个空啤酒瓶。
就在递啤酒瓶的时候,两个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经换过一次车票。
上面这个小故事生动而形象地说明了观念对结果的作用。
事实上,我们任何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是抓落实的结果。
如果我们缺少落实的观念,忽视了落实,不抓落实,不去真正落实,那么,任何缜密的计划,任何完善的措施、任何正确的政策、任何严格的制度,都只能成为一纸空文。
如果我们缺少落实的观念,忽视了落实,不抓落实,不去真正落实,那么,任何创新的思路、任何有效的方法、任何重要的会议精神,都只能是画饼充饥。
如果我们缺少落实的观念,忽视了落实,不抓落实,不去真正落实,那么,任何辉煌的前景、任何宏伟的蓝图、任何理想的目标,都只能成为水中月、镜中花,不会最终成为现实。
正如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所讲的:“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1
这还可以用山西省长治市原市委书记吕日周常讲的两个公式来表示:
开会+不落实=0
布置工作+不落实=0
有一位哲人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一种是观念,一种是剑,但观念最终总是战胜剑。”观念能左右我们的思维和认识,能左右我们的行为和方式,能左右我们的目标和结果。
作为企业员工,我们要有效地执行企业所制定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将企业搞强做大,实现企业所预定的利润目标,必须牢固地确立强烈的落实观念。
作为党和政府的工作人员,我们要有效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有效地完成上级领导机关部署给我们的各项工作,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牢固地确立强烈的落实观念。
强烈的“落实”观念,是落实的前提条件,有了这个前提条件,我们才能转变认识,转变行为,时时刻刻想到落实,时时刻刻注意落实;才能不打折、不走样地抓落实。
有人说,21世纪是观念的世纪。谁转变了观念,谁就是赢家。如果我们在观念上还忽视落实,还轻视落实,那么,我们就要尽快转变这种观念,将不重视落实的观念转到重视落实的观念上。
确立了重视落实的观念,我们就等于迈出了落实的步伐,甚至可以说是在落实的道路上行走了一半。
2. 落实是一种责任
落实,不仅是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责任。责任,就是份内应该做的事。“生活如契约,每个人都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莎士比亚语)。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要为国家尽责; “一人做事,一人当”,是要为自己负责。
任何一位组织成员,都应该把组织所提出的光辉的前景、理想的目标,当作自己的前景、目标来追求;都应该把组织所描绘的蓝图,当作自己的蓝图来描绘;都应该把组织所制定的计划、措施,当作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来实施;都应该把组织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当作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来遵守。而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有了这种责任意识,我们才能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上级组织所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才能不畏任何艰难险阻,做好组织所分配的每一项工作。
20世纪初,在意大利有位名叫弗兰克的商人。他经过艰苦的努力,开办了一家小银行。可是,开业不久,他的银行就遭到了抢劫。这次抢劫使他彻底破了产。当然,储户的损失也很大。
当他带着妻子和四个孩子重振家业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落实银行的规定,偿还储户巨额存款的事宜。尽管这一规定是他自己制定的。
朋友们劝他说:“规定是规定,但这件事你没有直接责任,没有必要这样千辛万苦偿还。”
听了朋友的话,弗兰克回答说:“有规定就要落实。这是我的责任!”
为了落实“规定”,弗兰克整整奋斗了39年。当他寄出最后一笔债务时,他如释重负地说道:“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
弗兰克说他是“无债一身轻”,但我们看到的却是“铁肩担责任”。为了这一责任,弗兰克付出了39年的艰辛。
在新的世纪,更需要我们具有铁的肩膀,来担负起这一“落实”的重任。
“落实”虽然仅仅是两个字,但这两个字却是字字重千钧。因为它一端连着党和政府,一端连着人民群众;一端连着组织的命运,一端连着组织成员的成败;一端连着企业的兴衰,一端连着企业员工的生活。因此,不管是政府工作人员,还是企事业单位的员工,每个人对此都必须有深刻的认识。
每一位组织成员都应该牢记: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方针、路线、政策,是我们每一位组织成员的责任;严格执行组织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是我们每一位组织成员的责任。
3. 落实是一种意志
落实,说来简单。但要真正以实际行动来实践目标,实施计划,却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需要有坚持不懈的韧劲,需要有坚定不移的意志。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上课的时候,曾对他的学生们说:“从今天开始,我要求你们每天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就是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总共甩300下。”
说着,苏格拉底作了一遍示范动作。然后问:“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笑着回答道,就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
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有多少同学每天坚持甩手300下?”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了同样的问题。这回,有80%的同学自豪地举起了手。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一年之前,我要求你们每人每天坚持甩手300下,请做到的举手?”结果,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落实是一种意志”这一判断。正像海尔总裁张瑞敏所言:“什么是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千百遍都做对,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容易?能把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认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
世上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任何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坚持做到的,终究只是少数人。
坚持,是一种意志的较量。有了坚定的意志,才能把简单的事情千百万次地重复做好;有了坚定的意志,才能把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认真地做好。有了坚定的意志,才能把决策真正地实践好,最终达到设定的目标和标准。
从一定意义上讲,落实,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是不行的;没有艰苦奋斗、不畏艰难的精神也是无济于事的。请看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一段故事:
1931年6月8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联合发出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以开展新局面的战略任务的指示》。该《指示》指出:“我军基本任务,是用一切努力,不顾一切困难,取得与四方面军直接会合。”“我军必须以迅雷之势突破芦山、宝兴之线守敌,奇取懋功,控制小金流域于我手中,以为前进之枢纽。”
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的关键,是要翻越海拔4900多米的夹金山。
夹金山终年积雪,空气稀薄,气候变化无常,人迹罕至。此时,指战员衣衫单薄,还有许多战士身带重伤。但坚强的红军战士,忍受着严寒,迈开双腿向雪山前进。毛泽东、朱德等领导同志身穿夹衣夹裤,手持木棍,带头走在队伍的前面。
攀登到半山时,气候突变,狂风挟着冰雹劈头盖脸打来。指战员们手拉着手,同狂风冰雹搏斗着。
快接近山顶了,空气越来越稀薄。指挥员们一个劲儿地告诉战士们,无论如何不能停下休息,停下休息非常危险。大家搀扶着,终于胜利地翻过了大雪山。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于6月14日在懋功县胜利会师。
显而易见,红军指战员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是无法落实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指示的,也是无法实现“取得与四方面军直接会合”、“奇取懋功,控制小金流域于我手中”的战略目标的。
4. 落实是一种文化
当所有的组织成员在头脑中都确立了落实的观念,对组织的任何一项制度、措施、政策、任务等,都能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并且形成了一种落实的习惯时,落实也就成了一种文化。
落实作为一种文化,对组织成员起着内驱力的作用。如果一个组织内的绝大多数成员,都是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那么,这个组织就不会有落实的文化氛围。任何制度、措施、政策、任务在这里,都不会得到有效地落实。相反,如果一个组织内的绝大多数成员,都以落实为荣,以不落实为耻,那么,这个组织就会形成落实的文化氛围。任何制度、措施、政策在这里,都会得到有效地落实。
有人说,如果告诉一个日本人,让他把碗洗六遍,他一定会不折不扣地这样做。而一个中国人可能洗五遍,甚至洗两遍。
这种说法,实质上折射出的是:日本具有落实的文化,而中国缺少这种文化。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是一个缺少落实文化氛围的国度。对此,胡适先生早有洞察。在上个世纪初,胡适先生还为此写过一篇很著名的 “差不多先生传”。文章写道: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上,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却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结果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8点30分开,同8点32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很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一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大夫。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汪大夫,却把西街的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到:“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吧。”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这句格言,方才绝气。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后来,他的声名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了一个懒人国了。
历史的车轮虽然已经走进了21世纪,但胡适先生小说中的人物“差不多先生”,还依然有着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
海南省省长卫留成说,他就任海南省长的第一个月,他亲自做出的57个批件,只落实了2件,其他的要么不知下落,要么“正在办理”。有关部门2002年4月提出的表扬6名援藏干部的文件,竟然经过两年半的时间,才“旅行”到他的手里。
实际上,这种现象并不罕见。随处可见的差不多和不到位;无处不在的浅尝辄止和虎头蛇尾。满足于一般号召,缺乏具体指导;遇事推诿扯皮,办事不讲效率,等等。
“差不多先生”虽然生在不同的时代,而且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其本质是一样的,就是做事不到位,忽视落实,轻视落实。
在当今的时代,这种忽视落实、轻视落实的文化氛围必须加以改变。因为我们正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任何拖沓,任何缺位,任何延误,都将使我们丧失机遇,贻误战机,并最终导致失败。因此,我们必须努力营造一种人人讲落实,人人重落实的文化氛围。否则,就会被时代的列车所抛弃。这种忧患意识应该根植于我们每一位组织成员的头脑中。
我们每一位组织成员都不要忘记:现在落实工作任务不努力,将来就要努力去找工作任务。作者:刘玉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