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市场”学习哲学智慧
在今天的世界上,城市中的人们,与市场经济活动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原来农村地区的大多数人,对市场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了。因此,当今社会的绝大部分人,要靠市场来解决他们的衣食住行问题;而一部分人则是在市场经济实践中,摸爬滚打,努力拼搏,以求赢得市场。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现代人的社会生活,几乎已经离不开市场活动了。这一点,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是,还要看到另外一种现象,即在我们中间的一些人,虽然身在市场中,他们的眼睛里,却尽是市场的种种弊端。所以,他们对市场持不接受的态度。当然,这一部分人的看法,并不是毫无道理的,的确能够为他们的观点和立场,找到根据。但是,必须承认一个基本事实,这就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毕竟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成果。人们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市场,不仅成为财富的创造机制,而且也是知识、能力和文明的蓄水池,在这里积累了丰富的理性智慧结晶。所以,在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的弊端的同时,必须老老实实地向市场实践学习哲学智慧。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实践中,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要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立得住,并且能够获得成功,一个决定性的条件,是自己必须是一个自由、独立的权利主体。实践证明,那种处处依赖别人的人,把自己的成功寄托在别人身上,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是很难生存下去的。所以,市场活动中培养出的那种独立、自由的主体意识,既是一种高级的生存智慧,也是一种宝贵的道德意识。当然,自由、独立的权利主体和相应的主体意识,这既是市场活动本身的客观要求,同时,它本身的平等、自由环境,也为独立主体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问题的关键,是人们究竟能不能从市场实践中,把自己的丰富经验教训,提炼成为哲学思想结晶——形成更高级的主体意识。
在现代市场的视野中,我们面对着的是一个自由竞争性的价值世界。在市场活动中,独立、自由、平等的竞争,在肯定的意义上说,是一个通过激发个体自利动机,而成为创造财富的机制体制。这是因为,市场上公开、自由竞争,必然形成一种淘汰机制,对社会发展来说,淘汰机制是把双刃剑。据说,美国每年投放市场的新产品,80%以上是失败的。可见,在市场中,自由竞争本身是包含着残酷淘汰机制的,而规避由市场带来的淘汰风险,最可靠的出路是通过创新,赢得竞争优势。这样,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就有了必然的逻辑关系。这就是说,自由竞争意识,必然形成创新意识,而创新意识不仅能充分显示出每个人的自身价值,而且还需要竞争性的智慧。所以,在现代市场的自由竞争中,必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和特有的智慧——市场道德和市场智慧。
最大限度地获得商业信息,运用信息制定市场运作的战略、战术,从而赢得市场竞争,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市场真正成为一个全方位的开放体系。这就意味着,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开放必然成为竞争的一个逻辑前提。所以,要赢得市场中的自由竞争,必须最大限度地扩大信息渠道,容纳丰富的信息资源。有价值的信息,不仅仅是市场竞争的资源,而且,丰富的信息,也是人的一种智慧资源。当然,这必然要求市场参与者,从封闭的、狭隘的眼界中解放出来,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胸怀,豁达大度。现代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这样的道德素质,而又必然能够使市场参与者,形成这样的人格特质。
真正的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交往,完全是在一种陌生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或者说,市场活动的行为主体,都是一些“陌生人”。“陌生人”之间的交易,是现代市场活动的一个独特之处,也是它不同于其他交往关系的优点。那么,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这种“陌生人”之间的交易,是如何得到保证的呢?这就是靠平等权利主体之间的信任,或者说,是靠一种社会性的信用关系,来保证其正常进行的。对那些整天与市场上“陌生人”打交道的人来说,如果一旦没有“信用”,那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了。所以,老老实实地维护这种社会性的信用关系,看似平常,实际上却是一种高超的市场智慧。
在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与“陌生人”之间建立信用关系,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但是,“陌生人”之间有没有这样的“信用关系”,对于市场经济活动来说,却是事关重大的。因为,在市场上,各种各样的“陌生的”权利主体,正是靠这种社会性的信用,而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社会总体的。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了“陌生人”之间的信用关系,就没有现代市场经济。市场经济需要“陌生人”之间的信用关系,它也能够创造出这样的信用关系。真正的市场,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如果认为是“陌生人”,就可以欺骗,那到头来自己必然会搞得身败名裂。因此,能够有效地运用这种社会性的信用关系,不但是一种市场智慧,而且也是一种市场道德。作者:宋惠昌 来源:学习时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