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市郊的作用与担当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加速转型期。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全国各地都在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探索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新模式。在此过程中,解决发展空间受限和后劲不足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关键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郊区以其丰富的空间资源和蓄势已久的发展需求,开始承担起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任务。过去一个时期,在中央的战略引领下,首都北京结合形势需求和发展实际,以打造产业功能新区为抓手,大力推进城乡功能空间整合,产业功能新区已逐渐成为首都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和支撑未来发展的重要平台。其中,“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就是作为这样一种城市功能的新载体,成为“十二五”时期首都郊区发展潜力集中释放的重要体现。
新功能统领新发展,区域存量优势得到有效整合。近年来,首都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为目标,在深入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这就迫切要求首都必须瞄准建设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以更高的标准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尤其是要培育若干新的经济增长点。怀柔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基于自身经济发展需要,近年来通过引进和建设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中科院怀柔科教产业园、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等一批重大产业功能性项目,使区域内逐步形成了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休闲旅游业、都市型农业等高端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基础,在产业调整和经济转型实现重要突破的同时,自身在首都发展格局中的功能作用也得到了大幅提升。现实地看,如果仅从区域经济的层面来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势必要经历一个很长的探索积累的过程。我们值得自豪的是,《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两城两带、六高四新”产业发展布局的提出,第一次将怀柔的产业结构调整纳入到了首都经济转型的整体格局中。作为四个产业新区之一,“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意味着更多的机遇,也使得过去一个时期奠定的新的产业基础将进一步得到有效整合,优势将得到集中释放。
在新定位的统领下,怀柔区发展文化创意、高新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心更加坚定、方向更加明确,与之匹配的区域产业布局也更加清晰,目前形成了会议度假、影视文化、科技研发、高端制造、综合服务五大产业功能组团,初步构筑起了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的整体发展轮廓。2011年年底,区四次党代会表决通过将“加快推进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建设、全面构建繁荣和谐新怀柔”作为怀柔今后发展的长远目标,为不断提升区域发展科学化水平奠定了扎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新格局汇聚新资源,新的产业内容得到不断充实。对于处在经济转型起步阶段的怀柔区来讲,产业规模的扩充是当前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其一,需要积极培育新的产业集群,汇聚一批符合怀柔发展要求的项目、企业和人才,形成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将新兴产业尽快培育成为区域经济新的支撑点;其二,需要积极整合闲置资源,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并重点支持和推动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三,需要注重各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和共融发展,着力构建各产业间有效衔接、相互促进的综合产业体系,使新的产业结构迅速走上更具活力的良性发展轨道,并以此进一步奠定“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在首都经济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的功能定位确立以来,怀柔新的产业发展框架为相关的企业项目聚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特别是在相关重点核心项目的带动下,产业的聚集效应迅速显现。例如,在都市型工业方面,通过先后引进欧曼二工厂、福田重型机械以及福田与戴姆勒合资项目,并积极推进玛氏中国总部基地、稀土高新材料总部基地、首都酒业集团、奥瑞金总部签约入驻,形成了以食品饮料、包装印刷、汽车及配件为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通过吸引华谊兄弟、海润影视等350余家影视公司落户,使怀柔影视基地成为了全市首批十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和中国电影最大最强的生产制作基地;在科技研发产业方面,通过积极引进纳米材料绿色制版产业化项目、超级云计算中心、中科合成油、中科院研究生院等38个中科院与北京市的院市合作项目,使中科院怀柔科教产业园建设渐成规模。与此同时,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项目作为首都未来举办国际高端会议的重要功能板块,将全面提升怀柔生态旅游资源的市场价值,使怀柔这样一个城市远郊区发展国际高端会议度假产业成为可能。一系列产业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对怀柔原有产业内容进行了有效填充,加速了优质资源在“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的汇聚、整合、优化和发展。
新政策激发新活力,发展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受外部需求减少、自身发展受限等多种因素影响,原有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后续支撑必将渐显乏力。这也是怀柔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在旧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中,诸如传统制造业等类企业做大做强愈发艰难,相关从业者和投资者的积极性逐渐降低。鉴于此,我们为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曾先后制定出台了《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及全市首个区县级文化创意产业专项扶持资金政策,并在高端产业人才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总部经济发展等方面制定完善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不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升自身服务水平。但我们也注意到,以区县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难以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其中。
“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被正式列入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之后,怀柔区域内新兴产业的发展拥有了更加稳定的政策大环境。同时,经历了一个阶段对文化、科技等新兴产业的扶持培育,许多政策扶持手段也逐步成熟稳定下来。例如,中科院怀柔科教产业园已经被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并享受示范区相关优惠政策;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园享受国家纳米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怀柔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享受全市文化产业集聚区的相关优惠政策等等。这些政策不仅能有效帮助企业在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内焕发新的活力,而且能够为产业功能新区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新产业塑造新城乡,一体化进程得到优化推进。对于郊区来讲,产业的转型和发展是推进农村城市化的重要实践载体和有效实现平台。换句话也可以解释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产业项目作为农村城市化的经济支撑。首都在“十二五”期间提出的“产业功能区”的发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消除城乡差距、保证农民长期可持续增收带来了有利契机。随着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功能定位的确立,我们积极发挥产业功能新区建设中重大项目的引导效应,强化新的产业项目对农村城市化的带动作用。
随着产业功能新区建设的逐步推进,怀柔新一轮的城市体系建设也迎来了同步高规格开启的有利契机。结合产业功能新区发展规划,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两城区+两组团”的城市发展空间布局,提出了力争5年内在山前地区构筑起新的城市格局,打造功能完备、形象靓丽、宜业宜居的现代化城市。同时,将围绕产业格局的完善,更加扎实地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更加快速地统筹推进各项工程,以产业项目盘活城乡发展空间资源,以产业的优化升级提升城市的管理水平和运转效能,全力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逐步形成城乡联动、布局清晰、发展均衡的一体化态势,为首都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做出贡献。
从怀柔的初步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进程中,郊区是大城市经济转型重要的空间资源,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产业功能新区作为郊区在经济转型中更好地释放发展潜力的一个有效模式,应该因地制宜地放到整个城市发展的总体战略格局中去统筹考虑。在推进城市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只有将郊区的发展潜力充分释放,才能在经济转型的重大历史机遇期中有所作为,才能使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迈得更加扎实而富有成效。
作者:张建东 来源:学习时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