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制 优化机制 提升海门城市管理执法水平
海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于2006年被评为“省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十佳队伍”称号,这一荣誉对海门城管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成为海门城管一张响亮的名片,极大提升了海门城管的形象。近年来,海门城管始终将巩固和提升队伍规范化建设成果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载体和抓手,教育强队、制度建队、情感带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靠作为赢得地位。多年来,海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先后被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政府法制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省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三星级单位”、“省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先进集体”、“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城管创优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海门市解放路被命名为“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近年来,我们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积极致力于体制创新,加强协调配合,努力拓展队伍规范化建设外延
1.组建城管指挥部,构筑工作平台。2008年4月,海门成立了市城市管理指挥部,由市长任总指挥,市四套班子相关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海门镇、开发区和城管、监察、公安、卫生、工商、环保、建设、交通、建管、宣传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指挥部下设指挥中心和监督中心。城管指挥部的建立,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力量,增强了城市管理的整体合力,提升了协调能力,城市管理中处理交叉边缘性问题的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城市管理中大量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迎刃而解。指挥部成立后,先后组织多个部门开展了集贸市场环境卫生秩序的综合整治、老小区改造、废旧建材市场的联合执法、交通秩序的联合整治、小区毁绿种菜整治、水源保护区内乱种植整治等活动,真正形成了政府组织、部门联动、基层行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
2.推行属地管理,延伸管理触角。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先易后难、有序推进、区域包干、分工负责的原则,海门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属地化城市管理的意见(试行)》,将城市管理职能下沉到了海门镇和开发区,全面推行了城市管理属地化,实现城市管理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属地化管理的推行,使建成区范围内社区卫生保洁、绿化管护、除四害、管网维护以及社区内单位的市容环卫责任制和城郊结合部的环境卫生得到全面落实,社区内乱堆放、乱涂写、卫生死角等反复性强、清理难度大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违章搭建得到有效遏制,城市容貌特别是社区面貌得到有效改观。
3.创立考评体系,落实全面考核。海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积极研究和探索长效管理的新措施,按照各部门的职能分工,制定了《海门市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评办法》,以城管指挥部为平台,将全市各单位分成A、B、C三类进行考核,考核内容涉及市容环卫、交通秩序、单位和社区卫生、违章建筑和城郊结合部等五大块的内容,每一项内容都有明确的责任单位、整改时间要求、整改标准等,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发出督查整改通知书,并按规定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评分,每月对各部门的考核情况进行点评,并按实际分数进行月度、年度排名,排名情况通过媒体通报。
4.实施数字城管,推进管理创新。为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再造城市管理新流程,使城市管理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方向转变,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及时启动了海门市数字城管建设。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标准,同时结合我老秘网市实际,创造性地做好了数字城管项目建设工作。海门数字城管系统除了建设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定的九大子系统外,还拓展了领导督办管理、部门综合管理、应急指挥、部件在线更新、数字城管接口等子系统,特别是在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中,引进了实景影像采集这一新技术,将地形数据与城市实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为城市管理提供更直接、更全面的现场效果。为适应未来系统拓展需要,系统建设所需硬件设备均采用国际一流品牌,其配置确保五年不落后。目前,海门数字城管项目建设正在快速推进中,软件开发、办公场地装修、设备安装调试等各项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建设中,整个系统将在6月底正式上线运行。
二、积极致力于机制优化,完善内部管理,不断丰富队伍规范化建设内涵
1.规范先行,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海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就组织建设、行政执法、队伍管理等方面修订和健全了50多项规章制度。在城管综合执法管理上,建立、完善了持证上岗制度、执法公示制度、执法责任人制度、执法监督督察制度、错案追究制度、行政处罚听证制度、执法案卷评查制度、行政处罚罚缴分离制度、执法回访制度、执法案件处罚程序制度、重大行政执法案件集体审定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将各类制度制成汇编,做到执法人员人手一册,确保每个队员熟练掌握各项制度,做到言之有规、行之有矩。制定了详细的行业窗口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实行“三理四心五服务”,即纠正违章要有理、宣传教育要讲理、执法尺度要合理;调查核实要细心、说服教育要诚心、对方不服要耐心、纠正违章要公心;主动服务、超前服务、限时服务、跟踪服务、满意服务。推行“三先六一”工作法,即先敬礼、先亮证 、先告知、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把椅子、一声答复、一声走好。
2.开拓创新,深入推行各项改革新举措。一是管理前置化。对新开发地段提前介入、送法上门,让商家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店面装潢、店招店牌设置的有关规定和要求,避免因盲目装潢、设置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二是运作市场化。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社会化道路,在调研的基础上,海门把市区停车管理、“牛皮癣”小广告管理和广告位等管理和服务职能“发包”给公司,开创了一条“政府执法、社会管理”的新路子,有效节约了行政管理成本,而且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使城市管理工作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三是服务人性化。针对经济危机以后,下岗人员增多这一情况,为方便群众生活,同时解决流动经营泛滥问题,统筹兼顾,科学合理设置,在人民路、步行街、汽车站、东洲公园等地新设立“爱心亭”52个,定向提供给下岗职工和其它弱势群体从事经营活动,使各类“路边摊点”成为统一标识的“马路风景”。同时,在市区各大市场附近辟出专门区域,供农民自产户销售瓜果、甘蔗等时令蔬果。在日常巡查中,做到“老人扶一把、小孩领一把、问路指一把、烟蒂纸屑捡一把、自行车摆放理一把、为民服务帮一把”,有效地展现了城管执法的良好形象,较好地实现了市容市貌好转、群众满意的“双赢”好局面。四是宣传常态化。海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在“两台一报”常年举办“城市管理”节目或开辟专栏。社区和单位利用宣传橱窗,普及城市管理知识。城管执法人员走上街头,开展城管知识咨询服务。去年以来,积极开展了城管“进社区”、“进校门”、“进厂门”、“进店门”的城管四进门活动。通过发放便民服务卡和联系卡等,与被管理对象近距离接触和交流,进一步拉近相互间的距离,起到了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全面动员、全员管理的管理效应,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城市管理局面。
3.积极争取,快速组建城管警察大队。去年,在海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从公安部门专门抽调15人组成,副科级建制,隶属公安部门一级执法机构,接受城管、公安双重领导,保障与管理相结合的海门城管警察大队已成立。成立后的城管警察大队具有独立办案权,主要职责为保障城管执法的正常开展和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依法处置和侦办与城市管理相关的刑事案件,协助城管执法过程中处理乱停车、机动车抛洒滴漏等违章查处及停车场、车站周边秩序管理等工作。他们在保障执法、道路管理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执法人员受到人身安全威胁事件大大减少。
三、积极致力于人才培养,推进队伍转型,全力构建队伍规范化建设高地
1.加强教育培训,全力打造学习型队伍。加强“三个学习”,即纪律作风学军队、执法水平学公安、办案质量学法院。为使“三个学习”落到实处,多次邀请南通市局、武警、公安、法院、市政府法制办等单位的专家、领导授课,采取统一授课、案例分析、现场教学等形式,请进来教与送出去学相结合、集中授课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巩固提高与查漏补缺相结合,就有关法律法规的应用、执法程序、城管执法典型案例、纪律作风建设等进行分析讲评,并组织模拟练习。为更好地磨练执法队员的意志,规范他们的行为,每年分两批对执法队员进行为期10天的军事体能训练。实行城管“1+1+1”执法培训机制。即:第一个“1”是指一本上岗证,执法人员和协管员在上岗前必须进行相应岗位的技能培训和考试,在考试通过后方能上岗参加工作。第二个“1”是指一次培训,由局法制科每月采取邀请专家或案例分析等形式对全体执法队员进行一次集中培训,以大队为单位每月组织执法队员进行集中学习一次,每月对协管员进行一次轮训。第三个“1”是指每季度开展一次全封闭的军事训练。
**** Hidden Message *****
四、积极致力于硬件建设,加大投入力度,精心打造队伍规范化建设亮点
近年来,海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管事业的发展,每年将城管的硬件建设列入财政预算,并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确保了我局设施、装备适应城市管理的需要。去年8月份,在市委、市政府帮助和关心下,海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迁入了新办公场所。新办公楼集会议室、阅览室、活动室、运动场馆、停车库、食堂、档案室、听证室、信访接待室、淋浴房等为一体,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人均面积50多平米。大楼建造时将中央空调、电梯、光缆信息网等融为一体,为执法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办公环境。配齐了各类执法装备,提高执法效率。大队拥有执法皮卡9辆,清障车1辆,执法摩托车60辆,电瓶巡逻车4辆,对讲机69台,录音笔7支,摄像机5台,数码相机24台,照相机12台。在配齐电脑的基础上,我局执法大队都建立了独立的城管网页,内部建立了局域网,所有文件和材料系统内部实行资源共享。同时大队为全体执法人员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险,建立了执法人员权益保障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机制。大量的投入为城管行政执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做好城区环境卫生清理,加大生活垃圾清扫,不断美化生活环境。狠抓城区违法建设专项整治,拆除违法建筑130多处,占地面积约0.76万㎡,建筑面积约2.54万㎡,基本遏制违法建设行为。13个乡镇完成总规调整,初步形成城镇规划体系。洋中省级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坂面市级中心镇和5个县级重点村的规划编制工作按序时进度推进。配合新农村建设,积极做好灾后重建安置规划设计。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全县共有15个乡镇194村投入创建,乡村脏乱差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政执法大队迁入了新办公场所。新办公楼集会议室、阅览室、活动室、运动场馆、停车库、食堂、档案室、听证室、信访接待室、淋浴房等为一体,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人均面积50多平米。大楼建造时将中央空调、电梯、光缆信息网等融为一体,为执法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办公环境。配齐了各类执法装备,提高执法效率。大队拥有执法皮卡9辆,清障车1辆,执法摩托车60辆,电瓶巡逻车4辆,对讲机69台,录音笔7支 加强教育培训,全力打造学习型队伍。加强“三个学习”,即纪律作风学军队、执法水平学公安、办案质量学法院。为使“三个学习”落到实处,多次邀请南通市局、武警、公安、法院、市政府法制办等单位的专家、领导授课,采取统一授课、案例分析、现场教学等形式,请进来教与送出去学相结合、集中授课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巩固提高与查漏补缺相结合, 政执法大队迁入了新办公场所。新办公楼集会议室、阅览室、活动室、运动场馆、停车库、食堂、档案室、听证室、信访接待室、淋浴房等为一体,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人均面积50多平米。大楼建造时将中央空调、电梯、光缆信息网等融为一体,为执法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办公环境。配齐了各类执法装备,提高执法效率。 待室、淋浴房等为一体,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人均面积50多平米。大楼建造时将中央空调、电梯、光缆信息网等融为一体,为执法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办公环境。配齐了各类执法装备,提高执法效率。大队拥有执法皮卡9辆,清障车1辆,执法摩托车60辆,电瓶巡逻车4辆,对讲机69台,录音笔7支,摄像机5台,数码相机24台 训练。实行城管“1+1+1”执法培训机制。即:第一个“1”是指一本上岗证,执法人员和协管员在上岗前必须进行相应岗位的技能培训和考试,在考试通过后方能上岗参加工作。第二个“1”是指一次培训,由局法制科每月采取邀请专家或案例分析等形式对全体执法队员进行一次 为保证联合执法工作的有效衔接,烟草、邮政管理部门各确定一名部门负责同志为联络人 四、积极致力于硬件建设,加大投入力度,精心打造队伍规范化建设亮点
城市管理执法中面对的主要问题是执法依据缺失问题。 开拓创新,深入推行各项改革新举措 高屋建瓴、剖析深刻
针对性很强,特色鲜明,学习了。 shizaishi haoishizaishi hao zhendehenhao
高屋建瓴、剖析深刻,说执法
研究的很深入,非常值得学习借鉴。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