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社会建设的新变化
社会建设内涵的界定更加明晰。2004年以前,关于社会建设的研究多从大社会着眼,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以后,理论界开始关注与经济、政治、文化并列的小社会建设的内涵。2004年至今,关于社会建设内涵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简单罗列到逻辑分析,由概念含混到层次明晰的逐步深入的过程。社会建设的内涵就是要在社会领域建立并完善有利于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合理配置,并能有效应对社会矛盾和风险的社会结构、社会机制、社会组织与社会力量等。社会建设可分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社会建设是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在内的社会大系统建设;狭义的社会建设是指与经济、政治、文化并列的社会系统建设,是指通过社会阶层结构、社会利益关系、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公共安全、社会秩序等方面问题的不断解决,促进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社会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党的十六大把社会建设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十七大明确了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改善民生,战略重点是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格局。这种变化说明,社会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战略地位的获得源自两种需求,第一,现实需求。现实需要我们正视由于社会政策供给长期不足而导致的社会矛盾的积累。第二,理论需求。经济发展为何不能带来社会同步发展?对这两种需求的思考,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建设战略地位的认识完成了由模糊到清晰、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技术层面上升至战略高度的飞跃。
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更加明确。党的十六大在明确社会建设任务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提出了两项重要任务,一是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二是要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到党的十七大则将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全面系统化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更加明确。
社会建设的民众期待与现实国情的实现条件更加明了。党的十六大指出社会建设的力度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十七大在对待民众期待与现实国情上指明了一条明确的道路,即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满足民众期待创造物质条件;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为满足民众期待创造社会条件;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满足民众期待创造主体条件;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为满足民众期待创造实体条件;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为满足民众期待创造外部条件。其目的就是变以往被动消极地适应国情为主动积极地改变现实环境,进而实现民众的期待。
对和谐社会建设更加注重。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构建和谐社会,要加强对当前我国社会阶段性特征和社会结构的认识;要为推进社会公正,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等提供理论支持。核心问题是研究如何协调好社会的各阶层、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如何化解新生社会矛盾、解决新生社会问题。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受到高度关注。我国原有的行之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在某些方面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生的巨大而深刻变化的情况,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际上涉及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从国家的长治久安来看,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适应时代变化的新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也就是顶层设计。从顶层设计看社会管理创新,一是推进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相结合;二是推进维护稳定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相结合;三是推进社会公共治理和社会体制改革相结合。同时,还要处理好政府负责与社会协同的关系、管理与服务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与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
农民工社会保障备受关注。农民工作为在城市里生活的“边缘人”,由于他们不是城镇户口,从而被排除在城镇社会保障之外,缺乏最基本的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同时,由于农民工离开了土地,农村保障中的合作医疗制度、五保户制度、救济制度等,也失去了作用。针对这些问题,着重从中央统筹的养老保险制度、强制的工伤保险制度、大病统筹医疗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方面着手工作,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平等、规范的就业制度成为其中的重点。
社会保障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在社会保障研究中,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研究、社会保障的制度体制研究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技术问题研究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提出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可以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时,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远期目标则是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社会。
“边缘化”现象引起广泛关注。边缘化是指从中心和主流逐渐被移除而走向非中心、非主流的过程。在社会变革的这30多年里,有部分社会群体或阶层出现了从社会中心、主流到外围、边缘的位移现象。出现边缘化的群体或阶层主要是工人、农民等弱势群体。边缘化体现为经济收入水平的相对下降、政治上话语权的不足和社会地位的相对降低。从本质上讲,边缘化是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的表现。制度的不完善是造成边缘化的重要因素。边缘化与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也有密切关系。被边缘化的这些群体与阶层由于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巨大的、潜在的社会能量,一旦被边缘化以至于长期不能够改变其现实处境的话,显然是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作者:王秋波 刘贵丰 来源:学习时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