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发表于 2012-5-7 07:05:01

广东省惠州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的开拓与创新

幸福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幸福是一种心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释。
    有这样一座城市,正以幸福城市建设为目标,打造幸福感至上的现代化城市,她就是广东惠州。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属于珠三角经济区。惠州自然资源丰富,集江、湖、山、海、泉、林、岛为一体,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享有“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惠州人文底蕴深厚,有 480多位历史名人结缘惠州。近年来,惠州市委、市政府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惠民文化为导向,以幸福惠州建设为目标,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走出了一条具有惠州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以“五民原则”为纲 厘清幸福惠州建设之根本   
    “全国文明城市”和“中国十佳最具幸福感城市”两项殊荣,凝聚了惠州人的心血与汗水,彰显了惠州人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选择、定位和坚守,更是“幸福广东”在惠州的具体实践。
    对老百姓来说,幸福就是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而对于惠州执政者来说,则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更美、安全感更强、幸福感更高。
    近年来,在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过程中,惠州市委、市政府紧紧把握幸福惠州建设导向,以人为本,人本立市,倡导“民共建、民共富、民共享、民共乐、民共治”的“五民原则”,厘清幸福惠州建设之根本,为幸福惠州建设指明了方向。
    幸福惠州民共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惠州市委、市政府在建设幸福惠州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尊重人民首创精神,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建设科学发展惠民之州的实践,转化为全市人民的共同行动,凝聚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
    惠州地处广东的广州、潮州、客家三大方言区的结合部,但在惠州却最流行普通话,菜市场的大妈老伯卖菜买菜都用普通话,“老客家,新客家,来到惠州就是一家;本地人,外地人,在惠州工作就是惠州人”,包容开放的城市精神,激发了幸福惠州民共建的强大合力。
    幸福惠州民共富
    走共同富裕道路,是党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惠州市委、市政府建设科学发展惠民之州,紧紧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脚踏实地促转型,将推动发展与促进就业创业、增强经济实力与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相结合,在不断壮大经济实力的同时,扎实推动城乡居民增收创富,实现先富与共富、富民与强市的有机统一、相互促进。
    过去5年,城镇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幅跃居全省第一。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不断缩小,由2007年的3.19∶1缩小为2011年的2.46∶1。新增私营企业1.9万家、个体工商户15.4万户,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50亿元、税收158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2.2倍和4.2倍。惠州的发展没有片面地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是把民共富作为发展的基础目标。
    幸福惠州民共享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惠州市委、市政府建设幸福惠州,始终坚持人本立市,打造“民生财政”,优化公共服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不断提高民生质量和城乡居民幸福感的同时,大大增强了全市人民对幸福惠州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教业保,事关千家万户的“菜篮子、米袋子、钱夹子”,事关亿万家庭的安危冷暖。幸福惠州的建设需要的不只是钢筋混凝土,更需要的是老百姓对幸福的直接感受。惠州推行“民生财政”,而“民生财政”,是惠州政府花钱、百姓涨钱的幸福。惠州将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60%以上投入民生,市级新增财力 70%用于新农村建设,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幸福惠州民共乐
    文化决定思维,文化凝聚力量,文化砥砺行动。幸福惠州的建设怎能缺少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发扬光大?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惠州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号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文化惠州,推进文化惠民;倡导包容共生,培育和谐文化;深化文明创建,提升市民素质,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同时,全面提升惠州文明城市品质。
    可容纳4万名观众的惠州奥林匹克体育场,西子湖畔藏品10万件的惠州博物馆,多功能文化艺术中心相继落成,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惠民文化成为了幸福惠州建设的“牛鼻子”。
    惠州人用足文化凝聚力,用实文化推动力,用活文化创新力,用好文化提升力,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幸福惠州民共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惠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市的有机统一,既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又注重探索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畅通诉求表达渠道;推进法治城市建设,支持人大、政协、司法机关依法依规、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在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同时,扎实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随着综合性电子监察平台的建设和“一站式”网上审批系统的建设,惠州不断推进网络问政,惠州政府部门执政效能明显提升。2011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2010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在行政机构竞争力这一项比较中,惠州在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排名第四,省内21个地级以上市中排名第一,领先于很多一线大城市。
    惠州的幸福城市建设之路能得到惠州人民的认可,能以自身的实践对幸福城市的定义做一个较为全面的诠释,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惠州市委、市政府把握住了“五民原则”这个纲。
    以“六大工程”为目 搭建幸福惠州建设之桥梁   
    目之所向,才能行动所及。幸福惠州的建设,举目则依靠“六大工程”的齐头并进。
    依靠“现代产业工程”,壮大经济实力
    惠州市委、市政府结合惠州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惠州的区位优势,审时度势,努力打造大亚湾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和仲恺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汽车和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完善了惠州的现代产业体系。
    建设世界级石油化工产业基地。近年来,惠州举全市之力,大力发展大亚湾的石油化工产业,努力把大亚湾的石油化工产业打造成惠州的两大支柱产业之一。大亚湾经济开发区按照“依托大港口,发展大工业,建设大产业”的战略思路,推进中海油二期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项目开工建设,努力提升石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中海油乐金ABS等项目早日投产,延伸石化产业链。抓好粤台石化合作基地建设,积极引进精细化工项目,加快大亚湾精细化工园和惠阳鸿海精细化工基地建设,形成石化中下游产业群,进一步做大石化产业规模。抓好大亚湾石化区填海扩区工作,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建设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是 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惠州市对仲恺高新区的主要定位就是将其建设成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也是惠州市经济的另一个支柱产业。近年来,仲恺高新区陆续被认定为国家通信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5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和广东省LED产业基地等5个省级产业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现已形成了以 LED、平板显示、移动互联网、新能源和云计算为主导的“4+1”产业体系,正在打造国内领先的“云到端、产品到内容、制造到服务”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仲恺高新区正朝“现代创新型、生态城市型”国家级高新区稳步推进。
    加快发展汽车和新能源产业。惠州市依托现有汽车产业基础,承接了广州、深圳汽车产业的辐射带动,促进了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快速壮大。加快发展汽车电池、发动机等重要部件生产,提高汽车产业配套能力,力促新能源整车项目落户上马。推进平海电厂二期建设,力争惠东核电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和新型环保电池等新能源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是现代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产业。第一,惠州市扩宽思路,大力发展金融业,建设金融生态市,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在惠州设立分支机构、服务网点,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资金需求。第二,惠州发挥基础优势,加快“双港”(惠州港、机场航空港)建设,优化沿海港口布局,提升惠州空港地位和运营效益。第三,惠州推进制造业主辅分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动研发、销售、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
    依靠“创新升级工程”,增强发展后劲
    惠州市委、市政府与时俱进,应物变化,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惠州的实际,努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依靠创新升级工程,增强惠州的发展后劲。
    创新发展方式,优化需求结构。惠州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扩大居民消费,壮大汽车、住房、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和旅游休闲等热点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模式,扩大城乡消费规模。同时,开展“惠货”内销活动,积极开拓内销市场。
    创新发展模式,扶持民营经济。惠州市努力培育全民创业意识,落实和创新国家、省、市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降低市场准入,减免税费负担,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品牌建设。
    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开放水平。惠州市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规范投资项目决策程序和组织实施程序,建立与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激励型财政机制,创新完善国有资产运营监管体系。同时,惠州市加强市场监管执法,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加快建设服务型、效率型和法治型政府。
    依靠“人才引领工程”,强化发展支撑
    惠州市充分认识到人才对一个地方发展的支撑作用,提出人才引领工程,从各个方面增强人才吸引力,强化惠州发展的人才支撑。
    壮大人才队伍,优化人才结构。惠州市编制了《惠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坚持满足现实需要与加强人才储备相结合、引人与引智相结合、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提高人才吸引能力,加快建设人才强市。同时,惠州市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在大力引进领军型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后,还优化人才资源的配置,引导各类人才在产业、区域、城乡间均衡合理分布。
    创新服务管理,激发人才活力。惠州市针对人才工作,特别强调各级党委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落实党委常委会听取人才工作专项报告制度,健全党政领导联系专家制度,完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健全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创新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强化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全面激发人才创业、创新和创造活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为谱写幸福惠州新篇章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依靠“城乡统筹工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惠州城乡差距的形成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当前惠州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的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
    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紧紧抓住惠州作为珠三角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市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市的契机,大胆先行先试,努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争取为广东,甚至是全国闯出一条城乡协调联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子。
    推进新农村建设。针对农村地区的相对落后局面,惠州市加大财政投入,深化村企合作,着力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饮水安全、危房改造和信息畅通建设,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以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为重点,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镇村规划,大力整治农村卫生环境,打造一批名镇名村。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梅菜、甜玉米、马铃薯、韭黄等特色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惠州市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努力完善富县强镇制度设计,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科学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加强产业布局市级统筹,实施差异化绩效评价和考核办法,促进各区域科学定位、错位发展、加快发展。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中心城区、县城和中心镇、卫星镇协调发展。
    扎实推进“双转移”。惠州市在面对珠三角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腾笼换鸟”时,没有被动接受,而是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性地进行接收,同时针对惠州自身的产业特点也进行了转移。惠州市坚持产业园区与城市新区互动发展,创新建设运营机制,破解土地资金难题,强化落实责任,加强招商选资,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依靠“文化繁荣工程”,争当全国文明城市标兵
    惠州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大做文化文章,真正做到了用足文化凝聚力,用实文化推动力,用活文化创新力,用好文化提升力。
    弘扬惠州精神,推进文化惠民。惠州市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弘扬惠州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着力培育自尊自强、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引导社会成员间彼此尊重、诚实守信、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增强群众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和文化惠民活动,建立健全文化下乡村、进社区的长效机制,完善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等保障措施。
    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惠州市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先进地区。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繁荣文化创作。保护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扎实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创建申报工作。同时,惠州市还以文化产业园区和重大项目为载体,加快培育发展新闻传媒、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等新兴业态,努力培育一批文化知名企业。
    深化文明创建,提高城市品质。惠州市在努力完善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的同时,积极参与珠三角文明城市群创建活动,大力推进文明县城、文明村镇创建,深入推进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创建工作。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进一步提升惠州形象,增强惠州文化影响力。争当“全国文明城市标兵”。
    依靠“绿色生态工程”,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然是生态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协调发展。
    惠州市委、市政府运筹于帷幄之中,为了增强惠州今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特别提出绿色生态工程,用绿色包裹城市,用绿色武装城市。
    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惠州市坚持扩大城市规模与彰显城市特色相结合、完善城市功能与促进宜居宜业宜游相结合,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推进生态示范村建设,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深入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加快推进西湖、罗浮山、南昆山创5A级景区工作,建设惠州森林公园、植物园、湿地公园,完善省、市“绿道网”,建设城市景观林带,提高森林覆盖率,努力把惠州建设成为都市风景与田园风光交相辉映的现代化组团城市。
    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惠州市正在编制低碳城市建设规划,加强低碳理念宣传,增强公民节能意识。同时,提高项目能耗准入门槛,从源头上限制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加大节能专项资金投入,推进重点领域节能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园区循环经济,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完善节能减排监察、统计和考核体系,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监督管理,努力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提高土地利用水平。惠州市坚持节约用地、集约用地,强化土地利用市级统筹,科学配置城乡、区域和产业发展用地,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提高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土地使用效率。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用地。
    纲目并举 正本清源 “三个协同”结硕果   
    惠州市坚持人本立市,以“五民原则”为纲,以“六大工程”为目。纲目并举,正本清源,踏上了科学发展的新征程,铺展了跨越发展的新画卷。总结惠州市的收获,我们认为主要表现在“三个协同”上。
    经济发展速度与民生幸福指数协同增长。近年来,惠州市始终坚持强市和富民相一致,做到政府钱袋与百姓口袋两个袋子一起鼓。说到底,怎样强市,如何富民,根本还是在于发展。经济发展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的自然、经济、社会和环境条件。作为珠三角地区欠发达的一个地级市,惠州宁愿稍微牺牲一点经济发展速度,也要着力改善民生,大力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
    在过去的 5年里,惠州市累计投入改善民生资金434.4亿元,完成民生工程项目108个。坚持市级新增财力的70%用于民生,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63.9%。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5.54万人、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0万个。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6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938元,分别增长12.5%和19%,年均分别增长8.7%和16.2%。在全省率先实行“三网合一”,实现全民医保。同时,惠州市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实施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和184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获评“中国十佳最具幸福感城市”。
    经济发展质量与生态环境质量协同提升。近年来,惠州市始终坚持经济发展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相同步,做到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两座山一起要。惠州市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抱着对党、对人民和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坚决杜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行为。努力把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建设和项目落户的重要依据,把环境准入作为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把环境建设作为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把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作为重要任务,全力推动经济社会走上生产、生活、生态联动发展之路。
    在过去的5年里,惠州市实施了西湖美化亮化工程,建成省立绿道网 305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 59.8%,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6平方米,成功创建省林业生态市。5年共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项目1070宗,关停所有小火电和立窑小水泥项目,建成污水处理厂24座,淡水河流域整治取得初步成效。通过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复检,省环保责任考核连续4年被评为优秀。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协同推进。近年来,惠州市始终坚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相协调,做到经济与社会两手都硬。惠州市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实施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尝试社会管理方面的创新。近年来,陆续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在过去的5年里,惠州市的教育、医疗卫生、人口计生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提前两年通过“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验收,提前一年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教师待遇“两持平一鼓励”。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完成农村学校危房改造,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覆盖率达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2.1%,高考本科上线率达40%。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完成73间乡镇卫生院和1052间村卫生站改造,行政村全部实行 “一村一站一医生一万元补贴”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创新人口计生工作,成为全省地级以上市中唯一一个连续17年获评“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的城市,获全国首批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称号。此外,在全国首创“复退军人之家”获中央领导肯定,国防教育、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工作迈出新步伐,连续四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所有建制县(区)都荣获“广东省双拥模范县(区)”称号。
启 示    观星斗以察南北,行江河则知浮沉。
    惠州市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主要给了我们三点启示。
    第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评价一个地方的发展好与不好,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不是党委政府说得好与不好,而是要看其干得好与不好。惠州人脚踏实地,坚持奋斗,谱写出又一个时代新篇。
    第二,纵向看进步令人鼓舞,横向看差距催人奋进。惠州市的转型发展之路立意高远,内容丰富,毋庸置疑,自身比,纵向看是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如今的惠州在珠三角还处于欠发达地区,今后幸福惠州的建设,在兼顾社会效益,民生保障的同时,经济发展的马达还应该加大一些,经济发展的步伐还应该迈大一点。
    第三,新时期的开放棋局需要惠州沉思破解。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沿海最早开放的地区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行进了三十几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未消散之际,世界各国都在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和贸易发展策略,惠州作为珠三角的后发地区能否在这个节骨眼上开拓新的思路,闯出新的开放路子,至关重要。
    (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社地方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调研组 石小路 王伟袁青山 钟亮 刘君 执笔人:石小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省惠州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的开拓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