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学习网 发表于 2012-5-3 10:47:03

试论三明客家地区的地位与作用


  福建省客家研究联谊会会长、原省委副书记林开钦同志的最新专著《论汉族客家民系》(以下简称《论民系》)是客家研究的一部力作。最近,我们又对这本专著进行了认真学习,觉得专著立意高远、视角独到,导语开宗明义点出了“认同汉族客家民系,是客家研究的核心问题”。研读这本《论民系》,再来看三明客家祖地,我们觉得思路更开阔,认识更清楚了。
  三明市是世界客家祖地、是闽粤赣边客家大本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客家学专家黄石华博士指出:“三明遐尔闻名。但是,长期以来,三明是中国重要的客家地域,是客家大市。”“在整个客家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却被大多数人忽略了。”黄石华博士的这一论述,同样印证了《论民系》的正确论点。
  (一)三明是客家先民的“避难良所”,是中原汉人大量迁入的地方,为形成客家民系提供了先决条件。《论民系》分析了南迁汉人为什么在别的地区不能形成客家民系,却在闽粤赣边这样的地区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是周边政治环境动荡,闽粤赣边是较为安定之地;二是闽粤赣边的自然环境易于安居乐业,有利于客家民系的形成。
  三明正是如此。其一,三明地域地理环境优越,地肥水美,气候温和,是三江之源,有江河之利,且人口相对稀少,有田可耕,有安身之地。《三明政府志》载:三明属中亚热带气候,夏长冬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和无霜期长,适合农作物和其它植物生长,素有“福建粮仓”之称,享有闽西北“绿色宝库”的美誉。
  其二,这里社会相对安定。是古代汀州府与延平府边远的交界之地,官府较少涉足,数百年没有大的战事,比如宁化当时黄连峒主巫罗俊随先人从中原迁入后,率领百姓“筑堡安民”,发展农桑,既得到客家人的支持,又受到土著人的拥护,使这里成为吸引大量客家移民的世外桃源。
  从武夷山(崇安)开始,邵武、泰宁、建宁、宁化、长汀、武平等县的大小隘口都可以通过从赣东北、赣中部南迁的江淮居民、中原汉人。三明地区在福建的西北部,比较早期接受了南迁汉人。所以说,三明地区和其他赣闽粤边区地方一样,是孕育客家文明的重要区域之一。
  (二)客家先民与当地少数民族长期融合,使三明地域形成了具有客家民系特色的经济文化区。三明地域古时称为“百越之地”,居住在这山高林密、交通闭塞的荒野中的原住民为数很少,他们主要以狩猎为主,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中原汉人大量迁入后,从中原地区带来先进的农耕、建筑等技术,通过伐木垦荒,筑坝造田等,把繁荣带进了穷乡僻壤,把文明带进了荒峦山野,客家先民就在这里拓荒开垦,建立家园,繁衍子孙;当地原住民也逐渐接受客家先民带来中原的先进文化与技术,开始与客家先民长期互相帮助、密切交往。《论民系》的导语中阐述了南北融合包括四个方面:1、闽粤赣边汉、畲融合,从生产、生活、经贸的接触交往开始;2、汉畲人民共同反抗剥削压迫的斗争促进了合作融合;3、汉畲人民共同抗元的斗争促进了合作融合;4、推行汉文化推进了汉畲民众合作融合。南迁汉人经过与原住民数百年的相互融合,逐渐同化了当地原住民与少数民族,三明地区形成了具有客家民系特色的经济、文化区域。
  (三)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客家文化成为三明地域文化的主体。客家文化随客家民系的诞生而形成。关于客家文化,《论民系》强调了客家文化根在中原,“这种文化既保留了中原汉族的传统文化风格,又兼具闽粤赣边乡土情调;这种客家文化既不是该地区原住民的本地文化,又不完全雷同于汉族移民前的固有文化,这样顺理成章地形成了以中原汉文化为主导的客家文化。”正是这以汉族文化为主导的客家文化,成为三明地域文化的主体。
  客家文化涵盖方方面面,这里只举几例:一是对教育的重视。客家人办教育的热情源于中原,有时又超过了中原。三明客家地区因为崇文重教,古代人才辈出,据统计,境内历史上中进士总人数达720名。号称“汉唐古镇,两宋名城”的泰宁,两宋时曾有“一门四进士,隔河两状元,一巷九举人”之说。将乐出了“上承伊洛,下倡南闽”的宋代大儒、闽学鼻祖扬时。沙县在宋朝时,全县考取进士的达129人。连弹丸之地的永安贡川陈氏家族,仅在两宋就为朝廷输送了12名进士,受赐“大儒里”牌坊,博得“九子十登科”的美名。二是风俗习惯保留了较多古汉族民俗文化特征,婚嫁保留了古六礼的程序,沿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求“门当户对”。丧葬仪式、二次葬、坟墓形式以及岁时节俗、衣着服饰、饮食等,基本同其它客家地区相同。既有中原古风,又蕴含着极为鲜明的客家风情。三是客家人强烈的敬祖穆宗意识。三明客家地区几乎家家户户供奉祖宗牌位,且处处建有朝拜和祭祀祖宗的祠堂。
  (四)三明客家祖地成为客家人播迁世界各地的源头之一,是海内外众多客家人的祖居地。正如《论民系》强调的:“闽西(确切地说是闽赣边、闽粤边)、粤东、赣南各自都在客家形成、发展、播迁的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三明地区为客家人播迁世界各地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到南宋末年,“三江源头”地区客家先民,尤其宁化石壁人口已过于密集。加上此时元兵南下,文天祥起兵抗元,“男执干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赣闽粤交界处成为宋元双方攻守的战场。同时在南宋至元初,经过抗元护宋的战争,粤东地区人口锐减,为寻求安宁的环境,三明地区客家人于是又开始新的迁徙。先是迁长汀、上杭、永定、武平及粤东、赣南,然后辗转迁至华南各地、香港、台湾,进而散播海外。以宁化为中心的三明客家祖地成为客家人孕育成熟后,走向更大发展的集散地之一。后来世界各地许多客家人都认他们的祖先当年曾经过石壁或与石壁有缘。
  有资料显示,全球客家人大多与三明地域有宗亲血缘关系。1912年英国传教士艮贝尔在其《客家源流与迁移》中说:“岭东之客家,十有八九皆称其祖先系来自福建省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者。”清光绪温仲和《嘉应州志》载:“闽之邻粤者,相率迁移来梅,大约以宁化为最多。所有戚友询其先世,皆来自宁化石壁人。”宁化石壁公祠2007年8月已排列160个姓氏祖宗牌位,这些姓氏都有后裔播迁世界各地。据宁化刘善群先生考证全球客家主要姓氏中,同宁化与石壁有渊源关系的达198姓以上。
  台湾不少姓氏也与三明有宗亲、血缘关系。宁化刘善群先生在《试论宁化石壁与客家世界密不可分的亲缘关系》一文中指出:“据统计,宁化与台湾有亲缘关系的达90姓以上。加上三明其他县、市、区,三明有100多个姓氏与台湾有宗亲血缘关系,可说三明是大多数台湾客属的祖源地。”台湾陈运栋先生在《客家人》一书中写道:“今日各地客家人的祖先,大部分都曾在石壁村经过。”厦门大学客家研究中心主任孔永松教授指出:“三明客家人与诸多姓氏族人,曾是早期台湾的开发者,今日台湾不少姓氏与世居三明区域的各姓人民有密切的宗亲、血缘关系。”
  客家人在外迁的同时,也把当地文化传播到他乡,并不断丰富、发展、创新。许多地方的文化活动内容在三明可找到原型。如台湾的“宗祠”、“家庙”建筑、客家擂茶、生鱼片、芋子饺等美食以及童谣《月光光》等,可以说与三明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五)随着改革开放,三明客家祖地掀起了海内外客家人持续的寻根谒祖、旅游观光、投资兴业的热潮。《论民系》还指出:“闽粤赣边有一个共同之处是可以肯定的,就是——都是客家祖地。也就是说,闽粤赣边是全球客属同胞的祖籍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海内外寻根热的兴起,一批批海内外客家人循着祖辈留下的足迹,走进了三明宁化石壁。宁化石壁已成为世界客家人的朝圣中心,三明也成为世界客家人向往的祖地。自1995年建成了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题署祠匾“客家公祠”和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成武将军题词“宁化石壁客家祖地”后,宁化已连续举行了十七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五大洲有25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万客家乡亲前来寻根祭祖,探亲访友、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台湾也已组团100多个、近万人次回到三明祖地寻根谒祖或观光旅游。通过多年的祭祖活动,宁化客家祖地已成为展示客家文化的相对集中展示区、传承客家文化的物化象征符号、世界客家人祭祖朝圣的重要场所,并由此奠定了在客家文化中的应有地位。 ●俊 生 树 钰 允 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试论三明客家地区的地位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