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老秘 发表于 2012-5-1 07:03:35

广东省惠州市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

西子湖畔,东江之滨,不辞长作惠州人。
    秀丽的惠州城,地处广东的广州、潮州、客家三大方言区的结合部,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惠州文化形成了兼容并蓄、包容开放的特点。
    “老客家,新客家,来到惠州就是一家;本地人,外地人,在惠工作就是惠州人”。
    民心顺则人心齐。很多来惠州工作的人都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选择留下来,主要是因为“惠州精神”。“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准确地表述了“惠州精神”的实质。其中,“包容四海”是惠州最具特色的精神品质。近年来,惠州市委、市政府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坚持先行先试、开拓创新,着力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取得了较好成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社会生活充满活力,为“惠州精神”增加了新的注解。
    解码:特色之家的幸福密码   
    城在山水中,家在花园里,说的是惠州的山水旖旎。
    山好,水好,人更好。
    在惠州,你会发现一些特殊的现象:“流动商贩”不流动了,爱心的士可以免费搭了,外来工都参加志愿服务了……这些都是特色之家给惠民之州带来的改变。改革开放30多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日益分化,群众利益开始多样化。群众利益的多样化带来的是利益诉求的多元化。但与之矛盾的是,反映诉求的渠道不畅,利益协调机制尚未健全,导致各类矛盾激化,给社会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难题。
    近年来,惠州市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用包容四海的胸襟,大力打造特色之家,在外来工、流动商贩、出租车司机、复退军人等特殊群体中率先建立起不同类型的“特色之家”。努力让在惠州工作、生活、学习的每一个人都找到归属感,让其在惠州都找得到根,扎得下根。
    “流动商户之家”破解“猫鼠游戏”困局
    流动商贩与城管,一个躲、一个追;一个谋生、一个执法。他们似乎到哪里都是一对“冤家”。
    据不完全统计,惠州市区有流动商户 6000多户,从业人员超过2.4万人。这支庞大的商贩队伍遍布市区各个角落,像全国很多城市一样,“猫鼠游戏”曾经每天都在上演:城管来了,商贩跑;城管走了,商贩来;躲避不及时,双方爆发冲突时有发生。
    流动商贩管理一直是各大城市头疼的问题,也一直没有哪个城市提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为了破解小贩和城管之间紧张的“猫鼠关系”,去年以来,惠州开全国之先河成立了“流动商户之家”。
    “流动商户之家”的设立办法就是在一些流动商户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立一些疏导点,同时,有些疏导点的选址还充分尊重商户的意见。而疏导点由街道办或社区请物业公司进行统一管理,物业公司每月向每个摊位收取300元左右的管理费,用于支付日常管理和保洁费用,执法部门主要负责检查和监督。
    这样既解决了管理不规范、卫生环境差、市民投诉多等问题,又有效解决了管理力量不足问题。而且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进入疏导点经营虽然要缴纳一定费用,但很多商贩收入反而比以前提高了。
    “流动商户之家”的设立,找到了三方共赢的平衡点。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可以方便地购买安全、放心的生活用品;对于流动商户来说,可以不再东躲西藏、居无定所了;对于执法部门来说,不但减轻了执法难度,而且提高了执法监管的效率。
    “的哥之家”让做好事成为习惯
    出租车是一个城市最直观的名片。
    外地人到一个城市来,一般都免不了乘坐出租车,出租车经营得好坏,出租车驾驶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形象。在惠州,时常有人能够乘到免费出租车。
    在金融危机和高油价的影响下,为何惠州还能免费搭便车呢?这主要源于惠州成立了出租车司机之家。
    成立惠州“的哥之家”是解决出租车司机实际困难的一项新措施,是畅通出租车司机与政府和各有关职能部门沟通联系的新渠道,是增进交往、增强沟通的新载体和新平台。
    而实际情况是,随着“的哥之家”的不断发展完善,“的哥之家”在丰富出租车司机的业余生活,切实解决出租车司机困难,保障出租车司机的合法权益,维护出租车行业的和谐稳定,促进出租车行业的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成立“的哥之家”以后,很多的哥在这个“家”里感受到了温暖。有些的哥自发组成了爱心出租车队,在正常营业的同时,免费搭载65岁以上老人和残疾人士,截至目前,爱心出租车车队已拥有15辆的士。党员的哥还积极参加创先争优活动。2010年3月广东省第13届运动会在惠州市举行,市交通运输协会党委以此为契机,组织全市交通运输企业党员开展创建“党员先锋车队”主题活动,全市党员的哥全部佩戴党徽、挂“党员示范岗”工作牌上岗,100辆党员驾驶的出租车安装“党员示范岗”顶灯。“党员示范岗”司机以娴熟的技术、文明的礼仪,为市民提供周到、细致、安全的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全市交通运输行业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党员先锋车队”成为惠州这座全国文明城市靓丽的流动风景线。
    近年来,惠州市发生在的哥群体中的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事迹比比皆是,大大提升了惠州城市的整体形象。
    “外来工之家”让“惠漂”族备感温馨
    城市外来打工人口的管理一直是个难题,特别是对于广东这样一个外来打工人口众多、集中的省份,如何探索出一条合情合理合法的外来打工人口管理办法,显得尤为重要。
    惠州先行先试,成立了“外来工之家”,规范了外来工的管理,让外来打工人口在惠州找到家的感觉,让“惠漂”族备感温馨。成立“外来工之家”后,遇到纠纷外来工也有了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的代理人。
    “外来工之家”每周走访、每月定期举行座谈会了解特殊群体的利益诉求,发生问题时邀请各方坐下来,采取民主协商的方式,能协商解决的现场协商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转给有关部门走合法程序解决。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只有把百姓放在心上,百姓才会把你放在台上。
    一个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一个城市的幸福感不是取决于一部分强势群体的幸福感,而是取决于特殊的“弱势”群体的幸福感。
    惠州市紧紧抓住幸福城市建设的短板,大力打造特色之家,以畅通特殊群体的利益诉求渠道,在外来工、复退军人、出租车司机、流动商贩等特殊群体中率先建立起不同类型的“特色之家”。这些以服务为先的组织,发挥了协调利益关系的独特作用,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稳压器”。
    查户:“四民主工作法”的前世今生   
    为什么做,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做是责任,做是形象,做是能力,做是榜样,做是口碑,做是实效。
    怎么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必须找准做的切入点,必须找到做的着力点,必须找对做的科学方法。
    惠州市创新社会管理的另一个着力点就是推出了关于基层民主的“四民主工作法”,现已入选广东省首届组织工作“十大品牌”,在由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组织人事报社、组织人事报社等多家机构举办的“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活动中,“四民主工作法”被评为最佳案例。
    “四民主工作法”的前世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等方面出现了一些不适应新形势的情况,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难以体现、与村委会合力不够强、农村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难以得到保障等问题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惠州市委、市政府大胆尝试,充分放权,在惠州龙门县的马星村开始试点推行“四民主工作法”。
    具体说来,“四民主工作法”是指村民在村党组织领导和党员带动下,通过“提事、决事、理事、监事”四个步骤,对农村重大事务进行讨论决定,并实施监督管理。其基本内涵包括:核心是民主、关键是公开、重点是参与、前提是规范、主导是支部、监督是保证。
    “民主提事”就是“农民的事情农民提”。即凡年满18周岁的本村村民,村“两委”、村经济合作社等各类组织都有权力按程序对村务提出意见建议。提事内容包括: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上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实施意见和措施;村集体经济项目的论证、立项、投资和生产经营方案;土地承包和使用权调整、山林管理与承包事宜,征用土地各项补偿费的使用和宅基地分配的方案等十大重要事项。提事频率一般每季度一次,重大事情和急办事情可随时提事。提事程序包括征求意见、形成议题、议题受理三个环节。提事主体将预案向村委会提出申请,受理申请情况由村委会报请党支部审核批准,经党支部同意后村委会在 15个工作日内提出民主决事方案。
    “民主决事”就是“村民的事情村民定”。即村委会召集会议,组织决事主体(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村民代表、户代表)对经过“海议”后确定的“议案”进行表决,形成决议。这一步骤包括张榜公告、反复酝酿、确定议案、签字表决、解释说服5个环节。其中,规定表决要各户户代表签字,赞同率达到80%以上即为表决通过,有特殊规定的除外。表决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将结果向村民公布,对未签字赞同的,由村“两委”班子成员、负责联系该户的党员进行解释、引导、说服,确保决策能够顺利实施。
    “民主理事”就是“让村民管理本村的事情”。即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村民代表、民主理事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把经过民主决事通过的有关事项付诸实施。民主理事小组在每月的民主理事日或不定期召开的民主理事会上,对村委会负责实施的村民决议事项进展情况进行审议和督促;民主理财小组在每月的民主理财日,或不定期召开的民主理财会上,对村民决议事项实施过程中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议。民主理事和民主理财的审议结果,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张贴公示,接受村民监督。
    “民主监事”就是“村民的事情村民管”。即由村党组织以及本村年满18周岁的村民,对照相关规定对民主提事、民主决事、民主理事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村民有权向村党组织或县、镇有关部门反映监督情况,村党组织或县、镇有关部门必须在15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
    “四民主工作法”的今生
    自探索应用“四民主”工作法以来,惠州市在解决农村问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过去总会有争议的事项决定,通过应用“四民主工作法”争议少了。随着村民民主意识的不断提高,“四民主工作法”日益为村民所接受和拥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促进和谐,给力村民幸福。惠州市龙门县龙城街道办三洞村是个民风淳朴的村,按照惯例,村里大、小事由村“两委”干部讨论决定。自从村委实行操作“四民主工作法”之后,村务大小事都向村民公开,村民共同参与决策。因此村“两委”所决定的事项得到村民赞同,执行得力,村官也好当了。比如有村民通过民主提事,提出村里水电站的承包合同存在承包费过低及水库周边山林保护不足的问题,村委运用“四民工作法”,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决策,一致通过村民的提议,重新和承包者商议,不但提高了承包款,为村里每年增加4万多元的收入,而且促使承包者加强对水库周边生态林的保护。村委还运用“四民工作法”完成了为群众安装自来水和闭路电视的工程,解决了农贸市场的纠纷问题,促进了农村和谐。
    实现公道,提高班子核心战斗力。惠州市惠阳区沙田镇田头村在推行“四民主工作法”各个环节中,既注重充分发扬民主,又注重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规定凡是需要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议定的事项,都必须报请村党组织研究把关,凡是村委会召开会议和研究、表决有关事项,都必须要有党员参与。如在城镇开发建设中,田头村集体获得了1000多万元的征地款,部分村民要求分掉这笔款项。但村党支部经过讨论认为运用这笔钱建厂房、建综合楼、改善招商引资条件,可以让村民过上更长久的好日子。因此,该村按照“四民主工作法”程序,多次召开村民会议进行协商,但仍有少部分村民不理解,拒绝在村集体处理方案上签字。为打消村民的疑虑,保证处理方案的顺利实施,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联系村务工作的作用,发动党员逐户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最终获得了村民的一致同意,将这笔款项用来建厂房和综合大楼。目前,建成的厂房和综合楼已全部出租,月收入达到10万元,仅此一项村民人均每月分红450元。
    集中民智,增强村级经济发展推动力。惠州市龙门县永汉镇马星村榨前村民小组通过“四民主工作法”,进一步健全理财小组、完善收支制度,充分发挥理财小组的作用。如该村小组投资近10000元修建村民办红白喜事用的集体食堂,村小组事先在村民会议上作了预算,群众一致通过。食堂落成的第二天村小组及时公布开支的每一项结算,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明白,保干部清白。榨前村民小组还通过“四民主工作法”操作规程,规划建设了榨前新农村,投入资金超过100万元,用于下水道、村道、巷道、绿化、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使村小组23户农户如期迁入新居。通过“四民主工作法”让群众“话事”,修建了300多平方米的篮球场,建造了210多平方米的村民文化活动室,文化室内有彩电、VCD机、科普书籍、儿童读物、杂志等,丰富了广大群众业余生活,逐渐改变了村民以往打牌、打麻将的陋习,树立了良好的村风民风。同时修建垃圾集中堆放池并设置垃圾桶,促使村民集中堆放垃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新农村建设成效尽显。
    搭建平台,夯实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惠州市龙门县龙江镇禾洞村是该镇最偏僻的一个山村,村民出趟圩镇要走十几公里的山路,交通十分不便。近年来,禾洞村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发动村民耕山种果,全村已种下橙柑桔1000多亩。然而,禾洞村至横河公路却是砂石路,路面坑洼不平,塞车、陷车情况严重,过往行人苦不堪言,严重影响了全村经济的发展,群众强烈要求道路改造。改造道路共需资金75万元,村委干部四处奔走,通过各种渠道筹集,仍缺金额8万元。禾洞村委运用“四民主工作法”,召开村代表、党员和户代表会议,将建设村道的规划情况、筹资情况和缺额情况公示于众,问计于民,最后形成议案,决定不足资金由每个村民捐资50元筹集,可以多捐,并将议案和捐款情况向群众公布。通过筹集资金,基本解决了缺口资金问题,并于2006年4月份动工,修建了一条自禾洞村到横河镇边界超过3公里长的水泥路,有效解决了龙江镇禾洞村2000多村民行路难的问题。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而人民又在哪里?人民在基层。党中央提出把今年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年,高瞻远瞩,意义深远。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的基础,农村党内基层民主又是基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惠州市探索“四民主工作法”为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切实体现基层群众当家作主提供了借鉴。
    启示   
    半城山色半城湖,惠民之州处处春。
    惠州,是一座真正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这里纵然有旖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底蕴,但更重要的是因为惠州是一座能让你感觉到幸福的城市。这种幸福实实在在,触手可及。
    惠州之行,收获颇丰,笔者的体会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惠州的未来还需创新。唯有创新,才能突破自己,唯有创新,才能超越别人。惠州能取得现在的成绩,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取得突破也是不断创新的结果。特色之家,弥补幸福惠州的短板是创新,四民主工作法,探索基层民主工作方式方法更是创新。
    惠州要发展,要进步,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建设幸福惠州需要新思考,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需要新视野,惠州的未来发展路径需要新探索,满足惠州人民的期盼需要新作为。而这些,都离不开一个新字。
    苟日新,日日新,尊新必兴。
    第二,基层民主建设决不能离开党的领导。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关键在党。惠州成立“流动商户之家”过程中,协调各个群体,起带头作用的是党员;“的哥之家”中自愿成立免费爱心车队,帮助老人、残疾人的是党员;带领几十万外来工参加志愿活动的也是党员;推行“四民主工作法”,不惜三番五次,挨家挨户的给村民作解释的还是党员。
    特别值得说明的是,“四民主工作法”的推进实施更是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组织与村委会应该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在国法与村规的关系上,坚持村民是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制定“村规”,实现村规与国法的统一。
    当然,坚持党的领导不是要代替村民做主,而是由党组织创造合理可行的“平台”,支持村民更好地履行主人的权利。“四民主工作法”把落实村民的民主权利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实质是一个使村民的参与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得以真正落实的“工作法”。
    第三,天下万事,皆成于实,抓落实还要常抓不懈。美好蓝图已经绘就,惠州的未来能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在于落实。实是真道理,实是真功夫,实是真水平。
    近年来,惠州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大胆尝试,用特色之家弥补幸福短板,以“四民主工作法”开辟基层民主工作新道路,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惠州以幸福为尺、以民主为杆的做法是创新社会管理的积极良好的尝试,我们相信惠州将再接再厉,再创辉煌。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社地方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调研组 石小路 王伟袁青山 钟亮 刘君 执笔人:石小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省惠州市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