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协同管理机制 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2000年12月份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主要负责白豚和长江江豚等珍稀水生动物的保护工作。保护区2003年起即开始申报国家级工作,2004年通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2005年1月在全国媒体上通过公示,2005年11月份通过整改,2006年2月份,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06)9号文正式批准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标志着保护区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一、加强国家级保护区的面上管理工作,为全国保护区管理探索新的模式
铜陵保护区属河流性保护区,开放性大,跨越多个行政区域,管理难度非常大,而且在管理方面国内外都没有现存的经验可借鉴。为此,铜陵保护区通过多方调研,确定保护区管理模式为“联席会议”模式,也叫做协同管理机制。即联合涉及保护区的渔政、海事、水利、水警等单位,定期开会联络、联合共同执法,这一模式在全国还是首创,今后还将对这一模式进行进一步探索、进一步完善,为保护区争创全国示范性保护区奠定基础。此外,铜陵保护区每年都要开展保护区的面上管理工作,一是多次开展保护区生物资源调查考察工作,并邀请中科院水生所专家参加;二是联合保护区“联席会议”单位开展保护区联合执法,对保护区内的采砂、非法捕鱼进行管理,同时还对保护区的警示标志等进行考察。
为使保护区的管理走向科学化,铜陵保护区搜集了保护区的动植物分布、水文地质、沿江工业分布、周边社区状况等资料,并请省环保厅信息中心利用这些资料为保护区制作了信息电子地图系统。
二、建立规章制度,促进保护区面上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铜陵保护区自建立以来,就十分重视保护与管理工作,依据我国政府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及地方政府管理条例,制定了《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草稿),同时主动与各级主管部门协调管理保护区,并联合水上公安、渔政等部门制定了《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协同管理规定》,共同做好自然保护区工作。铜陵保护区创造性地提出保护区管理模式为“联席会议”模式,但还没有发展到深层次的操作阶段。更重要的是由于保护区没有执法权,有时看到迷魂阵、电捕鱼等非法渔具、渔法,难以采取有效的处罚措施,打击力度不大。因此必须将保护区执法权问题提上市政府议事日程。保护区主要位于铜陵江段,这将对铜陵江段的水质要求更高,铜陵市人民为保护人类的共同财富———淡水豚将牺牲一定的经济利益,应该向国家积极争取给予铜陵市一定的生态补偿。为保护淡水豚,保护区内渔民的捕鱼将受到一定的限制,这样肯定会影响渔民的经济收入,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政府应给予保护区内专业渔民一定的补偿。近几年来,为保护长江渔业生态、恢复渔业资源,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每年的4月1日至6月30日,长江干流实行春季禁渔,在此期间渔民能申领最低生活保障金,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就是对渔民的生态补偿,希望政府能进一步完善此项制度,使渔民改捕为养,使之彻底退出长江捕捞业。
三、认真做好科普教育工作,提高保护区管理工作的社会效果
铜陵保护区自建立以来,就一直非常重视面上的管理工作,并且将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转移到区内长江干流的保护上。同时保护区创造性地与渔政、海事、水利和水上公安等相关部门建立了协同管理机制,提高了保护工作成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8年保护区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评估中,被评定为良好等次,取得了较好的名次。但保护区没有自我满足,自我加压。在2009年的管理工作中,继续加大保护区干流的管理力度,使协同管理机制再提速。自2009年3月份开始一直到2011年底,保护区建立了规范的巡护计划,定期进行巡护考察,并且每次巡护都记录在案,建立档案制度。同时建立了多个观察站,配备了多名观察员随时巡护。保护区还与渔政、海事、水利、水上公安等部门经常保持联系,共同联合执法。保护区还积极努力,为强化保护工作力度,在现有部门协同管理的基础上,争取建立由市政府领导牵头的协同共管机制。此外,保护区还尽最大努力做好科普教育工作,让广大民众自觉地保护长江、保护野生动物,形成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局面,进一步提高保护区的知名度,提高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少年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认识,让协同管理机制发挥更大的效益,让珍稀野生动物永驻长江。文□张西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