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服务民生,建设“幸福之州”的探索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900多年前,苏东坡在惠州写下了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900年后的今天,昔日的“岭南名郡”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东江两岸,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近年来,惠州市一手抓发展经济培育产业,一手抓服务民生富民惠民,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的提高,在粤东这片土地上将一个“惠”字演绎得多姿多彩。“惠”字当先——惠民文化引领民生建设
乘车经过西枝江大桥,江边矗立的“惠民之州”四个大字十分醒目,这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惠州调研时给予惠州的新定位——“努力建成科学发展的‘惠民之州’”。
惠州市瞄准“惠民之州”建设的总任务、总目标,围绕惠民主题,拓展惠民内涵,完善惠民制度,夯实惠民基础,提高惠民质量,培育形成了浓厚的“惠民文化”,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协同”——经济发展速度与民生幸福指数协同增长、经济发展质量与生态环境质量协同提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协同推进。2007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到省以上信访总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后三位,连续两次以全国地级市总分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连续两年获评“中国十佳最具幸福感城市”。今日的惠州,惠民理念正逐渐转化为一种文化自觉,引领着全市上下从思想到行动都将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了富民、惠民、利民的民生建设上。
在转变观念中培育惠民文化。2008年2月,中央确定惠州为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单位。按照中央和广东省委的部署,惠州扎实开展了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组织开展干部大规模培训教育,率先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县(区)党政正职、市直部门正职考核评价,教育和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了“十破十立”的思想共识。如:在发展理念上,要破除“GDP至上”、“见物不见人”观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发展成果惠民利民”的思想自觉;在发展方式上,要破除“拼投入、拼资源、拼环境”的模式,牢固确立“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发展思路,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教育活动和完善的制度体系保障,使“惠民”成为惠州各级党委、政府的政治自觉,成为全体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成为一种时尚潮流的“惠民文化”,引领和全面推进科学发展惠民之州建设。
在改善民生中提高惠民质量。惠州紧紧围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卫生、住房、社会保障等问题,着力保障“底线民生”,不断改善“基本民生”。实施《全民创业五年行动纲要》,年均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率先实现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三网合一”和全覆盖,看病难、看病贵得到有效缓解,免费医治困难精神病人的“解锁工程”得到中央肯定。探索引入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十一五”改造农村危房 1.1万户,年均建成经适房、廉租房2500多套。扎实推进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发放高龄老人津贴,为空巢老人购买“邻里保姆”,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实现应保尽保。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探索建立“复退军人之家”、“出租车司机之家”、“流动商户之家”和“外来工之家”,加强对特殊人群的服务和管理。创新实施“双项目”扶贫法,全市74个省级贫困村和1.227万贫困户基本实现脱贫目标。
在保障权益中发掘惠民内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惠民”不只局限于物质层面,还应包括精神文化和民主政治层面。惠州从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和民主权益着手,不断拓展惠民领域,提高惠民层次。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着力建设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巩固和发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惠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扎实推进党务公开,以党务公开促进政务、村务、厂务公开;积极探索基层民主自治有效载体,打造了“四民主工作法”、党员联系村务工作责任制、村(居)民议事规则等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定期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大包案”活动,拓展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构建矛盾纠纷“四级调处”机制,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全市信访总量逐年下降,信访工作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先进。
在创新机制中强化惠民保障。惠州积极创新惠民利民便民的工作机制和载体,为建设惠民之州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着力完善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建立健全党政领导“群众接待日”、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重点企业、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困难复退军人等制度;连续10年开展“万众评公务”活动,率先开办“行风热线面对面”节目,率先探索推进“网络问政”工作,创新搭建“惠民在线论坛”、党政领导信箱、网上信访、114政务服务热线等网络问政载体,荣获“2010年度中国互联网与社会管理创新城市”。着力完善机关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机制制度。坚持一年一个主题,先后在全市机关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机关效能建设年”、“狠抓工作落实年”、“机关服务基层年”等主题实践活动,成立“机关志愿服务队”,深入基层为群众提供服务,机关党建工作经验全国推介。着力完善科学发展责任考核评价体系。率先开展县(区)党政“一把手”和市直部门正职责任考核,形成了“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市、县、镇、村四级责任考核网络。扎实推进政府机构和审批制度改革,探索实施社区约请职能部门现场办公制度,不断提高政府效能,打造服务型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高效、优质、廉洁的政务环境。
荟集产业——转型升级中壮大惠民实力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没有“发展成果”,就无从谈“发展成果惠民利民”。惠州围绕夯实惠民物质基础,着力在转型升级中壮大经济实力。
一是基础大建设,增创新优势。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筹办第13届省运会为契机,大力开展道路交通、文体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城乡环境和形象治理,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130平方公里,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二是建设大项目,培育大集群。中海壳牌95万吨乙烯、中海油1200万吨炼油项目在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如期建成投产,吸引67个石化中下游项目落户,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形成了规模化发展的石化产业集群。TCL液晶面板、科锐LED等大项目如期建成,引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升级发展。三是开展大招商,增强新动力。惠州坚持不懈地加强招商选资工作,每年引进内、外资总额千亿元以上。金融街、碧桂园、合生、富力、中信地产等一大批旅游、房产项目全面建成。以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为支柱的“2+8”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四是企业大转型,激发新活力。每年完成300家以上来料加工企业转型为法人企业。开展“惠货全国行”活动,帮助企业扩大内销市场,稳定企业生产。扶持引导制鞋等中小企业“抱团”发展,增强竞争力。五是产业大转移,区域更协调。惠州积极实施“双转移”战略,大力推进龙门、惠东两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建设,探索引导本市大企业、大集团市域内产业转移,建设产业转移“园中园”。扎实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基地建设。5年转型升级发展,惠州在经济总量跨越1000亿元和2000亿元两大台阶的同时,实现了经济结构的两个转变:石化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惠州工业发展由“单支柱”转变为石油化工和电子信息“双支柱”;工业产品内外销比例由4∶6转变为6∶4。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连续3年获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全省第一,连续4年获评全省环保责任考核“优秀”。
“诲人不倦”——提高教师待遇 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自1986年我国颁布首部《义务教育法》以来,城乡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国民素质大幅提高,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证。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日益凸显。在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矛盾是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农村学校条件差,教师待遇低,无形中使农村的孩子们输在了起跑线上。这些矛盾在惠州得到了有效的化解。
作为广东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惠州市大胆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建设教育强市、“追峰隆谷”促进城乡教育平等对话的好路子。
实施教育“创强”战略,从整体上推动教育强市建设。2010年4月,惠州市委市政府做出提前一年创建省教育强市的重大决策部署,累计投入26.9亿,全面提速,掀起了“创强”工作新高潮。同年12月,惠州市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提前一年创建成广东省教育强市。目前,全市三县四区100%建成广东省教育强县(区),全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覆盖率达到100%,全市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面貌得到彻底改观,农村学校的孩子也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音乐课、美术课了。惠州市还积极推动普及高中教育工作,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09年,惠州市比广东省规定的时间提前两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11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92.1%,实现了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办学规模大体相当、结构趋于合理的目标。为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为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惠州市放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集聚效应,重新调整中职技工学校布局,启动中职新城和技师学院建设,设立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前,全市职业学校(含技校)在校生达到近 9.6万人,有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所,国家重点中职学校(含技工)9所,中职学生就业率超过98%。
实行“两持平一鼓励”,让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生活得体面尊严。2007年,惠州市在广东省率先实施教师待遇“两持平一鼓励” 政策;2008年,市财政投入3.2亿元,实现了县域内教师待遇与公务员待遇、农村教师待遇与城市教师待遇的基本持平,吸引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2009年以来,市、县教师工资待遇均保持了与公务员的同步增长。惠州市2006年起在广东省率先设立“惠州市困难教师医疗救助金”,每年向因病致困教师发放救助金,至今已帮助 392名困难教师。从 2011年起,惠州把教职员工纳入公务员健康体检范围,每年体检一次。奖励在职教师提升高学历层次,搭建各类教师成长平台。重奖优秀校长教师,实施本土“人民教育家”培养计划。这一系列扶持激励政策,在制度上保证了教师能够潜下心来教书育人。
多措并举,促进教育均衡公平。首先,城乡教育联动,追峰隆谷,缩小差距。惠州市早在2006年4月就在全省率先推出城乡教育联动发展计划,2008年建立城乡学校联动管理、联动教研、联动考核的捆绑发展机制,2009年启动第二轮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活动,实现了全市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全覆盖,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其次,惠州市坚持“两个为主”(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全部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读书问题。2011年秋季学期,全市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8.95万人,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为 56.2%,达到广东珠三角地区领先水平。此外,惠州市还全面贯彻国家助学政策,市政府每年安排特困生助学金200万元,各县(区)配套一定经费,并发动社会热心企业和个人捐助,每年总资金超过4000万元,确保学生不因贫失学。
这些打基础、促长远的措施,必将推动惠州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使教育成为加强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成为建设惠民之州的排头兵。
慧智创新——科技引领幸福生活
惠州水多,东江和西枝江穿城而过,西湖、红花湖、金山湖等点缀其间。发展中怎样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目标?惠州给出的答案是:瞄准科技前沿,加大科研投入,孵化高科技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产业优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谁占据了科技的制高点,谁就在未来的竞争中把握了先机。惠州结合产业形态和发展实际,加大科研创新扶持力度,注重产学研结合和成果转化,为保持产业优势提供了坚实保障。在惠州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通信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5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广东省LED产业基地等5个省级产业基地被陆续认定,形成了以LED、平板显示、移动互联网、新能源和云计算为主导的“4+1”产业体系,正在打造国内领先的“云到端、产品到内容、制造到服务”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如在云计算方面,仲恺高新区在2011年5月便率先发布并启动了“慧云计划”,同年11月,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正式被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成为全国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之一,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云计算产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慧云计划”率先发力云计算产业,占据云计算技术与服务的产业链高端,形成技术、产品和服务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格局,发展一批高效能、高安全、低成本的云计算产业,聚集一批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云计算企业,形成一批创新性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计划到2013年初步搭建完成仲恺高新区企业级云计算平台并初步完善企业级云计算产业链。到2015年,高新区云计算产业的四类典型服务,即架构即服务、数据存储即服务、平台即服务、软件即服务将形成 100亿元产业规模,带动产业链形成350亿元产值,高新区云计算应用水平位于国内前列。在这背后,是仲恺区在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孵化器建设、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大力扶持。仲恺先后制订和出台了《惠州仲恺高新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优惠政策》、《2011年惠州仲恺高新区推广高效节能半导体照明(LED)、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实施工作方案》等,从土地供应、财税优惠、人才引进和政府服务等方面一揽子解决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针对各种新兴产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相应制订了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优惠措施,2011年在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设立了500万元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扶持科技创新也被提升到了战略高度。“十一五”期间,在石油化工产业的强力带动下,大亚湾开发区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 38.2%,石化产业也首次超过电子科技产业成为惠州第一大产业。在不断壮大石化产业规模的同时,大亚湾及时根据自身产业现状及优势,全面推动转型升级,重点实施先进制造业集聚计划、新兴产业培育计划、现代服务业壮大计划,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定了优先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三大产业,培育壮大 LED半导体照明产业的“3+1”发展战略。为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近年来,大亚湾大手笔投入科技创新,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体制和环境,使大亚湾区在原始创新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等方面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目前,大亚湾区正在建设规划面积50万平方米,投资15亿元,集科技研发、项目孵化、综合办公、技能培训、产品展示、人才交流、会议中心、商业配套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园。园区内专家公寓已封顶,首栋孵化研发楼已经启用,4个高校研发团队已经进驻,15宗孵化项目已经开始运作。首批引进的研发机构、总部经济、检测机构、孵化项目有26宗,入园的孵化企业有15家,在谈项目约20宗。
正因为在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巨大投入和努力,惠州在整个宏观经济环境受到经济危机冲击的情势下,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汇聚民意——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开展网络问政,疏通民意表达渠道。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之外开辟了新的公共空间。自2008年8月开始,惠州开始在全国率先探索网络问政工作,利用互联网公共平台,创新社会管理方式。
本着“不回避、不忽悠、不作秀”和“真问互信,真听实干”的务实原则,惠州尝试通过网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搭建了深化网络问政工作的具体措施和绩效评价体系。惠州利用“惠民在线”论坛、综合信息平台、《惠民在线信息摘报》等载体,形成了一套吸纳民意、汇聚民智、维护民利的网络问政机制;开通一站式网上行政审批服务系统,推行“惠民邮箱”和惠民卡,不断拓展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领域;已经开设的县区信箱、局长信箱、书记微博和党政领导信箱,开拓了政民互动的新渠道,从而实现了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的网络问政常态机制。惠州还通过网上信访和手机信访,多渠道畅通群众诉求,解决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真正意识到在网上“说了不白说”。
截至目前,惠州全市网络问政综合平台共收到群众表扬、建议、投诉、咨询等信件近8万件,回复率达99%以上,办结率达到96%。这些问题中,很多是群众长期关注但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基本上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建立“特色之家”,提高社会组织化水平。网络问政体系,搭建了一座连接政府和民众的桥梁。而在现实世界,惠州市则通过建立“特色之家”、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来提高社会组织化水平,畅通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渠道。惠州建立了“复退军人之家”、“出租车司机之家”、“教师之家”、“外来工之家”、“流动商户之家”等等,在各行各业搭建民意表达平台,以最近的距离、实质性了解社会各阶层的想法,通过各种方法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共建共享。
卉木萋萋——营造优美的城市环境
惠州是一座自然生态十分优美的山水生态丽城,集山、江、湖、海、林、岛为一体,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近年来,惠州市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实现了城市形象、城市功能、城市环境全面升级。大力实施“南进北拓、东西伸延”城市发展战略,围绕现代城市、历史文化、山水生态三条城市发展主轴线,一大批城市主干道建成通车,江北核心区、南部新城和东部新城建设快速推进,城市设施全面升级;大力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100多亿元,建成了文化艺术中心、科技馆、博物馆、会展中心等一大批公共服务场馆;投入4亿多元建设绿色生态惠州,全市森林覆盖率达 59.8%,市区绿化覆盖率达 47.5%,环境质量考评连续名列全省前茅;重点解决了人民群众关注的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社会治安、环境卫生、集贸市场、窗口服务等六大突出问题。坚持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老路。通过创建,惠州的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城市功能越来越完善,宜居宜业的城市魅力日益彰显。
绘绣幸福——勾画美好明天
惠州在服务民生、建设幸福之州的进程中之所以取得显著成绩,在于惠州正确处理好了几对基本的关系,即培育文化自觉与强化制度约束的关系、发展目的与发展路径选择的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社会发展方式的关系、改善民生与保障民权的关系以及强化党委政府主导地位与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关系。
牢固护理“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生活”发展理念,培育惠民文化,搞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民生,关注热点民生,广泛调动和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激发群众智慧和力量,实现民共治、民共建、民共享。
未来5年,惠州将迎来建设科学发展惠民之州、幸福之州的黄金机遇期。惠州将全力推进产业升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力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活力显著提升;全力推进城乡建设,统筹水平显著进步;全力推进文化惠州建设,文化软实力显著提高;全力推进发展成果共享,民生质量显著改善。5年后,惠州全市生产总值有望突破3000亿元,大亚湾将建成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和广东重要物流港口基地,仲恺将建成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博罗将建成汽车产业基地。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实现 12年义务教育全部免费,城市森林覆盖率将超过62%。
今天的惠州,正昂首阔步前行!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天的惠州一定会更加美好!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社地方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调研组王伟石小路袁清山钟亮刘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