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深入把握“三位一体”的完整体系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提,作为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加以阐述,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新的内涵,形成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旗帜统领下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框架,为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内涵
旗帜问题关系党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奋斗目标、前进道路和精神状态等一系列根本问题。高举旗帜是与党、国家前途命运攸关的头等大事。对内,旗帜具有引领方向、明确道路、凝聚人心、统一意志的作用;对外,旗帜展示着政党的形象,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总结新中国成立63年的历史经验、尤其是改革开放34年的基本经验得出的必然结论。十七大把党的旗帜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其贡献就是我们党用这一旗帜,第一次把近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党进行实践创新、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整合起来,把党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奋斗目标、前进道路和精神状态整合起来,科学揭示了我们党在旗帜问题上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深刻联系。这反映我们党在旗帜问题上的觉醒,旗帜问题上的觉醒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觉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方向的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旗帜。
旗帜引领方向,回答“向何处去”的问题,注重“定向”。旗帜问题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旗帜问题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焦点,旗帜上的鲜明和坚定,是我们不为干扰所惑、不为艰难所惧的精神保障。1978年以来我国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应对多种社会思潮挑战并解决中国问题的有效方法,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
旗帜确定道路,回答“走什么路”的问题,注重“定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蕴含我们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它给我们指明沿着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前进。这条道路既能防止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又能防止改旗易帜的邪路。
旗帜凝聚人心,回答“如何凝聚”的问题,注重“定心”。在这面旗帜上,它庄重写着“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民生共富、富强民主”。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本质的最高表达,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民生共富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本质的具体体现,富强民主是国家发展与人民主体统一本质的集中表现。过去我们走过一段弯路,人民群众产生过困惑。自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后,中国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人民群众看到,这条道路确实能惠及他们和子孙后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追求,它把党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联系在一起,能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在利益分化较为突出的情境下,高举旗帜更加重要,这样才能把人民群众凝聚在一起,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旗帜向世界宣言,回答“展示什么形象”的问题,注重“定力”。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所谓“现代政党”的区别,首要在于旗帜的区别。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长期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在当今世界,中国的地位举足轻重,是世界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中国共产党必须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在世界上空高高飘扬!
完整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位一体”的基本内容及关系 从历史发展上看,伴随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心由法国向德国、俄国、中国不断东移,科学社会主义出现了四次历史性飞跃,即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传统体制到现代体制。从逻辑上看,科学社会主义在形态上是理论、道路和制度的三位一体。作为一种理论,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和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作为一种道路,在社会主义运动中,从事社会主义实践的国家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作为一种制度,科学社会主义蕴含着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是道路、理论和制度的有机统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位一体”,它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注重“实践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质上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目标的实践路径,因而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是路向标。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完整概括。应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逻辑,简要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内涵。“在党的领导下,按照科学发展的总要求,通过改革开放,利用市场经济和自主创新,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民富国强”,是这条道路本质内涵的简明概括。这条道路既能防止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又能防止改旗易帜的邪路。
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注重“理论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因而是中国发展进步的理论引导。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是方向盘。我们既要反映当代中国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和理论研究的新成果,进一步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要从本质上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逻辑、内容逻辑和发展逻辑,还要从完整性上系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1978年以来,我们首先面对的是有关文献中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断;之后,我们陆续从中提升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将这三大理论成果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今天,要深层并完整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必须从中提炼出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基本原理。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它注重“制度保障”。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成果最终都应固化下来,成为一种制度,只有形成一种制度,才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才能避免左右摇摆,也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得到有效保障。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表明我们已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状态,进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规律的自觉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保障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的规则体系,因而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应对各种严峻挑战、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维护国家和平统一的制度保障。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是保障沿着正确路标和方向行进的规则体系。这一规则体系的实质,就是应当正确处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以及十七大所讲的“十种基本关系”,以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三者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辅相成,构成“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应运用“整体性”的分析框架来把握这“三位一体”的完整体系及其内在关系。第一,“三位一体”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整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过程中,其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紧紧缠绕在一起的整体,都是围绕着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判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寻求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有效方式而形成发展起来的。第二,“三位一体”在主题上是一个整体,都是围绕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主题,从不同侧面展开的。第三,“三位一体”是一种方法上的整体,都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根本的哲学思维方法。第四,“三位一体”是一种逻辑上的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但从历史和逻辑的起点来看,应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先。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从书本和伟人言论中产生的,而是从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升出来的。1978年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最鲜明论断,就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如邓小平所说,只有“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一条现成的路可以走”。这条道路首先是从“思想路线”、“历史方位”、“首要任务”切入开始探索的。沿着这条道路的起点前行,从理论上加以提升,就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制度上加以固化,就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后来,这三者就变成了相互作用关系,缺一不可。第五,“三位一体”是一种功能上的整体,共同支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第六,“三位一体”是一种发展上的整体,不仅一方的发展制约着另外两方的发展,而且一方的发展也离不开另外两方的发展。
全面揭示“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重大意义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成的基本框架中,可以而且应该进一步提升出“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并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首先,有益于从结构上完整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从结构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个本质要素。“道路”侧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理论体系”侧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制度”是其“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固化性的规则形态。这三个要素完整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本质维度:实践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道路”;理论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制度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构成的一整套互相联系的制度体系”。
其次,有利于从本质联系上深入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规律体现的是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道路”是蕴含在理论体系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方式,也是包含在制度体系中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路径,离开“道路”,“制度”就是抽象空洞的,“理论体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论”是反映道路、制度的本质并引导实践和制度运行的指南,离开“理论体系”,“制度”和“道路”就会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引而迷失方向;“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顺利发挥作用的保障,离开“制度”,“道路”和“理论体系”容易走偏。在这三者的本质联系中,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这就是: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和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时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长期不会变,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首要根本任务不放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走偏,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松懈,必须做到走科学发展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坚定不移”。
最后,有助于从理解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上,增强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自信。近代以来,面对内忧外患,中国一些仁人志士在救国于危亡的短短几十年间,开展了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等救国图强运动,可惜的是虽蔚为壮观,但中华民族依旧没有摆脱困境。这一时期各种思潮虽空前活跃,但大多数都因水土不服而渐从国人的视野中隐退。20世纪初,中国人在选择中国发展道路问题上曾迷茫徘徊,而社会主义则以其实践效果使中国人民看到了曙光。然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革命战争时期,党内有些人教条地按照马克思主义“本本”、共产国际的指示来“指点”中国革命,无视中国现实国情,在中国革命问题上出现诸多失误。在毛泽东等同志的努力下,通过与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艰苦斗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但由于受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和革命战争思维的影响,我们只是在曲折中前行,在尖刀上行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其进程历历艰辛,像在攀登一座没有探测过的险峻高山。在改革与转型的中国存在着各种社会思潮,这些思潮鱼龙混杂,模糊甚至分化着一些人的思想认识。在这样的历史场景中,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立足中国国情、反映中国实践、总结中国经验、解决中国问题、促使中国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确立了保障这条道路和这一理论体系正确实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西方的理论虽可借鉴但不可照搬,它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解决不了中国问题,而“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我们明确了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指出了走向光明的前进方向,开辟了切实可行的具体路径,从而使中国取得了让世界震惊、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巨大成就,它是“中国经验”的精髓,也是“中国成功”的根源。因而,只有“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真正引领当代中国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它是高于各种社会思潮的一种主义。我们还要以更为宽广的视野洞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具有的世界意义,它既拓宽了与世界马克思主义对话的空间,又以从容的理论自信同世界各种有影响的思潮进行交流,这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为世界提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具有独立价值,在实践上充满生机活力,这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增加了信心,这是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为世界提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破除了对世界发展单一道路的迷信,它以差异化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启示,这是以“和”为理念的历史悠久的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它表明以“和谐”方式能推动中国社会发展,也能赢得世界发展空间。正是从上述理解中,增强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政治自信。作者:韩庆祥 来源:学习时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