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学风建设“四结合”原则与实施
学风是认识和处理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与行关系的态度和风气。当前,学用脱节、只说不做,表里不一、言不由衷的“形式主义”是主要学风问题。调研发现,党校学员学风问题的主要表现是“知行不一”,而“碎片化”、“孤立化”、“片面化”则是学风建设问题的具体体现。从这些问题中可以看出,学风问题、学风建设受制于多重的二元因素与逻辑,二者的分离、脱节是问题发生的源头;相反,学风建设的逻辑则是化二为一,将分裂的因素、过程或方式重新结合。在进一步调研基础上,我们提出党校学风建设的“四结合”原则,并将学风建设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注重“三个环节”,侧重“三个方面”。“四结合”:学员学风建设的原则
学风建设“风气为先”,党校优良学风营造的主体是学员;同时又受到这种环境、风气的影响。因而,党校学风建设是学员主体性特征与学风客观规律相结合的产物。在其原则指导上,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政治认同与心理认同相结合。学风建设问题,尤其是在党校教育培训中对象和主体是学员,除了学风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外在约束之外,调动、发挥学员内在积极性,触动和激发内在能动性,学风质量的内在提升才是学风建设的关键。学风建设问题,不仅表现在政治信仰、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态度上,而且对于党政干部来说,内在、内心的真心实意的认同同样重要,做到“真心”、“真学”、“真用”。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对于每一个党员个体的政治认同与心理认同之间的差距是现实存在的。比如,学员对于学风显示出较高的认同,达到 95%以上;但是,在心理层面、内心深处仍有一定距离。启蒙思想认为,心理层面自我意识的觉醒是现代主体成熟的标志,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政治身份是现代社会中自由生活的共同体保障。这就需要学风建设在低标准的他律与高要求的自律层次相结合,并逐渐提升与转变。
2.普遍要求与个体差异相结合。对于学风,如果说心理认同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那么政治认同则是对政治身份的个人自觉。学风建设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于全党的一种普遍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尤其是作为党政干部的共产党员要模范遵守;同时,由于技术岗位、职务级别、工作岗位的不同而有针对性、差异性的要求。这里的个体性不是单个人的个体性,而是职业分工造成的差异性。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告诉我们,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和条件下,社会分工是不可避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样存在着因职业分工不同,而造成对学习的专业、方法、形式上的多种不同。因而,学风建设在其普遍性要求的同时,应尊重职业、行业的差异性,坚持分层分类的原则。
3.理论灌输与生活践行相结合。学风建设问题,在党校教学培训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就是通过理论灌输,系统地掌握和了解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于学风的基本要求,以及相关政策、讲话中的具体内容,这是党校学风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教育“有限性”的体现。问题的关键在于把这种理念与思想化为实践行动,在工作作风、党性修养中体现出来。这就需要理论学习与生活践行相结合。
这一原则要求是党校学风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但是,我们通过调整教学思路仍是可以达到的。这就是将静止、僵化的“理论——实践”教学思路动态化,转变为“实践——理论——实践”。党校学员的一大特点是带着现实问题来,因而,理论学习就不是单纯的理论性学习,而是能否与现实问题、生活实践相统一,实现理论与现实的真正结合。这样,学风建设的原则要求得到满足。
4.典型引导与预警惩戒相结合。在突出学风问题的同时,学风建设中我们尤其要看到党校学风整体上是好的,学风是端正的,学员个体对于学风是认真对待的,因而,积极发挥正面典型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在调研问卷中,我们发现,学员较为倾向正面的、典型的学风引导。比如我校网上“学员社区”中新学员对于往届“学习明星”的学习日记、生活感想颇感兴趣,点击率较高;在学习期间乐于接受“同学”、“学员”称呼的占99%。
但同时,对于影响较大的负面个例也要及时作出预警甚至惩戒。当然,这需要组织部门、学员单位以及党校等方面的共同协调与努力,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针对个别学员触碰学风“红杠杠”、“高压线”,经过组织鉴定,进行劝退。
全程融入,注重三个环节、三个侧重
学风、党性教育贯穿教学的始终,是我校主体班次教育教学的一般性原则。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各类教学模块与阶段中如何实现融入教学全过程?我们主要通过重视三个环节、三个阶段,并在其中分别侧重学风建设的三个方面,落实学风建设的原则要求。
1.理论学习中侧重联系实际。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典文献的学习,是党校学习的重要环节与教学模块。发挥理论教学的学风建设功能,主要体现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求上。教学中着眼于原著中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深入浅出地将马列原著理论与当前的形势、实践等有机结合起来,在比较马列经典产生时代与当代的思考过程中,品出原著的现实感,从思想上解决“真懂”、“真信”、“真用”的问题。
2.日常生活中侧重遵章守纪。课堂教学中端正学风、言传身教固然是重要的方面;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忽视课余生活的重要作用。这一方面体现在课余生活中“学员论坛”、“支部会议”、“小组学习”、“单元小结”等学习活动中,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学员日常生活中的遵章守纪,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上。对于学风建设而言,前者是学学相长,有利于营造“比、促、帮”的优良学风;而后者在于纠正不良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风质量。
3.党性教育中侧重提高思想。学风建设的基本要求与学风质量的提高,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学员思想认识上的提高和对学风的自觉自律的政治认同。党性教育既提供了这一有效平台,又充实了自身教育的内容。近年来,我校探索实施的“点评式”党性教育就寓学风于其中,学风问题成为受关注的问题之一,通过学员自评、学员互评、老同志点评、专家讲评、组织考评,全面认识与评价学员的学风情况。学风考评成为评优推优中重要的考核指标,要强化其激励约束功能,提升其思想政治认同。作者:王伟萍 王强 来源:学习时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