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发表于 2012-3-5 00:14:01

吉林省公主岭市科学发展玉米产业的实践探索

   在辽阔的东北大地上,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城市,它以响铃公主的动人故事享誉全国,以黄金玉米的特色品牌闻名遐迩,它就是“中国玉米之乡”——吉林省公主岭市。
    走进公主岭   
    公主岭市地处吉林省中西部,松辽平原中部,东辽河中游右岸,南北长111公里,东西宽104公里,总面积4028平方公里,整个区域北宽南窄,似一弯新月。
    公主岭市交通发达,是东北三省交通运输的咽喉要道,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哈电气化双轨铁路、哈大高铁客运专线,京哈、长深高速公路,102国道、长郑公路等交通大动脉穿境而过。公主岭市发展空间广阔,设有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级公主岭经济开发区和大岭汽车物流园区、公主岭岭东工业集中区、怀德工业集中区。
    公主岭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好,功能齐备,具有充足的地上、地下水资源,完全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需要。市区建有净水厂、污水处理厂和“中水回用”厂,给排水及处理利用能力在县级市中绝无仅有。其电力供应全部由东北电网供给,电能充足,电价低廉。
    公主岭市的地下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并开发的地下资源有煤、天然气、石油、膨润土、矿泉水等。其中,天然气储量达50多亿立方米、膨润土储量居亚洲之首。其中部分已经开发并陆续投入使用,如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目前已供应长春、四平、吉林和公主岭四个城市,如用于工业加工项目,前景广阔。
    公主岭市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耕地面积22万公顷,适宜玉米等多种农作物种植,素有“中国玉米黄金带”之美誉。年产玉米35亿斤以上,玉米秸秆35亿斤。公主岭还盛产苹果梨、红南果梨和大蒜、豆角等,誉满东北三省。2012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批准公主岭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07年12月,经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申请,国务院批准,公主岭破格提升为国际AAAA类城市,享受国际进出口城市优惠待遇。
    同时,公主岭市是全国著名的产粮大县,是国家首批确定的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2004年以来,粮食总产一直稳定在20亿公斤以上。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市)排序,公主岭市2001—2003年居第三位,2004年居第二位,2006年达到22.6亿公斤的阶段性水平,2007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2010年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第一批50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粮食生产连续11年被农业部评为粮食生产先进县,2011年粮食总产达61.5亿斤,全国领先。
    探索发展粮食生产的新路径   
    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问题既关系种粮农民的切身利益,又关系城乡居民的生活供应。可以说,发展粮食生产是重大的国家战略,也是重要的民生问题。近年来,作为国家首批确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吉林省公主岭市深刻认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在发展粮食生产上积极探索,形成了新思路,取得了新成效。
    建设示范基地,在技术引领上下工夫。一是建立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实现粮食高产创建的全面推进。2010年,公主岭市落实农业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12个,建立了1万亩市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并聘请吉林省农业专家做技术顾问,组织 6个市直技术推广单位进行全程技术跟踪指导,组织乡镇农业站对本乡镇示范片实行全程技术包保,保证各示范片优良品种种植到位、增产技术应用到位、病虫草鼠害防治到位。经过测产验收,各示范片产量比其他地块增产 10%以上,产量最高的比全市平均产量高24%。
    二是按照“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标准,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技术集成园。本着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行的要求,在集成园打造精品农业、超高产栽培、保护性耕作和循环农业4个技术示范基地。有近20项技术成果在各示范基地得到应用。
    三是建设先进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建立吉林省农业示范园,试验示范项目达30多个;组织省内外规模较大的种业企业建设玉米品种对比、新品种展示、优良品种创高产 3个品种示范基地,组织市直技术推广单位建设玉米公顷密植8万株的耐密品种试验田,组织乡镇农业站建设技术推广示范田。示范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有力带动了先进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
    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化粮食优势为经济优势。作为粮食主产区,历史和现实把公主岭定格在“农”字上。把粮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公主岭们经济发展中一个绕不开、躲不了、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大幅度削减粮食产量,有辱商品粮基地使命,也脱离公主岭的实际;大量单纯地生产粮食,比较效益又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都提不上来。为了尽快走上“把粮食转化之后再出售”这条健康发展之路,公主岭遵循需求决定生产的规律,逆向思维创新路,反弹琵琶求发展,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粮食抓粮食,在落实中央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
    大力发展畜牧业、实施“粮变肉”工程。公主岭市把大力发展畜牧业、实施“粮变肉”工程作为追求效益最大化的一个切入点,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突破口,作为产业链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和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战略举措,持之以恒地牢牢抓在手上。建立完善了政策扶持体系、资金支撑体系、良种选育体系、疫病防治体系、基地建设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为畜牧业生产者提供了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畜牧业的发展,极大提高了粮食转化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纽带、桥梁和连接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够彻底解决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错位”的问题,加快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由资源输出型升级为资源转化型,实现升级换代。公主岭的侧重点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充分利用政策机遇,在现有的玉米、生猪和禽类加工的基础上,加快发展食品、果菜、饲草、乳品和秸秆等加工业并尽快形成规模,不断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由中间产品向终端产品延伸,借此形成多个产业链条。农产品加工业初步成为公主岭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的不断壮大,有效地拉动了经济快速发展。
    打造中国黄金玉米第一城   
    2011年4月25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将“中国玉米之乡”这一殊荣授予了公主岭。2011年9月23日,由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吉林省粮食局主办,中共公主岭市委、公主岭市人民政府、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玉米分会承办,吉林省粮食行业协会等单位协办的“中国玉米之乡”授牌仪式暨首届中国?公主岭玉米节开幕式盛装启幕。公主岭市以“首届中国?公主岭玉米节”为契机,提升公主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展示公主岭,推介公主岭,宣传公主岭,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凝聚各方面力量,打造玉米品牌,提高玉米经济地位,弘扬玉米文化,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市,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大发展、快发展。
    玉米变黄金,以特色经济促发展。承载“玉米之乡”美名的,一是地理位置优势,公主岭市处在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的松辽平原腹地,是黄金带的黄金地段,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无与伦比;二是技术优势明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吉林省农科院坐落公主岭市,吉林省2/3的种子在这里繁育,是吉林省单产最高市县;三是机械化水平高,种植技术不断创新;四是加工能力强,是吉林省玉米深加工的鼻祖。作为国家首批确定的商品粮基地之一的公主岭市,连续多年粮食总产名列全国第一,粮食生产特别是玉米生产在全省乃至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是“国家首批确定的商品粮基地县”、“全国 10大重点产粮县之一”、“全国第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2007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连续11年被农业部评为粮食生产先进县,“十一五”期间,公主岭市玉米总产达899万吨,平均年产179.8万吨,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302.5万吨,玉米总产275.87万吨,玉米总产居全国县市第一。
    玉米产业的丰厚度应该是公主岭市的“特长”,吉林省第一家玉米深加工企业在这里诞生。近年来,公主岭市充分挖掘玉米、玉米秸秆、玉米芯、玉米须及其他生物质资源极其丰富的优势,围绕生物能源、生物食品、生物材料,引进了高科技的加工技术,使玉米全身都变成了“宝”。正像市委书记王亚晖在该市党代会上所说:“全市在实施‘两核、四极、三化统筹’即‘二四三’工程过程中,把打造玉米产业基地作为新型战略产业进行谋划运作,深刻认识玉米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发展到重要战略农产品的三个发展阶段,拉长玉米产业链条,我老秘网市走上了一条资源变资本、玉米变黄金的新路子。”
    工业化思维开启玉米经济新篇章。我国农业正经历着从计划农业向市场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重大转变,面临着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紧迫任务。因此,转变观念、转变经营方式,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是破解吉林省“三农”难题的现实选择,也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协调工农关系,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意义重大。
    玉米是公主岭的重要资源,这种资源在工业化过程中吸引了资本,在项目建设中形成公主岭的新型玉米产业。为了让玉米转化升值,公主岭市高度重视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生产和研发,使一大批落户公主岭的大型规模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创新,让玉米重新回到餐桌。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传统农业突破局限的最有力手段。由于追求产量,大量的农药和化肥施用,使玉米的口味变差。公主岭积极培育适口的甜玉米种子,并通过有机种植,让玉米更加美味和健康。甜玉米是一种营养丰富、利用率高、适口性好、经济效益高的新型玉米,集中了水果和谷物的优质特性,是一种兼具休闲型与保健型的现代化食品,具有甜、粘、嫩、香的特点,著有“水果玉米”、“蔬菜玉米”之称,以易于咀嚼和消化吸收快而备受消费者的喜爱,煮熟以后可以长期保持原有风味,是一种较有发展前途的青苞鲜售和加工兼用型玉米,是传统的老玉米无法比拟的。
    变废为宝,玉米秸秆成为新能源。传统的玉米秸秆命运或者拿回家当柴烧,或者在地里直接烧掉肥田。专家认为,这样的使用是把玉米秸秆当成了废物,使用价值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公主岭作了尝试,还是做燃料,把大批玉米秸秆、玉米芯转化为发电的主要能源、照明的核心资源,推动了新能源建设和发展。
    大项目支撑能源产业,北京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打响第一枪,该集团投资5.4亿元,建设以玉米秸秆、玉米芯等为原料的生物能发电项目。年利用玉米秸秆30万吨,年发电量达3.6亿千瓦时,全部输入国家电网,预计年创产值2.5亿元,实现利税3600万元,安置当地农民280人,同时带动1000余名农民工就业。这一项目的成功启动和发展,有效利用了玉米全身的资源,还为农民增加年收入 6000多万元,有效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用玉米秸秆颗粒做燃料成为农民的新时尚。公主岭市环岭街道火炬村将玉米秸秆加工成颗粒,再做燃料,燃烧加工厂生产的新型燃料,不仅改变了农民的生活用能方式,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还增加了农民收入。
    在火炬村党支部张书记家里,张书记详细给我们讲解了这种新型能源。“与以前不同的是用新能源秸秆颗粒炉具,既可代暖气取暖,又可通炕做饭取暖,不但清洁环保而且方便省钱,真是太划算了”。张书记算了一笔账,玉米秸秆颗粒厂年加工颗粒原料3500吨,可解决全村烧火取暖问题。我们采取国家、村里和农户各投入1/3的办法,办起了生产玉米秸秆颗粒厂,每生产一吨玉米秸秆颗粒国家补助 150元,现在全村500户占80%农户用上了玉米秸秆颗粒做饭取暖。另外,20%农户坐落在公主岭岭东工业集中区正准备征地搬迁,否则全村都能用上这种清洁能源。
    龙须茶,东北不再无茶。吉林本无茶,公主岭人生产出中国特有的玉米龙须茶。龙须,顾名思义是玉米须子,用此物做成的“茶”,不用茶叶,是绝对正宗的玉米饮料茶。吉林九正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用玉米须生产的龙须茶走俏国内市场,产品成为人们的抢手货,销往北京、广州、上海、西藏、云南等各大保健品商店、药店、超市。
    龙须茶,淡雅中透着玉米的香气。吉林九正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广志介绍,玉米须含有丰富的甾醇类、玉米须多糖、黄酮类、氨基酸、有机酸及微量元素,具有降血糖、利尿及抗结石形成、抗肿瘤、降血压、提高免疫力作用。
    玉米须有保健功能,能否与其他药物匹配?该公司以玉米须为主原料,辅以各类药食同源的地道**材茯苓、玉竹,开发系列保健茶,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过腹转化“粮变肉”。猪不爱吃大米,玉米是所有畜禽的最爱。公主岭市利用生产玉米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极大地推进了现代牧业的进程。到 2011年末,全市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为 660万头、80万头、46万只、7200万只,全市牧业小区建设总量达660个,其中2011年新建小区达 100个,牧业产值预计实现78亿元,牧业人均收入2900元。
    玉米产业发展无止境,近年,公主岭市又将玉米的产业链延长到玉米生物化工。年产 3万吨低聚果糖、年产6万吨低聚麦芽糖、年产5000吨海藻糖的项目正在建设中。加工深度可达比汽油还珍贵的L乳酸、聚乙酸。过去被视为废弃物的玉米芯向新型食品转化。这些新变化,新转变,拉长了玉米生物工程高端产业链。
    以玉米为根 强势推进优势产业   
    科学定位,着力壮大玉米产业。以玉米节为契机,重点研究编制《玉米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玉米产业发展的产业布局和长远规划。站在把玉米从单纯的粮食作物演化为经济作物以至于重要战略农产品的高度,研究发展玉米产业,在全力推进“二四三”工程的过程中,做好玉米这篇大文章,使玉米产业真正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战略产业。进一步拉长玉米产业链条,做精做优玉米产业项目,分层次对玉米进行精深加工,提高玉米的附加值。同时,认真做好玉米节签约项目的跟进工作,加大服务和后续跟踪力度,确保签约项目顺利投产落地。
    创新思维,着力发展玉米经济。“三农”工作紧紧围绕着玉米大做文章,打好“农业”牌、“玉米”牌。首先,稳定粮食产量,提高质量。只有这样,才无愧于“中国玉米之乡”这块牌子,在此基础上,提高玉米的质量,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玉米。其次,加大科技投入和研发力度,与中科院、国家农科院、中国农大等科研机构挂靠,依托他们的研究机构和平台,成立玉米产业研究所和玉米技术研究中心,使玉米从品种、质量、种植技术到生产加工,做到全国一流。最后,把玉米作为一个重要战略农产品,提升玉米经济的利润空间,把玉米变成黄金,把玉米经济打造成公主岭市的龙头经济、品牌经济。
    明确目标,着力打造玉米品牌。从吃、住、行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打造“玉米之乡”的品牌。吃,要围绕玉米宴做文章,每道菜都要有典故,使外地来的客人感觉公主岭玉米是“一绝”,走的时候拿的纪念品也要有“玉米之乡”特色的,使他们永远怀念公主岭。住,就是公主岭的宾馆、老秘网大厅、房间空着的地方,挂一些画家、书法家围绕玉米做的字画,领导人的题词、签字等。行,就是火车、客车、出租车,公路、铁路、高速路,市区的大小街巷都要有“玉米之乡”的标识,使外地人一来到公主岭,就能感觉到“玉米之乡”扑面而来的气息。公主岭在这种浓厚的氛围下,强势推进玉米品牌战略,创建国家级、世界级名牌,让“中国玉米之乡——公主岭出品”、“中国玉米之乡——公主岭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挖掘资源,着力弘扬玉米文化。玉米和文化联系在一起,所萌生出的创意价值不单单是农业带来的产值。公主岭紧紧围绕以玉米为中心的社会生活,加强以玉米为题材的文艺创作。要注意挖掘、搜集、整理历史文化,使之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与响铃文化相结合。重点抓好“四个一”即“一园”、“一 馆”、“一 站”、“一书”。“一园”就是要办一个文化产业园。依托李玉刚文化艺术资源,多拍、快拍几部以玉米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二人转、小品等文艺作品。“一馆”就是要建成一个玉米博物馆,我们要集玉米品种、玉米产品、农耕用具等全覆盖的、与玉米有关的产品为一体的玉米博览大全,使这里成为公主岭来客的必到之处。“一站”就是要建成“中国玉米之乡老秘网”。这个老秘网就是网上的博物馆,使外界的人通过互联网一点,就能全面了解公主岭,了解“玉米之乡”。“一书”就是要把跟玉米有关的文化、艺术、作品,编撰成《中国玉米之乡大全》。让更多的人们通过“玉米之乡”来了解公主岭,走进公主岭。
    近年来,公主岭市在不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坚持保证耕地面积不减、保证粮食产量递增、保证生态环境良好的原则,在强化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推进玉米产业化。玉米生化产业园重点发展以玉米加工为主的饲料及食品加工、化工原料、可降解材料制造及玉米能源五大产业,全面发展玉米经济,年转化加工玉米能力达到150万吨以上。
    另外,以建设东北农产品加工基地、东北汽车产业配套基地、东北现代物流基地、绿色能源示范基地为目标,大力实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带动经济发展战略。
    玉米是发展之根,公主岭就是抓住这个根基,发展玉米深加工及其他工业、农业产业。今年以来,公主岭市新招商引资项目共 156个,投资总额172亿,新开工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76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4个,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个。外商投资达到3684万美元。
    后 记   
    从黑土地长出来的“金宝贝”,给公主岭留下了创富产业链,在转化回归之后,又将滋养这一方“留金”的沃土。公主岭正以厚德载物的胸怀,释放着活力,成就着梦想,营造着商机,在中国新经济版图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望未来,公主岭踌躇满怀,在未来 5年,明确目标,搞好规划,不失时机地争取项目,走转化、深加工玉米产业的道路,发展循环经济;要充分利用金融的支撑作用,通过银行、资本市场、企业发行债券和股票来积累资金;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建立产业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使上下游企业按比较优势原理合理分工,通过供应链减少需求的波动、减少资金的供求波动。以加快发展和改善民生为根本任务,全力实施“两核、四极、三化统筹”的发展战略。以城市化为统领,以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第三产业的互动发展为支撑,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一张城市发展的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一座政通人和、宜居宜业的魅力新城正迅速崛起,一片荣耀的光辉正在岭城大地普洒,团结自强的公主岭人民,正在建设美好家园的伟大征途中,翘首期盼,放飞梦想。
    (中央党校报刊社“地方经济发展”调研组 郝凤明 杨亚东 薛丽刘高林 姜莹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吉林省公主岭市科学发展玉米产业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