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发表于 2012-2-27 08:15:57

政府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应积极作为

    我国的经济是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在以往社会经济生活方方面面,政府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调控和导向作用,今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政府依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在于政府科学的作为,积极的作为。在目前情况下,政府应着重考虑解决好以下问题,抓好有关工作。
    理顺主要的基本的经济关系。经济社会中客观存在许多经济关系,这些关系顺与不顺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在不同社会形态中,在政府不同发展取向中,各经济社会关系的特点又有所不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特别是在目前转变发展方式中,这些经济关系的设定、理顺和调整十分重要。
    比如,积累和消费,积累和收入分配;存款利率和CPI等。我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长期不合理,GDP中消费所占的比例是48.6%。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十分注重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大体是35∶65。美国的最终消费率是70%,比较起来,我们低了20多点。消费率低意味着我们生产的财富大部分用于投资,劳动者报酬部分占比较少。这不仅产生长期高投资率带来的一系列生产问题,也带来社会消费不足,消费对增长拉动不力,老百姓生活质量问题,进而影响社会和谐发展问题。
    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主要是落实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原则,解决不合理收入分配问题。社会反映大的主要是,垄断行业分配,权力资源分配,以及职能部门利益化问题;特别是有些收入差距大到上百倍,不是来自其投入和创造,而是根源于垄断或特权;这不仅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悬殊,导致收入分配不公,而且导致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导致失去尊严;同样能力,同样付出,而收入差距悬殊,导致社会气不顺。
    发挥好“两只手”的作用。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在于弥补市场缺陷,看得见的手对经济的调控要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看不见的手。政府看得见的手作用的结果,要有利于帮助市场解决瓶颈,不断提升新层次并闭环运行;看得见的手要弥补市场不足,而不是高高在上,为所欲为。要认真研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的边界,政府职能和市场作用的结合点,政府作为的理念,方式和方法;合理设置机构,规范部门职能,规范职能履行,制定新的可行的政绩考核指标,集中精力推动制度改革和制度建设。
    理顺政府各职能部门关系。切实转变政府作为的观念,转变政府职能,铲除传统模式不断复制的制度基础,防止政府职能部门异化为市场的主宰,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异化为谋取部门利益的权利。着重处理好一些事很多部门管,一些事找不到部门管,也就是唱了很久的政府职能到位,不缺位,不越位问题;着重解决好政府是服务而不是主人、主宰问题;处理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和部门自身利益关系问题;政府对于经济运行的调控和管理,主要是提供公共服务,培育和造就正常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引导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解决好对不同经济体引导问题,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通常并不考虑社会效果,而政府则必须考虑,必须预见并防范企业个体发展的计划性而社会经济发展的无序性问题;政府可利用经济杠杆、经济政策对经济体进行引导,也可通过行业协会,经常发布现有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主要产品产销率、企业景气或破产的比例、同类企业主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状况,作为企业主体发展的依据或参考;研究实施必要的市场准入制度和有关政策导向,对微观经济体、经济行为进行引导和调控,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控和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和考核指标引导经济体转变增长方式。
    处理好结构调整和速度的关系。目前,结构调整和发展速度是一对矛盾,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下大决心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而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结构调整,是需要时间,需要付出,需要成本的,这个成本直观的表现就是速度,要处理好转变,调整和速度的关系,要下大决心,为今后更好更快发展夯实结构基础。
    经济结构的调整既包括增量调整,也包括对资产存量的调整。增量调整应着重加强基础产业建设,缓解和消除增长的瓶颈;着重发展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以推进产业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资产存量调整的重点,是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推进产品的升级换代。
    科学解决城市和农村关系。城市和农村的关系是个重大的问题,已有许多方案和政策建议。这里要说的是关系农村发展思路的两个思考:一是帮助农村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但是农村发展的目标模式是否就是变农村为城市?甚至引导农民进城?可否着重就地发展,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如道路交通、用电用水、学校医院等;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产品生产,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发展农业相关产业,发展农业生产现代化,同时将农村建成田园式、庄园式、社区式生产生活集群?二是帮助农民脱困是否一定要农民离开土地,非进城务工一途?可否将农村建设发展得让农民更愿意就地发展?这样或许会让农村发展得更好,同时也减少城市与农村很多发展中的矛盾。
    科学运用财政、金融杠杆,引导经济发展。财政投入一是要慎重,要研究战略发展计划;二是要集中财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结构调整。财政投入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其他市场主体不愿办的事,要保证基础建设,要保证创新研究,而不要撒胡椒面。要真正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和动员社会资本投入发展。
    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投资主体的资金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央行根据经济发展状况,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每年发行一定比例的货币。货币的发行可解决制约市场经济再生产价值实现的瓶颈,但是,却将市场经济的闭环系统改成了开环系统,央行的货币发行为增量,如果投资失误、项目失败,不仅造成国有商业银行呆坏账,而且产生宏观调控盲区,成为经济增长的隐患。应考虑将其纳入整个经济运行中考量和调控。
    加大力度培育创新机制。进一步创新机制,提升软环境服务,培育创新的条件和土壤。我们自主创新严重滞后,除了创新投入不足,创新人才匮乏外,更亟待解决的是创新土壤和条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给以足够的重视,研究解决。
    大力培养人才。除了重视培养高层次人才,还要注重培养市场需要的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人才。目前,我国技术工人严重匮乏,在7000万产业工人中,高级技工只占3.5%。与发达国家40%的比例相比,相去甚远。应该大力发展中专以及职业学校,发展并不是一概升格。同时,要有制度保证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和技术工人的比例,建立能够激励职工学技术、提高自己科技和文化水平的晋级晋升制度。作者:赵林如 来源:学习时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政府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应积极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