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豪 发表于 2012-2-24 02:00:00

关于区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

一、老秘区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现状

目前,老 秘网区16个区直部门设立了纪检书记(组长),部分上管单位设立了纪检书记,主抓并负责指导监督本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老 秘网区所辖的5个乡镇党委均成立了纪委,设立了兼职的纪委书记和专职的纪委副书记;17个街道都成立了纪工委,配备了专兼职的纪工委书记和副书记;各村和社区均按要求配备了一名纪检监察信息联络员,负责纪检监察方面的工作联络、信息反馈、监督协调等工作,极大地加强了区纪委对村和社区这些最基层组织的监督指导力度。换届以来,全区共有纪检监察干部133名,其中35岁以下占32%,36至45岁占44%,46岁以上占21%,最大年龄53岁,最小年龄23岁,呈合理的纺锤型模式;干部学历层次也有所提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占98%。 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思想积极向上,工作恪尽职守,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二、老秘区纪检监察机关存在的问题

一是专职干部编制相对较少,兼职较多,基层纪委职能弱化。从目前情况看,乡镇纪委书记身兼数职问题普遍存在。据调查,全区乡镇(街道)和区直部门的38名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中,专职的只有5名,其余的均兼职于其他职务,有的乡镇纪委书记分管工作多达10余项。这种兼职过多过滥的现象,势必导致工作精力不足,顾此失彼。加之基层单位普遍存在人手不够的问题,大部分基层单位没有相对固定的、专业的纪检监察工作人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纪委的监督检查职能的发挥。

二是干部知识结构单一,培训不足,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全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在文化结构上虽然学历较高,但是财务、审计、金融、法律、计算机等专业的较少,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懂经济、懂财务、懂法律、懂管理、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在查办经济等案件时,必须向外单位借调。大部分纪检干部存在“接岗时没有培训、在岗时没空培训”的现象,业务知识常常得不到有效补充,知识面窄,内容过时,理论水平、工作思路、方法举措等相对滞后,制约着纪检监察工作质量的提高。区纪委虽然每年都对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或办短期培训班或以会代训或组织自学,但由于缺乏专业力量,培训难以深入,干部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三是办公经费严重不足,设备落后,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区纪委每年因为缺少办公经费,很多培训不能参加,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参加省级以上培训的机会较少,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

三、对加强全区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建议

一要创新领导管理体制,加大干部交流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关于加强地方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独立性,将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区纪委的派出机构,编制单独核定,人员由区纪委统一管理。进一步加大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交流力度。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政治、工作、生活等方面加大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支持和关心,真正让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群众信得过的纪检监察干部及时交流调整到党委、政府的重要部门担任领导职务,激发广大纪检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各级党委、各部门要重视纪检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准入制”,实施科学的专业考评制度,凡是新进纪委的人员,必须通过考评测试和上级纪委的同意,将懂法律、会计知识等专业的年轻干部充实到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二要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抓好队伍业务培训。建议将县(区)级纪委的经费纳入省、市财政预算管理或是有相应的政策倾斜,同时设立宣教、办案、专项检查等各项专项经费管理制度。这样既可以减轻县(区)级财政负担,又能解决县(区)级纪委经费紧缺以及开展各项专项工作经费的困难。进一步加大对纪检干部的培训力度,明确培训责任主体、培养途径、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目标,对新进纪检干部岗前培训和在职纪检干部的继续教育作出硬性规定,积极探索利用内网进行媒体在线远程培训的培训模式,不断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馒头 发表于 2019-10-11 23:49:52

抓好队伍业务培训。建议将县(区)级纪委的经费纳入省、市财政预算管理或是有相应的政策倾斜,同时设立宣教、办案、专项检查等各项专项经费管理制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区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