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习
发表于 2017-5-20 12:41:05
三是行文之前要深思,不急着写。形成调查报告是调研成果的书面化,也是现场调研的深化与提高。调研成效如何,直接体现在调查报告上。要花大量的精力,围绕课题,综合已了解的各方面情况,潜心思考,分析研究,胸有成竹再动笔,着力提升调查报告的质量。如果贸然动手,匆忙落笔,写出的文章难免肤浅,缺乏深度。
shmily5207
发表于 2017-7-5 16:23:25
人们常说,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决策的前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同样没有决策权。”陈云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做工作,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定政策。”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工作要有起色,要破解新难题、谋求新发展,调查研究都不能缺位。调研的重要性,人人都很清楚,关键的问题是怎么样抓好调研。下面,我重点围绕如何调研、如何写作调研报告这两个方面,讲讲自己的一点浅显体会。这中间可能会有一些交叉。在此说明,我所讲的都是个人感受,包括有关表述,上升不到理论层面。
幸福不打烊
发表于 2017-7-5 17:15:13
行文之前要深思,不急着写。形成调查报告是调研成果的书面化,也是现场调研的深化与提高。调研成效如何,直接体现在调查报告上。要花大量的精力,围绕课题,综合已了解的各方面情况,潜心思考,分析研究,胸有成竹再动笔,着力提升调查报告的质量。如果贸然动手,匆忙落笔,写出的文章难免肤浅,缺乏深度。
学知行合一
发表于 2017-7-6 08:28:07
对于一名新手,正准备写一篇调研报告,学习了,受用很多
丑七怪。
发表于 2017-7-11 10:40:40
最近要写两篇调研文章,头疼,无从下手!{:4_113:}
gedfdf
发表于 2017-7-31 16:57:36
本帖的艾斯德斯考虑到结算单加快速度放假了快速水电费似懂非懂是个
冰冰冰人
发表于 2017-8-31 17:13:17
一是要有新闻眼,善于看新闻。新闻中往往及时反映上级方针政策和各地动态,常看新闻,有助于把握上情,了解上级新要求;有助于了解外情,可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启发本地的工作。当前已进入网络时代,要掌握网络基本知识,学会在网络上了解信息。二是要有学会听会,善于捕捉领导关注点。会议是民主决策的重要平台,是推进工作的重要载体,不少决定都是通过会议作出的,不少问题都是通过会议解决的。要学会倾听,要善于在听会中把握领导思路,捕捉信息。三是要学会在攀谈中听话听音。俗话说“民意闲谈时”,在平时拉家常式的交谈中,往往更容易掌握实情。当然,在拉扯闲谈中,要形散而神不散,始终把握自己的目标,看似不着边际,实则紧扣主题。要学会抓亮点,有时候别人的随口说说,也许就是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宵风
发表于 2017-9-5 16:12:19
实地调研。借用**术语中“望闻问切”四个字,实地调研,分为几个程序,一是用眼睛看,二是用耳朵听,三是用嘴巴问。关于问,要讲究艺术,有的可以开门见山,切入主题;有的则要曲径通幽,侧面了解。换句话说,传统的“正规调研”必不可少,但同时要注重“边缘调研”,注重旁敲侧击,善于走“偏门”,做到“于无字句处读书,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形处察大千”。
黑久
发表于 2017-9-6 11:05:20
写的相当的好,得学而不思则罔下,为以后打好基础。
王小猫
发表于 2017-9-6 11:27:56
三是行文之前要深思,不急着写。形成调查报告是调研成果的书面化,也是现场调研的深化与提高。调研成效如何,直接体现在调查报告上。要花大量的精力,围绕课题,综合已了解的各方面情况,潜心思考,分析研究,胸有成竹再动笔,着力提升调查报告的质量。如果贸然动手,匆忙落笔,写出的文章难免肤浅,缺乏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