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老秘 发表于 2012-2-13 15:46:49

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区域发展的调研报告

合肥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是安徽加速崛起的核心增长极,在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参与长三角发展分工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合肥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和产业梯度转移的历史机遇,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合肥承接产业转移的实践和探索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
优越的地理区位和完善的交通体系。合肥地处江淮之间,居皖之中,是长三角向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接近区域,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承接梯度转移的区位优势。合肥是建设中的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有10条铁路线在此交汇,其中6条客运专线、4条电气化铁路,与水运、航空等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体系。特别是合宁高铁、合武高铁的建成,极大地缩短了合肥至上海、南京、武汉的时空距离。目前,合肥环城高速全线贯通,新桥国际机场、合肥港综合码头建设加快推进,“一环六射”的高速路网已经形成,基本实现合肥经济圈主城区“1小时通勤圈”,合肥交通优势日益显现,城市承载力和产业支撑力大幅提升。
鲜明的产业特色和良好的配套能力。合肥具备全方位承接产业转移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正在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在传统优势产业中,家电产业汇集了海尔、格力、美的、长虹、美菱、荣事达、三洋等知名企业,是全国第一大家电制造基地,正在向着全球家电制造中心迈进。在先进制造业中,汽车产业形成了轻型汽车、商务车、轿车等完备的生产体系,是国内车型系列最全的城市,是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装备制造业拥有全球、全国排名前列的知名企业,合力叉车、日立***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前列,是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在现代服务业中,正在加快建设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这些产业链或产业集群是区域发展的工业脊梁,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较好的配套能力。
强劲的双轮驱动和众多的载体建设。近年来,合肥坚持把工业化作为核心,深入推进工业立市战略,更好地以工业化、产业化来推动城市化。“十一五”时期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50.7%提高到59.2%,工业化率由36%提高到41.5%;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由17.3%提升至22%,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次由第18位跃升至第15位;城市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末的224平方公里扩大到339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突破335万,城镇化率达到68.2%。载体建设步伐加快。合肥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载体,现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和7个省级开发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产业特色鲜明、产业承载和配套能力较强。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1%、工业增加值的69%、固定资产投资的41%、财政收入的39%由开发园区创造。
较低的商务成本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合肥已连续4年入选福布斯财富杂志(中文)中国内地经商成本最低城市前十名,综合商务成本约为沿海地区的75%。劳动力丰富,拥有各类职业学校109所,在校生19.2万人,各级专业技工22.8万人,能够保障产业转移的用工需求;成本相对较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当于长三角的77.8%,相当于珠三角的91.6%;金融业发达,已形成较完备的金融体系,在肥设立总部的金融机构7家,省一级分支机构约30家,各类金融和准金融机构网点超过1000家,区域性金融中心的优势为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融资服务条件。内需市场广阔,以合肥为中心半径500公里的范围涵盖了中、东部7省1市,拥有5亿多人口,是全国消费市场最广、消费能力最强、消费层次最高的区域,具有吸引产业转移的巨大市场容量。
富集的资源禀赋和独特的科教资源。合肥经济圈内资源丰富,淮南是全国首个亿吨级大型煤电基地,巢湖位列全国五大淡水湖,六安霍邱的20亿吨铁矿资源位居华东地区首位,能够为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各种要素保障。合肥是我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是全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59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各类科研机构200多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3个,两院院士31人,拥有科技人员30余万人,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这些科技创新要素是吸引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有利于我老秘网市在承接中实现提升和跨越。
(二)承接产业转移的阶段性成效

“十一五”以来,尤其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合肥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努力发挥核心城市示范引领作用,立足区位、交通、科教、产业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面向国际国内以及长三角加速优质产业和资本的承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0%、地方税收增量的50%、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量的70%、新增就业岗位的70%、新增规模以上企业户数的95%都是由外来投资形成的,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投资者在关注合肥、选择合肥、投资合肥。
承接总量实现新突破。“十一五”全市累计承接市外投资4360亿元,年均增长51.5%,承接转移项目8125个,其中实际利用外资56.6亿美元,年均增长28.6%,占全省总量近三成。2010年,全市承接市外投资1633.5亿元,增长40.4%,其中,省外资金1250亿元,增长60.8%,占全省总量的18.2%,占示范区总量的25.7%。实际利用外资14.3亿美元,占全省总量的28.5%,占示范区总量的37%。目前在肥发展的企业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中国香港、日本、新加坡累计投资位居前列,境外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合肥达到27家,占全省的一半以上。
承接产业实现高端化。我老秘网市围绕优势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选准产业承接点,强化产业升级,抢占承接高地。平板显示、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起跳,在全国确立了先发优势。以京东方6代线为引领,带动一批大项目落户合肥,确立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基地的地位;以江淮汽车、安凯客车等为龙头,聚集国轩高科动力等25家企业,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以彩虹光伏玻璃等项目为龙头,推动合肥新材料产业加速崛起;实施量子通信等103个公共安全项目,成功抢占全国公共安全产业“制高点”;以熔安动力、芯硕半导体等项目为支撑,开启了合肥高端装备制造新时代。
承接水平达到新提升。以“招大引强”为抓手,实现高水平承接。示范区建设以来,先后9次组织233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757亿元。长安汽车、友达光电、赛维LDK、晶澳等一批产值超百亿元项目开工建设,京东方六代线、鑫昊、彩虹、熔安等竣工投产,中盐化工基地、世界首个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等加快建设。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取得突破,工总行、建总行、浦发行后台中心项目相继动工。万达广场等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建成开业。
承接平台达到新高度。以国家创新型试点市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创新承接平台,推进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为强化科技资源与产业有效结合,我老秘网市围绕“十二五”重点打造的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家用电器3个两千亿级产业,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3个千亿级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后在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车、语音信息、平板显示、光伏光热、节能、环境工程、农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家电技术等领域组建了十大研究院,为产业提升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作为产业技术研发和产业承接平台,这些研究院在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服务民生和助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承接载体建设取得新进展。开发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平台。为加快开发园区建设,较好地发挥窗口、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我老秘网市突破行政区划界线,推进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园区整合扩容、转型升级,在新站区、瑶海区和肥东县境内,高标准规划建设合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并通过推进开发园区基础设施大建设,增强园区吸纳和承接大产业、大项目的能力。同时,着眼于合肥经济圈产业一体化布局,积极推进合淮、合六、合巢、合桐安等4条工业走廊建设。全市已形成以高新区、经开区和新站区为主体,以县区开发园区为补充,以4条工业走廊为外延,统筹推进、错位发展的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平台。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发展的战略部署,目前我老秘网市与阜阳、寿县等地合作共建园区工作也在加快推进。
承接服务得到新改善。着力强化政策配套,优化承接环境。出台了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工业、农业、服务业发展和推进自主创新等4个政策文件,构建了完善的承接产业转移政策体系。仅2010年全年市本级财政共兑现政策奖补资金17.4亿元。在行政审批、招投标、投融资等重点领域,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营造阳光诚信的政务环境。开设“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除与环境关联度较大的重大项目外,一般工业类项目在3个月之内,商业类项目在4个月之内,全部做到办齐手续、落地开工。
(三)承接产业转移的经验启示
1、承接产业转移应充分考虑要素成本、交易成本和市场规模等影响因素。产业转移具有明确的利益驱动机制,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则以获取综合竞争优势为目的,转移传统产业主要是为了获取区位优势和降低要素成本,特别是制造业对要素成本较为敏感。我老秘网市信息、技术、设施、人才、研发创新能力和体制配套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有力地促进了产业承接的顺利进行。
2、承接产业转移应制定产业政策来引导转移进程。政府应密切关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动向,围绕本地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等目标,制定各种产业政策引导资本流入。今年以来,我老秘网市先后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承接产业转移政策,2011年市财政共安排扶持资金16.75亿元,其中,统筹安排6亿元设立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组建由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股权投资企业,以参股方式支持我老秘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3、承接产业转移应与培育集群相结合。政府部门统一规划、设立专业化的产业集聚园区,并推进现有园区转型升级,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我老秘网市依托区域性中心城市高水平建设产业承接集中区,起步区15平方公里,为合肥大规模、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提供405平方公里的空间载体,促进整个产业链的转移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合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形成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4、承接产业转移应与壮大本地主导产业相结合。承接产业转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促进本地资源的整合重组,以确保引进资本能够尽快带动本地产业资本、技术升级,提升本地主导产业竞争力。近两年,我老秘网市以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立足主导产业推进产业链招商。围绕京东方、彩虹玻璃、赛维LDK太阳能光伏电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功引进197家配套项目,签约投资额524亿元。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选准产业承接点,大力引进国内外优质产业资本和先进技术。
5、城市综合承载力是承接转移的重要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构筑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立体式国际化交通网络,降低产业转移和产业发展成本,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我老秘网市通过加快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实现全方位与周边特别是与沿海发达地区对接。合肥火车站改造工程完工,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和南客站、机场高速、合店路二期开工建设,长江西路高架、南北高架一号线、裕溪路高架及一批支路网建成通车,三大开发区及滨湖新区开通支线公交。新桥国际机场航站楼主体结构基本完成,合肥港综合码头一期建成使用,轨道交通一号线试验段、裕溪复线船闸、巢湖复线船闸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此外,水、电、气、热等公用事业加快建设。滨湖新区建设不断加快,商业、文娱、教育、医疗卫生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形成可容纳30万人口的生态新城区。
(四)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老秘网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引起重视并尽快加以解决的问题:

一是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老秘网市强力实施“三大推进”战略,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和服务功能有了新的提高,城市的品位也有新的提升,但与区域性特大城市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城市公用事业、教育卫生、现代物流、金融、社会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还明显滞后,综合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园区发展定位与产业空间布局不够清晰。我老秘网市开发园区产业空间布局和产业集聚初显轮廓,但仍然存在园区发展定位模糊、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关联度低、一些县区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集聚区布局零乱、无序竞争等问题。迫切需要在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框架下,进一步明晰开发园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其承接产业转移载体平台作用。

三是城市发展空间急待拓展。我老秘网市老城区已无承接空间,现有的省级及以上开发园区普遍面临发展空间不足,新批建设用地数量较少,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迫切需要按照大合肥经济圈的规划蓝图,从引领安徽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的需要出发,对产业空间发展布局进行新的规划。

四是产业配套能力不强。近年来,我老秘网市优势产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但是产业配套体系不健全,缺乏龙头企业的强劲带动、配套企业的相互衔接、关联企业的紧密对接。一方面,合肥家电、汽车和装备产业龙头整机企业,因配套能力不强,尤其是核心配套件、关键件配套不足,制约了产业链的整体发展。另方面,转移到本地的龙头企业由于难以找到合适的配套企业,当地的产品或原料又常常达不到转移企业的要求,企业所需的零配件仍需要到东部地区或国外采购,这必然增加企业负担,使得转移来的企业难以发挥最大效应。

以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我老秘网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内区域间竞争态势的加剧,招商引资的国际国内竞争更趋激烈,资源要素的瓶颈问题更加突出,承接产业转移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为此,我们要进一步认清当前发展所面临的复杂社会背景,加快建设合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这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合肥作为安徽核心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合肥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质量和水平;而且有利于促进合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科学发展水平;有利于推动合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升合肥综合竞争力。

二、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发展的路径研究与措施建议

按照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总体定位和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要求,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战略布署,我老秘网市应围绕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现代产业基地和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创新体制机制,拓展产业承载空间,提升产业承载和配套能力,主动承接先发地区产业转移,在安徽崛起中勇当先锋,在中部崛起中争先进位。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定位

——安徽乃至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发挥省会城市的龙头作用,提升产业支撑力、要素集聚力和市场辐射力,拓展城市空间,提高经济首位度和综合承载力,把合肥建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加强与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在区域范围内优化配置各类资源,提升区域整体实力,成为安徽乃至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长三角面向中西部的重要门户。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创造与长三角无缝对接的平台。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加速产业规模扩张与结构升级,建成承东启西的区域性经济中心,成为长江三角洲联动中西部发展的纽带。
——中西部地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集聚国内外创新发展要素,将承接产业转移与加强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有机结合,在创新中承接,在承接中发展,为中西部地区提供示范。
——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升级,打造国内优势明显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二)承接产业转移正确处理好的重大关系
——承接产业转移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相结合,促进有序发展。坚持高起点引进、高水平建设,在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项目的同时,加强对高新技术、高科技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等的承接,把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变成提升产业结构的过程,鼓励承接集群式产业转移,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打造若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
——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促进科学发展。主要承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项目,防止将高污染、高耗能产业承接到我老秘网市;大力推广节能降耗技术,推行生态补偿和考核机制,发展清洁生产,推进循环经济,集约利用土地,提高产业承载力和单位土地投资强度,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
——承接产业转移与发挥我老秘网市自主创新优势相结合,促进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我老秘网市科研优势,抓住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机遇,加大科技投入,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区域创新平台,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打造若干新兴战略性产业。
——承接产业转移与构建新型城市化相结合,促进和谐发展。围绕产业集聚人口,完善城镇综合功能,形成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和小城镇共同发展的格局,加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鼓励开展城乡一体化试点,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稳步扩大城区范围,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三)承接转移的重点产业定位
1、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重点承接发展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等产业,壮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把合肥建设成为全球家电制造中心、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家用电器制造业。依托合肥海尔、合肥格力、合肥美的、长虹美菱、荣事达三洋等龙头企业,引进国内外知名家电研发机构,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家电核心制造技术。承接国内外家电整机和龙头配套企业,承接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压缩机、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生产,提高核心配套件本地配套率。
装备制造业。依托日立建机、合力叉车、合肥ABB、天威合变等企业,重点承接***、叉车、装载机、压路机、吊车等整机制造技术工艺,积极引进发动机、电池及驱动控制系统、变速箱、减速机、液压系统、电子电器等配套企业,承接船用动力系统、大型工业动力装置、大型快速液压设备,以及船舶、航空和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制造业。
汽车产业。依托江淮汽车、安凯客车、长安集团合肥昌河公司等骨干企业,重点承接自动变速箱、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汽车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技术和生产环节,加大整车制造技术的引进和自主研发,形成较大规模整车和成套自动传动装置生产能力。
2、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承接具有比较优势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公共安全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依托京东方、鑫昊、彩虹、友达光电、芯硕半导体、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承接发展新型平板显示、集成电路、高端软件等核心基础产业,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承接发展TFT-LCD、PDP、OLED和激光显示等前沿技术和集成电路、数字化音视频产业、高密度激光视盘机等产业及上下游配套行业,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基地。
新能源产业。依托赛维LDK、合肥海润、彩虹光伏、阳光电源等龙头企业,重点承接新能源产业研发、制造和示范应用技术,积极承接太阳能光伏、风电装备、生物质能和核电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的制造生产,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新材料产业。重点承接发展特种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环保节能材料、大规模集成电路外延材料和封装材料。
节能环保产业。积极承接太阳能光伏、生物能源、燃料电池、高能电源、建筑节能技术,支持锂离子动力电池、大功率并网逆变器、风力发电机组、光伏电池控制系统及燃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项目。
生物医药产业。重点承接发展基因药物、合成药物、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现代**等。集中开发一批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疫苗、生物试剂和基因工程药物。开发和推动生物农业产品产业化,推广应用生物制造技术,发展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的生物基材料。
公共安全产业。重点承接发展北斗导航、量子通信、卫星导航、雷达通信、安全生产监控、灾害监测预警、食品快速检测及安全控制等技术,推动反恐安全、信息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关键技术产业化,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建成国家公共安全产业基地。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承接发展金融、物流、会展、商贸、旅游、信息服务业,形成全国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推进滨湖会展中心、合肥服务外包基地、合肥动漫基地、环巢湖旅游工程、金融后台服务基地与金融总部集聚区以及南客站、合肥北站、新桥机场、新港片区、撮镇等商贸物流园区建设。
4、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引进国内外龙头企业投资建设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冷链物流系统、配送中心和连锁农家店,重点承接发展种业、蔬菜园艺业、苗木花卉业、特色种植业、畜禽加工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面向长三角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四)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布局
顺应产业转移和区域合作新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加快国家和省级开发园区整合、扩容、升级,鼓励三大开发区与县、区合作共建,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明确、分工协作、竞争有序的产业区域布局。重点建设四大产业集聚区、两大示范园区和四大产业带,构建区域性特大城市产业布局体系。
1、四大产业集聚区
西部集聚区。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体,联动蜀山经济开发区、南岗科技园、柏堰科技园等,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家电、公共安全、新能源等产业。
西南部集聚区。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联动包河工业园、肥西桃花工业园、新港工业园,重点发展家电、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
北部集聚区。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为主体,联动庐阳工业园、双凤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新材料、纺织服装、包装印刷等产业。
东部集聚区。以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肥东经济开发区为主体,重点发展新型化工、钢铁深加工、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家电等产业。
2、两大示范园区
合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在新站区、瑶海区和肥东县境内,起步区15平方公里,可提供405平方公里的空间载体。重点承接发展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节能环保和新材料产业。打造高技术产业、循环产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新城。
合肥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派河以南肥西境内,起步区15平方公里,可提供220平方公里的空间载体。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发展家电、汽车、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高标准的集创新、生态、居住、人文为一体的现代化港口生态新城。
3、四大产业带
合淮工业走廊:沿合淮206国道,依托合肥北部产业集聚区,重点布局发展重化工业、高载能工业、先进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规划建设一批煤电铝联营、有色金属深加工、电力设备制造、矿山机械、化工机械、农业机械和大型食品加工等项目。先行启动合淮合作共建区,积极争取直供电试点。
合六工业走廊:沿合六312国道,依托合肥西部产业集聚区,重点布局发展精密仪器、电子信息、软件开发等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和汽车及零配件、机电与家电、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同时依托新桥国际机场,建设发展临空产业园。
合巢工业走廊:沿合巢S105省道,依托合肥东部产业集聚区,重点布局发展汽车零部件、钢铁深加工、新型化工、新型建材等产业。
合桐工业走廊:沿合安206国道,依托合肥西南产业集聚区,重点布局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农产品加工、包装印刷等产业。
(五)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区域发展的任务措施
1、以大开放全方位承接产业转移。抓住我老秘网市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机遇,深化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扩大与珠三角、环渤海、海峡西岸、港澳台等区域的交流合作,密切与中西部地区的联系,不断拓展开放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以招商引资作为对外开放的主抓手,围绕合肥产业发展方向,选准产业承接重点,谋划重大招商项目。加强与央企、外企和知名民企等各类企业的对接合作,着力引进世界500强等知名企业,争取其在肥设立地区总部、研发机构、采购中心和产业基地。积极引进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现代商务、旅游会展、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知名企业落户合肥,设立区域中心或分支机构,促进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融合发展。
2、以大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加快优势产业集聚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构建“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承接模式,促进产业组团式承接和集群式发展,形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打造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家电、汽车、装备制造等千亿级产业,发展壮大一批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前列的产业集群。以大项目提升承接水平。加快京东方8.5代线和晶澳太阳能、日立建机3万台***、长安30万辆微型车、江汽轿车、重卡扩建、合肥电厂#6机组等重大项目建设。
3、以大建设强化城市综合承载力。以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加快对外交通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新桥国际机场建设和铁路枢纽及南环线、合福线、合蚌客运专线工程建设,开工建设西合复线。积极支持推进巢湖船闸及裕溪船闸工程,开工派河港区、合裕航道疏浚等项目。力争通过水、陆、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实现交通网络与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对接,构建起承接产业转移的快速通道。
4、以大载体拓展承接空间。完善提升现有开发园区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和能源、环保、物流、通关等公共配套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功能集成。加快合肥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建设,进一步推进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园区整合、扩容、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同时,加强与周边及沿海地区的合作,积极探索园区合作共建模式,努力建立互利共赢的利益分享机制,共建产业承接特色园区。
5、以大融合促进产业自主创新。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市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促进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相融合。推动10大产业研究院加快建设,提升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水平,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促进产业集群式承接和发展。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开发应用新产品、新技术,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创新升级。
6、以大环境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服务保障水平。完善城市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电、气、热等保障水平。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加快与长三角地区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用建设等领域的对接。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建立与省内市、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建设用地置换指标等有偿调剂使用途径,争取对跨地区的重大项目用地指标在省用地指标中予以单列。规划异地建设电源点,建设淮南与合肥之间直供电线路,试行大用户直供电。加强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和金融产品,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劳动力培训,缓解企业用工结构性短缺矛盾,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和培养工程,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用足用活示范区先行先试权,推进行政审批、土地管理、环境保护、能源利用、职业教育、社会保障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作 者: 刘烈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区域发展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