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及利用的思考
淯江河,是长宁的母亲河,她流经长宁腹地,滋润了万顷竹海,哺育了竹乡儿女,更是美丽长宁的一条毓秀碧练,她的水量多少,水质好坏和防洪安全等直接关系着“四个长宁”建设和全县44.5万人民的切身利益。随着近年来县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竹生态养生名城的建设步伐加快和应对自然灾害的严峻形势,都对淯江河的治理和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治理、统筹开发、规范利用淯江河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综合治理及利用淯江,既是建设“四个长宁”的综合性工程,也是提升长宁形象的德政工程,更是改善人居环境、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民心工程。一、淯江河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
淯江河,又名长宁河,属长江上游干流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兴文县境内,流经兴文、珙县、长宁、江安4县,全长110.1公理,流域面积1989.8平方公里,在长宁县境内长66.6公里,有大小支流245条,内流域面积895.2平方公里,可分为三大流域。据统计,长宁县大约有40万人口居住在淯江河流域,直接或间接饮用淯江河流域的水源,淯江河每年向长宁县提供的工业、农业及生活用水量约1.5亿立方米,占淯江河多年平均流量的10%左右。长宁县座落在淯江河的中下游,汇入的流域面积占整个流域的45%。
随着近年来极端气候的增多和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淯江河流域的开发和治理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抵御洪灾能力低,“8.29”洪灾致使我老秘网县龙头镇、长宁镇、竹海镇、古河镇严重受灾,遭受经济损失上亿元。水资源严重缺乏,由于淯江河两岸没有大中型水库调节,溪河主要靠降雨补给,特别是到枯水期,县城段的水流量小的时候不足2立方米/秒,工业用水矛盾越来越突出。水质污染严重,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淯江河中含磷和有机物严重超标,枯水期的水质恶化尤为严重,直接影响沿河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水资源综合利用系数低,以工业而言,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40%,90%以上的企业根本没有中水回用和循环用水系统;农业用水采用的是畦灌(漫灌)、沟灌,很少用喷灌、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生活用水没有节制措施。河道治理模式缺乏系统科学化。只考虑河流的防洪能力,淡化了河流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破坏了自然河流的生态链和生态环境,导致水体与土壤的交流被割断,水体的自净能力减弱。水环境管理难,县境外上游区域和县境内都分布有较多的矿山、企业和集镇街道,大量垃圾流向淯江河,造成水环境管理难。
二、淯江河综合治理和利用的总体思路
坚持以人为本,保证防洪安全、水质安全、水量安全,使水资源综合利用系数最大化的原则,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将河道整治与中游建库调节洪水、上游搞好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全域水质治理和水环境整治结合起来,全力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强保障。
三、淯江河综合治理措施
(一)以规划为重点,解决淯江河流域治理思路问题。合理布局水功能区,并根据水功能区划,合理布局工业。在叙高线压缩矿山企业数量,县城以上淯江河沿岸严禁布置污染型企业。河道整治工程除了考虑防洪安全外,还应考虑为社会提供生态用水。河道整治工程设计应由单线的工程水利设计向环保、人本、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生态水利设计转变,在功能上由单一的泄洪功能改变为集防洪、休闲、环保、生态、水利经济开发于一体的模式,将河道景观与当地生态休闲游融为一体,使河道防洪设施真正达到人水和谐相处的生态要求,成为人们亲水、近水、乐水的好去处。
(二)以河道工程建设为重点,解决淯江河流域大安全。河道整治要因势利导,调整、稳定河道主流位置,改善水流、泥沙运动和河床冲淤部位,扩大河床过水断面,以适应防洪、供水、排水等需求。要严格清障,各河段按设计标准疏浚河道,保证泄洪顺畅。以造竹为主大力推进护岸工程建设,形成河流条状绿化带,县城和集镇堤防工程可采用在20年一遇的警戒水位以下用浆砌条石堡坎,上部用网格护坡后植树种草柔性处理。
(三)以水土保持建设为重点,解决淯江河流域大生态。多元化、多层次拓展投资渠道,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将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综合治理,多种措施并举。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将水土生态规划纳入县城与工业园区规划,搞好城市管网线统筹规划管理。严格执行项目建设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大力推广现代农业生态技术,切实减轻水土流失影响。
(四)以水库建设整治为重点,增大淯江河流域调节水量。加快推进县南部山区、八大旱片区、县城工程性缺水地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坚持蓄引提与合理开发地下水相结合,以十二五规划为基础,尽快新建东山水库、扩建方四滩水库为中型水库,新建牟家坡、龙潭坎等小(一)型水库六座、改扩新建小(二)型一批,除险加固小(二)型水库29座。通过水库建设和整治,增大淯江河调节可用水量。
(五)以污水治理为重点,解决淯江河流域水质问题。广泛应用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氧化塘处理系统等生态修复技术治理水污染。对县城和乡镇集镇实行雨污分流,污水必须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加强沿河工矿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入河排污口的管理,对不达标排污量的企业,逐年取缔或搬迁。县污水厂处理过的污水,可中水回用作县城的景观用水。
(六)以水环境治理为重点,打造淯江河流域“生态水”。协调上游的江安、兴文、珙县等区县治理力量,县级相关部门与乡镇整体联动,加大卫生宣传力度,强化水环境治理。对河道采用清淤泥、清污水、清垃圾、清障碍的“四清”措施,改善淯江河水环境。采用上游禁污,中游拦污,下游清污的方式,达到饮用水源无污染,城镇河道无污泥,堤岸水面无垃圾,河道畅通无障阻的四无目标。
(七)以水行政执法为重点,保护淯江河流域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利用、节约、保护,严格水资源总量控制,入河排污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三条红线”。严格取水许可和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在排污口设置方面实行“四不批”。协调解决好农业与工业争水,农村与城镇争水,生产生活与生态争水现象。
(八)以防控体系为重点,解决淯江河流域人水和谐。在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加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洪水的风险管理,在发挥好河流发电、养殖、旅游等经济功能的同时,切实保护好河流生态系统。制定好防控预案,加强雨情、水情、河情、灾情等信息的搜集掌控,实时进行河流洪水预测、预报、防洪调度决策,完善防灾救灾物资储备,最大限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文/邓继洪牟劲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