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秘 发表于 2011-12-15 08:17:21

我市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

  “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子女外出打工或与子女分居单独居住的老人。目前我国有40%的老年人过着“空巢”生活。我市20万农村老人中,“空巢老人”达8万人。在老龄化、空巢化现象日益严重的今天,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空巢老人”的各种问题,是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新农村建设以及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为全面了解掌握晋城市“空巢老人”家庭生活状况,更好的解决好“空巢老人”的生活需求,晋城市老龄办于6月份在全市六个县(市、区)开展了“空巢老人”抽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调查发现,空巢老人”的生活、医疗、精神慰籍、赡养等方面的问题非常严重,应引起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一、“空巢老人”的基本状况

  此次调查对象中,男性960人,占48%,女性1040人,占52%。60—64岁272人,占13.6%;65—69岁508人,占25.4%;70—79岁920人,占46%;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300人,占15%。夫妻独居的1500人,占75%;单身独居的500人,占25%。调查对象中,独居3年以下的400人,占调查总数的20%;独居3—5年的760人,占调查总数的38%;独居5年以上的840人,占调查总数的42%。调查对象中,老人希望自己过独立生活的240人,占12%,子女工作忙,压力大,老人不愿加重子女负担的220人,占11%;因与子女生活方式不同而选择独居的200人,占10%;受子女住房紧张,无法同住的200人,占调查总数的10%;子女在外就业生活的1140人,占57%。

  二、“空巢老人”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显示,一旦家庭“空巢”化后,会给“空巢老人”带来养老、医疗、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1、“空巢老人”经济收入低,养老得不到保障。调查对象中,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680人,占34%;月收入在300元以上的220人,占11%;无经济收入、靠子女供养的1100人,占55%。有1万元存款以上的25人,占1.3%;98.7%的“空巢老人”没有存款或存款不足1万元。有相当一部分“空巢老人”收入水平不高或缺乏独立的经济收入,同时,绝大部分农村“空巢老人”把一生劳作收入都奉献给了社会和子女,到年老时却没有什么积蓄。“空巢老人”现代生活设施拥有的匮乏也直接反映出经济收入的拮据。调查显示:拥有空调、电冰箱、电脑的100人,仅占调查对象的5%;80%以上的“空巢老人”只有一台电视机,还是过时、淘汰品。由于收入水平较低,导致“空巢老人”的支出水平也普遍较低,生活质量较差。调查对象中,月支出200元以下的800人,占调查对象的40%;月支出200—300元的960人,占调查对象的48%;月支出300—500元的200人,占调查对象的10%;月支出500元以上的40人,仅占调查对象的2%。“空巢老人”的支出集中在饮食、水电、日用品等开销上。

  2、病无所医仍是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最大困难。农村“空巢老人”中,常年患病的比率非常高,许多人是多病缠身。调查显示:生活能自理的1700人,占调查对象的85%;不能自理的300人,占调查对象的15%。健康的500人,占调查对象的25%;一般的660人,占调查对象的33%;较差的840人,占调查对象的42%。“空巢老人”多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老年疾病。由于沉重的医疗费用,使一些“空巢老人”陷入贫困境地,出现“因病致贫”、“因贫返贫”现象。只能是小病忍,大病拖。调查中,当问到“您有病时会做的事”时,填写“主动求医问药”的840人,占调查对象的42%;填写“听之任之”的1160人,占调查对象的58%。当问到“您生活中最担心的事”时,填写“生病没钱治疗”的880人,占调查对象的44%;填写“没有生活来源”的740人,占调查对象的37%;填写“生活无人照料”的380人,占调查对象的19%。老年人本身已进入体弱多病阶段,而“空巢老人”尤是如此。

  3、“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导致老人“空巢综合症”。“空巢老人”大都处于“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生活状态,孤独地出去,孤独地回来,面对着冷冷清清的家,老人很容易产生寂寞、孤独之感,导致情绪低落、焦躁不安、孤僻抑郁等心理问题。专家指出,由于“空巢老人”身边无子女,缺乏精神慰藉,易犯孤独、抑郁、恐病、情感饥饿等精神疾患为表现特征的“空巢综合症”。调查显示:“空巢老人”娱乐方式单调,自我封闭,主要为下棋打牌、闲逛和看电视、聊天。下棋打牌的1060人,占53%;闲逛的300人,占15%;看电视、聊天的640人,占32%。多数“空巢老人”不愿参与社会活动。调查中,参加文体活动的440人,占22%;参加老年志愿、公益活动的140人,占7%;帮助高龄老年人的60人,占3%;向村委提建议的100人,占5%。“空巢老人”大多精神空虚,调查中,认为思想积极向上的660人,占33%;跟不上社会发展的660人,占33%;孤独的420人,占21%;没意思的260人,占13%。由于精神空虚,“空巢老人”通常孤独感增强,对未来生活缺乏希望。所以当填写“您对当前生活的满意度”时,16%的“空巢老人”填写“很满意”,22%的填写“比较满意”,28%的填写“不太满意”,34%的填写“很不满意”。

  三、调查引起的几点思路

  农村“空巢老人”的出现,折射出了来自人口老龄化方面的严重威胁。解决好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政府承担着重要的责任,继而带动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空巢老人”工作。

  1、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让农村“空巢老人”安度晚年。一是政府要加快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解决农村家庭养老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使农民在年老时,也能像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一样领取养老金,这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根本出路。我市六县(市、区)已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每位老年人每月可领取55元的养老金,但标准较低,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养老金额度。二是要进一步扩大农村低保范围,提高低保标准,让生活困难的老年人都能得到低保待遇。三是应加大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补助力度,可考虑对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一定数额的生活补贴,因为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一般都丧失了劳动能力,没有独立生活来源,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自理能力相应减弱,政府应当给予适当的高龄老人生活补助。

  2、兴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走家庭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的路子。调查中发现,35%的“空巢老人”喜欢住进养老机构,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子女愿意将老人送到养老机构。老人到了养老机构有人管理,有人照顾,老人舒心,子女放心。因此,各级政府要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支持、鼓励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可由乡、村组织牵头,通过招商引资及当地能人投资等多渠道兴办养老院、托老所。要大力新、扩建乡镇敬老院,接纳更多的生活困难空巢老人、五保户、鳏寡孤独老人,国家负责这些老人的基本生活费。老人们在这里实行个人开灶,自己煮饭,生活上可以互相照顾,互相帮助。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既省钱又切合实际的好办法。应鼓励已经富裕起来的村民兴办家庭托老院,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白天老人聚在一起学习、娱乐,晚上回家休息。

  3、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医疗救助水平。据调查,尽管大多数的老年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住院需垫付医疗费,而且报销额也较低。针对这种情况,应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医疗费垫付问题,同时提高报销比例,减轻老年人医疗费用负担,让老年人看得起病。对生活困难“空巢老人”,其参加合作医疗费用应予全免。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城市医疗卫生下乡巡回义诊等活动,为年老体弱、经济困难的农村老年人送医上门。政府可考虑在农村建立老年人大病救助基金,为患大病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解决农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4、加快构建以乡镇为老服务中心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要着力打造乡镇为老服务中心这个平台,同时逐步向农村延伸。乡镇为老服务中心要认真落实“八个建立”的标准,并不断健全服务功能。“八个建立”即:建立为老服务中心组织机构和人员、建立综合性服务场所、建立老年福利基金、建立养老补贴制度、建立为老保健服务工作制度、建立老年维权制度、建立为老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和设施。要针对“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失能老人”等重点开展家政服务、家庭保健、心理慰藉等方面的服务,解决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实际困难。

  5、大力宣传《老年法》,加强传统孝道教育。在社会经济快速向前发展,人们的思想潮流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更要注重加强对青年孝文化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教育,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要全面推行、落实好家庭赡养协议书,由基层老龄组织督促子女赡养老人,按时付给生活费。倡导外出务工子女常回家看看,常打电话问候父母,多关心父母的生活,让老人心里得到宽慰。文/李玉平




英文t 发表于 2012-1-17 15:05:30

hMwXQp 发表于 2012-3-12 20:14:51

不错的~~! 感谢您提供











static/image/common/sigline.gif
吸血鬼骑士(完) 百度影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市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