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猫 发表于 2011-12-12 08:07:07

转变发展方式是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在推进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共同课题。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传统经济转向绿色经济,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呼伦贝尔市经济在“十一五”期间能够快速发展主要依靠能源产业的推动和支撑。“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寻找新途径,培育新产业,实现新突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性
    呼伦贝尔市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已迫在眉睫,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经济结构调整为核心,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展上的差距要求调整。呼伦贝尔市经济发展短板在工业,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十一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三产业比例是9.4∶54.5∶36.1,其中,工业是 48.2;呼伦贝尔市三产业比例是19.6∶42.1∶38.3,其中工业是36.1;呼伦贝尔市工业“十五”末占GDP的23%,“十一五”末达到 36%,年均增2.3个百分点,虽已实现快速增长,但仍处于全区末位,属于工业化初期。“十二五”期间,必须使工业占GDP比重每年再提高2个百分点才能接近全区现有水平。所以,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现实的约束迫使调整。一是生态约束。呼伦贝尔拥有大草原、大森林,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保护好生态是政府的使命和责任,也客观上形成“倒逼机制”,迫使政府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二是功能区约束。呼伦贝尔市下辖13个旗市区中已有9个旗市列入国家限制开发地区,限制压缩了发展空间。三是节能减排约束。节能减排是必须完成的刚性指标、问责指标、指令性指标。四是产业政策约束。呼伦贝尔市的优势产业——煤炭、电力、化工、有色金属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调控的产业,短期内难有较大发展。五是市场约束。由于电力输出受到东北市场需求的影响,呼伦贝尔市大量发电能力闲置,特别是电力受端辽宁省市场需求饱和,影响了呼伦贝尔市电力产业发展。
    优越的资源禀赋支撑调整。一是经济类型多元。呼伦贝尔市拥有农、牧、林、垦、矿、口岸区,经济类型多元,调整余地大。二是资源优势明显。呼伦贝尔的基本优势是人均耕地、草场、水资源、煤炭资源等均远高于全区、全国平均水平。三是要素组合优势突出。呼伦贝尔市拥有煤电、煤水、农牧林组合以及向蒙俄开放前沿和位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综合优势。在“十二五”乃至更长时间,应加强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多极发展、多元支撑的产业格局,建设大基地、大产业、大集群,真正实现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绿色发展、科学发展。
    坚持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为核心
    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节能减排的压力、发展与生态的矛盾迫使政府要求在抓好传统产业的同时,必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产业,实现新突破。否则,难以实现生态与发展双赢的目标。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选准突破口。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找准突破口、把握着力点,努力实现在调整中发展、在发展中调整。做强第一产业,把农业作为根基产业,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发展,走农牧业产业化的路子。目前,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科技引领等扶持力度空前加大,为农牧业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呼伦贝尔市应抓住机遇,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牧业产业化,拉长产业链条,夯实农业基础。做大第二产业。虽然工业总量小、产业层次低已成为许多地方经济发展的短板,但也使其拥有了更广发展空间和后发优势。因此,地方发展优势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在工业。实践证明,优化的结构是动力、优势。呼伦贝尔市应加快工业化进程、做大工业总量,突出抓好能源产业,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拉长有色金属产业链条,扩大制药产业规模,发展机械加工制造等产业。做优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重点在旅游、物流和城市化,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中,做优第三产业不仅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地区与城市竞争力,而且有利于扩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产业化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着力点。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就农业而言,不仅农业的出路在于产业化,而且农业产业化对实现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及农村全面小康,推动全国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呼伦贝尔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既是短板,更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应把产业化作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着力点。抓集约。呼伦贝尔市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不利于提高单位亩产水平,不利于推广大型农机具,不利于提高组织化程度,不利于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所以,一定要提高集约化水平,使耕地向大户集中,围绕特色产业,加强基地建设,发展壮大经合组织,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在依法自愿的原则下,将耕地向种地能手、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集中,促进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抓转化。目前,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是普遍现象,这直接制约着产业化的实现。因此,实现产业化重点要提高加工转化率和加工转化深度,尽最大努力把各产业的链条拉长、形成集群,把加工增值的深度挖到极致、做到吃尽榨干。抓引进。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有了龙头企业,产业化才能真正“化”起来。所以,要发展产业化,重点在培育引进龙头企业。要在大力培育现有的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入驻,大范围地整合资源和生产要素,培育领军企业,打造一批规模大、起点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坚持以生态保护为优先
    科学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在转变经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先。结合呼伦贝尔市的实际情况我们着重抓好以下几点:第一,倡导绿色理念为正确前提。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理念至关重要。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树立把生态保护优先贯穿于经济社会建设始终的发展理念,才能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呼伦贝尔市以草原的垄断性、森林的天然性、野生动植物的珍奇性、民族民俗的独特性享誉海内外。为保护好这些生态资源,呼伦贝尔市在推进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把倡导绿色理念,实现绿色发展作为最响亮的名片,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第二,以节能增效为重要抓手。把节能增效作为加强生态保护的重要抓手,视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节能增效加强生态保护,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且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在节能增效的过程中,还可把节能、节材和环保产业发展成本地的龙头产业,以促进整个经济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第三,以生态保护与富民强市相结合为原则。生态保护的主体是群众,要坚持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以生态保护为优先,就必须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努力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坚持把生态保护与富民强市相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共同双赢,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市长作者:张利平 来源:学习时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变发展方式是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