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发表于 2011-12-9 12:51:54

关于统筹推进产业化的探讨

作为向家坝库区移民大县和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县,屏山一方面肩负着按期完成移民迁建工作,确保向家坝电站按期蓄水发电的政治任务,另一方面更面临重构库区产业支撑,打破产业“空心化”,夯实产业基础,提升富民兴县后劲的发展压力。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以及服务业多元化,改变工业基础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第三产业滞后的现状,对于加快推进屏山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笔者围绕“决胜迁建,强势发展”主题,结合屏山实际,就如何统筹推进产业化作一探讨。

一、屏山县情及产业化现状

(一)屏山县情。屏山县地处四川省南缘、宜宾市西部、金沙江下游北岸,全县幅员面积1523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其中2个彝族乡),总人口30.71万人。近年来,屏山县情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传统的山区农业县。全县农业人口26.93万人,占总人口的88%,属盆周山区,山地面积占94%。2010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7亿元,农业增加值实现8亿元,占全县GDP的40%,三次产业结构为44.6︰26.2︰29.2。二是国家级贫困县。屏山区位偏僻,交通不便,资源匮乏,土地贫瘠,地形破碎,干旱缺水,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人民生活比较贫困,被国家再次列入新一轮十年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发展和脱贫的任务十分艰巨。三是库区移民重点县。屏山是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库区最大,四川省移民规模仅次于汉源县的移民重点县,移民工作涉及7个乡镇、72个村、286个组,近6万人,其中农村移民近3万人,县城和6个集镇将整体迁建。

(二)产业化现状。我县产业化现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业基础支撑薄弱。虽然屏山有石灰石、硅石、砂金等矿产资源分布,但是依然属于资源贫瘠县,无法发展资源型产业,加之地处山区,交通落后,基础设施条件差,工业基础薄弱,工业产值低,产能落后,缺乏支撑力较强的工业企业。2010年,屏山县经济总量仅占宜宾市的2.3%,综合实力列全省181个县区的第14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为4.51亿元,全县工业产值14.6亿元。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经过多年努力,茶叶、水果、白魔芋等农业特色产业虽已初具雏形,但仍存在产业基地规模小,生产加工标准化程度底,产品质量差,品牌效益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市场拓展受限的问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4111元,农业总产值14.7亿元。三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2003年起,屏山库区开始实行“封库停建”,库区基本建设全面暂停,县城及库区集镇城镇化进程处于停滞阶段,严重制约现代服务业发展,餐饮、娱乐等行业还处在上世纪末的发展水平,文化、休闲、商场、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几乎为零。2010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6.03亿元。

二、当前推进产业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面临的挑战。交通落后、产业支撑不足、经济总量小是制约屏山产业发展的瓶颈。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差,园区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招商引资困难重重,工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科技含量少,产能效益低,工业化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随着向家坝水电站蓄水发电,库区沿线大片优质水果带将被淹没,大批农村移民搬迁后,农业产业结构必将发生大变化,面临重构库区产业支撑的问题;自2003年库区“封库停建”以来,基础条件差,城镇化与服务业几乎没有发展,且2012年向家坝库区移民迁建基本结束后,大规模移民工程建设基本结束,移民投资拉动作用将明显减弱,库区经济发展面临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问题。

(二)面临的机遇。一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构建成渝经济圈,向家坝水电站“地方留成电量”,为屏山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空间。二是省委建设长江上游产业带和川南经济区的发展战略,省政府赋予移民搬迁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试点的政策,山区特色农业发展优势,为屏山全面开发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更加优厚的发展条件。三是向家坝库区沿线旅游开发,龙华古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的打造,乐宜高速公路,即将建设的新县城至宜宾快速通道、成贵高速铁路等交通大动脉,全新规划的屏山新县城,为屏山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更加优越的内外环境。四是一城六镇的新建,教育、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诚信等软环境的增强,为屏山全面实行对外开放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加强统筹,以新县城为核心,推动产城一体化建设

(一)加强规划统筹,用科学规划引领“三化”互动发展。推进“三化”互动,着手长远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强统筹移民与发展总体规划,重点做好后移民时期发展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交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等,统筹好开放合作与工业发展规划,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规划。积极承接重大产业转移,推动相关产业迅速崛起和发展壮大,把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由55:15:30调整为44:24:32。非农就业比重继续上升,民营经济不断增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逐步提高。统筹做好移民迁建、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之间互相衔接,增强工业对城市的支撑作用和城市对工业的服务功能,统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二)加强产城统筹,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随着新县城和工业新区的建设,逐步形成产业园区、产业聚集、产业新城三个层次,推动产城互动发展。把产业园区作为产城一体化发展、产城融合的重要结合点和有效突破点,以园区建设拓展新县城发展空间,通过新县城建设,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低碳环保经济,把石盘、丁发、宋家坝三个工业新区建成配套设施完善,能聚集人气、财气、商气的花园式产业园区,依托新发工业集中区优势,创造条件加快王场组团开发建设,主动争取成为全市“两化互动”示范区,充分利用新发工业集中区享受全省“7+3”重点产业园区扶持政策机遇,有效拓展园区规模,提高承接、承载能力,建成川南重要的“载能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关联产业,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三)加强城乡统筹,以“三化”互动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屏山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产业特色等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着力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借助移民迁建历史机遇,把屏山新县城打造成宜居宜业宜商的“宜宾后花园”;加快培育以屏山新县城为中心,以龙华—龙溪、中都—太平、大乘—富荣、书楼—锦屏为经济支撑区的城乡经济带,发挥龙华、龙溪茶竹之乡的地方特色,以茶竹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中都、太平发展白魔芋、烤烟、核桃等经济作物,以现代农业化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大乘、富荣以种、养结合,突出山区特色产业,书楼、锦屏重点开发库区旅游和发展沿江特色水果资源。通过以城带乡、以乡带村,以农促工、以工带农,促进关联产业协调发展,形成农、工、贸相互结合与产、供、销有机衔接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城镇化一头连着工业化、一头连着农业现代化的双向带动作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四、立足实际,做强“三色产业”,带动关联产业全面发展

(一)立足农业大县实际,做强“三色产业”基地。“三色产业”即:以林竹、茶叶和绿色食品为龙头的绿色产业,以椪柑、龙眼、烤烟为主的金色产业和以白魔芋为主的白色产业。立足三大产业,扩大产业基地规模,建立标准化的生产加工车间,走出一条现代化、标准化的产业道路。精心构建“两带”经济:金沙江经济带以发展优质水果、烤烟、白魔芋为主,借助接安后靠农村移民,构建百里水果带,实现特色农业与特色旅游业融合,推进农业现代化;岷江经济带以林竹、茶叶为主,兼以发展蔬菜、禽畜等产业。加强茶叶、水果、烤烟、白魔芋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合理流转土地,实施连片开发,发挥基地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发挥“川南茶叶质检中心”、“四川省优质绿茶生产基地”、“水果产业基地强县”、“红云红河集团烤烟基地单元县”以及“中国白魔芋之乡”等优势,实现产业基地规模化、生产车间标准化、产品质量无公害化。

(二)立足山区特色实际,打响农业品牌战略第一枪。发挥屏山特色农业资源禀赋优势,积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大力推广“企业+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打响屏山特色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施“抱团出海、重拳出击”,组建“屏山炒青集团”,面向全国大中城市开设“屏山炒青”专卖店,叫响“屏山炒青,绿茶一绝”;引进优质品种,用好“屏山椪柑甲天府”的美誉,依托金沙江河谷特殊气候,重构以龙眼为主的第二水果带,探索龙眼品牌发展模式,做强水果品牌;依托烤烟发展自然条件优越、烟叶品质绝佳的优势,深化与红云红河集团公司的合作;加大扶持力度,把独具特色的中都白魔芋做大做强,推进白魔芋产业不断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带动农业品牌发展;积极开拓市场,组织农特产品参加各种展览会,并通过“进京上会”等方式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立足移民迁建实际,实施移民搬迁与新农村建设结合。依托移民搬迁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试点县的政策优势,以统筹城乡,繁荣农村经济,千方百计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形成以新村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3个专项规划为基础,打捆各项目资金,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移民新村建设。将移民新村建设与新农村示范建设、土地整理和集体土地流转等结合起来,抓试点、抓规范、抓提升、抓亮点。进一步发挥移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努力打造一批人口聚集适度、产业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和谐的移民新村。二是安置产业基地建设。以茶叶、林竹、水果、烤烟和特色畜牧业“4+1工程”连片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实现移民安置和产业基地统筹发展。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安全、高效、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体系,改善移民安置区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实施中央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土地综合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打捆,积极探索“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建设新机制,调动移民群众自主投入办水利、修公路的积极性,逐步完善农村农田水利、道路交通基础设施。

五、打好“三张牌”,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造美好新屏山

(一)打好“库区旅游牌”,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把旅游发展作为重要产业进行狠抓,以“一城两区三镇四文化”的工作思路,以新县城为中心,充分利用好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推进向家坝水电站库区的一体化开发,重点抓好龙华古镇、书楼温泉、清平彝族风情园建设,深入发掘金沙江文化、三国文化、客家文化、彝族文化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观光

农业。结合移民迁建,抓紧完善公路、电力、供水、通讯等旅游基础设施,新建一批星级宾馆,开发旅游纪念品、土特产,提高旅游的接纳能力和吸引力,着力技术打造“川南旅游环线重要节点和向家坝库区国家级休闲度假旅游地”。

(二)打好“交通枢纽牌”,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大投入夯实基础,提升发展承载能力,建成宜宾至新县城快速通道,完成成贵高铁屏山段及站场建设,争取宜峨铁路开工建设,加快金沙江、岷江黄金水道开发,完成沿江港口码头复建和岷江大桥、乐宜高速连接线建设,推进宜攀、仁沐延伸线两条高速公路建设,贯通成渝、川南、攀西经济区,构筑沟通南北、联接东西、四通八达的区域交通节点,将新屏山建成进出宜宾的“西大门”。同时,利用迁复建机遇,进一步完善县内交通网络,建成以新县城为中心的放射状干线公路骨架网络,畅通县内交通,为屏山融入“宜宾百万人口大都市”重要组团、推进新型城镇化打下坚实基础。

(三)打好“新城建设牌”,打造“宜宾后花园”。充分利用移民迁建新县城建设,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的“宜宾后花园”。一是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城镇绿化率。加快化工、造纸、建材等高耗能项目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强对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污染防治、生活污水处理,优化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二是完善城市配套功能,着力打造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亮点,不断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数,加快发展房地产业,繁荣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迅速集聚人气、商气、财气,提升新县城的聚集能力。

六、练好“内功”,优化软环境,构建文明和谐新屏山

(一)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提供宽松政策环境。政府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按照政策法律规定,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垄断行业和领域、公用事业及基础设施领域等的投资经营;降低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允许企业自主选择组织形式、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发挥岷江小额担保贷款公司等机构的作用,建立私营个体企业的互保联保机制,为中小企业营造诚信的融资环境。

(二)健全政府服务机制,提升主动服务能力。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明确县级政府的职能重点,规范社会组织和团体,推行社会安全系统工程。通过新县城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政府公共教育服务水平、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水平、公共医疗服务水平。结合屏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从政府体系中合理分离竞争性、赢利性职能,交由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来管理,创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重视社区建设,发挥社区的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环保、利益协调等职能作用。创新服务方式,建立高效政务服务体系,完善县级政府及部门的“政务大厅”,推行“一站式服务”,在基层建立“政务超市”,提升主动服务能力。

(三)加强文化事业发展,提升屏山良好形象。借助移民迁建的机遇,进一步完善图书馆、电影院、文化宫、体育馆、人民公园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履行好发展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的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和权益。同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创新教育方式、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和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倡导语言文明、仪表文明、行为文明,提高政府、中小企业的社会诚信度,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渗透力,提高屏山人民文明礼仪和遵纪守法意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统筹推进产业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