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一项基本功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要求开展调查研究,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秋季第二次开学典礼上再次强调加强调查研究。中央领导同志如此重视调查研究,就是因为调查研究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功,也是我们党员干部做好领导工作的基本功。尤其是在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过程中,在应对错综复杂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的背景下,夯实这一基本功,做好这项基本功,是摆在党员领导干部面前的紧迫课题。我们要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认真思考探索、研究总结这一“基本功”的内在规律与客观要求,以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和调查研究的质量。紧紧扣住调查研究的“的”
调查研究从来不能也不是为调查而调查,为研究而研究,调查研究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实现更高目的的途径、手段与方法。现在之所以会有一些形式主义的调查研究、官样文章的调查研究,就是一些同志把调查研究行为本身当成了目的,为完成调查研究而调查研究。其实,对于中国共产党和我们的党员干部来说,调查研究的目的是很明确的,这就是帮助科学决策、密切联系群众、汲取实践智慧。着眼于这三大目的的调查研究才是有意义的调查研究。
帮助科学决策。毛泽东讲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连口都张不开还怎么去决策?但是现实中没调查就决策的情形并不鲜见。现在有些决策名为“应变之策”,其实与实际情形完全不搭界;一些决策理论上讲得很通顺,到了实际环境中根本行不通;更甚至有些决策纯属满拧,本来头痛它去医脚,本来发烧它还拱火。为什么会如此,没有进行足够的调查研究,都是在会议室里捣鼓出来的。
决策不是想当然,决策也不能拍脑袋。科学决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决策的针对性,就是要理清一项决策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和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群众对解决这个问题的态度是什么,拥护的多少、反对的多少、持中间态度的人又有多少;某一决策的实际可操作性有多大,实施成本与政策收益是否得不偿失;某一决策会不会产生尚未预料的负面效应,引发“并发症”,按下葫芦起了瓢,等等。这些都是决策的前提性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做不到心中有数,决策是不可能符合实际的。而这些问题只有经过深入细致有效的调查研究才有可能解决。
密切联系群众。随着现代社会科技进步,交通越来越便捷,过去吉普车要跑大半天的路现在用不了一个小时;通信越来越便捷,过去连邮政都难通的地方都有了手机宽带。由于现代社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加之现代社会运行模式逐渐定型,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联系事实上越来越淡薄。别说在部委大机关工作的同志很少直接面对群众,就是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同志也整天被困在会议室里、办公桌前。但是,90年来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真正依靠人民、密切联系群众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攻坚克难走向胜利的法宝,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只要真正依靠人民、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血肉相连,纵有千难万险也能逢凶化吉,纵使山重水复也能勇往直前;如果脱离了群众,哪怕办好事、办正事,群众也不会买账。那么,如何密切联系群众?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通过调查研究,深入基层,走到发展的第一线去,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欲。以心交心,自会心心相映;我们心中装着群众,群众也会在心里装着我们。
汲取实践智慧。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用新的办法、新的举措去切实解决。但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是我们头脑中固有的,只能来自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毛泽东一直主张“群众就是孔明”,经常到群众中间去才会知道我们的政策该怎么定,才会知道什么政策是好的,什么政策是不好的。邓小平多次号召全党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他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像关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邓小平就很谦虚地说,这是群众的发明。
我们搞调查研究,就是要广泛地听取各行各业群众提出来的好意见和好建议,认真学习各地区各部门在实践中摸索试验出来的新办法和新思路,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政策和科学的制度,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火热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牢牢守住调查研究的“本”
检验一项调查研究的质量好与坏、水平高与低固然最终是要看是否对作出科学决策有借鉴,依此做出的决策在实践中是否有成效,但就调查研究本身来说也还是有自己的一定之规,这就是真实、全面、客观。我们把这三大要求称为调查研究之“本”。如果说“的”针对的是调查研究真心诚意的问题,“本”则是强调调查研究真知灼见的问题。
了解真实。任何调查研究都是为了了解客观实际,为了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真实性是调查研究的生命。如果说跑了一大圈看到的都是布置出来的虚假景象,得到的都是编出来的不真实情况,这样的调查研究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当然,有些时候真实情况确实可能不那么令人高兴,甚至还有些难堪,但这些情况并不会因为我们不高兴就自然消失。所以,我们讲领导干部在调研过程中一定要正视“没想到”与“不合意”,这些甚至是调查研究中最可宝贵的东西。过去没想到的情况今天看到了,就会成为明天想得到的政策;把今天不合意的事情提出来并改善了,明天就会成为皆大欢喜的好事情。
了解真实并不意味着不可以适当“装装糊涂”。曾经有位领导干部讲,在调查研究中,面对一些应该解决但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可以装作不知道,但不能真的不知道;可以假装没看到,但不能真的看不见。虽然嘴上不说,但要心中有数,只要时机与条件一成熟,我们就可以大大方方地把它提出来并且解决掉,但是在条件不具备的时候过分渲染会欲速则不达乃至好心添乱。这样的“装糊涂”并不是不去了解真实,而是对真实更深层的认知。
把握全面。真实是最基本的,但只有真实还是不够的。我们不否认有些调查研究看到的是真实的,听到的也是真实的,但这真实很可能是管中窥豹,看到的只是斑点不是整个豹子;横看成岭侧看成峰看到的也都是真的,但并不是庐山全貌。要想让调查研究了解到的真实成为真正的真实,还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去把握全面。会当凌绝顶,方能一览众山小。尤其在现代社会,利益分化越来越深刻,甲方得到的很可能就是乙方失去的,只看一点不及其余,很容易顾此失彼甚至一叶遮目。我们要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去把握利益相关的不同方面,尤其是对立双方的情况。比如调查研究干群关系,就不仅要听党员干部的,更要听普通群众的;研究企业发展,不仅要考虑企业老板的诉求,也要关注企业员工的愿望;促进产业振兴,不仅要体谅经营者的苦衷,还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抓住了矛盾的对立两个方面,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这样的调查研究才是全面的调查研究。
另外,要想把握全面,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要下马看花,而不能走马观花;要做“广角镜头”,不能只观赏“盆景”;要多点“自选动作”,不能沦为“被调研”。时间长了、看得多了、深入下去了,全面也就自然在其中了。
保持客观。调查研究是一种主体性色彩很强烈的行为,但调查研究又力求去主体性,调研者是 “观察者”、“裁 判 者”,不 是“当 事人”、“运动员”。在调研过程中切忌主观意志,要避免先入之见,不能带着结论去调研。习近平同志讲,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可谓一语中的。只是,这板子固然主要应该打到下级干部身上,上级调查研究者也不是完全没有责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人家投其所好是因为你自己有“好”可投。但调研者一旦有了所“好”,不管是利益所好,还是感情所好,就不容易做到客观,就可能拉偏架,甚至可能“视而不见”,明明真实情况就是这样的,就是看不进去,听不进去,不去理会。这样的调查研究不仅不会有好效果,还会产生很坏的作用。
当然,保持客观不等于没有立场。中国共产党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这一边就是我们的立场。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这样的立场不仅不是不客观反而是更大的客观。离开了这一立场,貌似中立,自诩超然,不仅不会做到客观,反而会沦为个别群体的帮闲与工具。对于这一点,我们党员领导干部不能不察。
扎实提高调查研究的“技”
领导干部搞调查研究,仅仅认识到为什么搞调查研究和什么是好的调查研究还不够,拿出好的调查研究成果才能算功德完满。那么如何才能拿出好的调查研究成果呢?创新调查研究的方法,讲究调查研究的艺术,遵循调查研究的规律,在扎实提高调查研究的“技”方面下工夫。
善于运用新的手段。随着现代科技发展进步,调查研究的手段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特别是互联网络和手机短信的普及,过去一些面对面的访谈今天可能变成了键盘对键盘的敲击。曾有领导干部讲,官做得越大,获得的信息越苍白。确实,传统的信息反映渠道层层过滤,级级筛选,真正送到领导人那里可能也就剩下干巴巴几句话。但有了网络信息技术之后就不同了。不管级别多高的领导干部,只要轻轻一点鼠标,就可以与最广泛、最普通、远在千里之外的群众互动,及时地了解到社会上最鲜活的情况。现在有些干部害怕网络,甚至视如洪水猛兽。其实不然,只要我们真正掌握了、用好了,网络就会成为我们的执政利器而不是相反。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与网民互动,并通过网络问计问策,这既是给我们领导干部树立运用新技术的榜样,也对我们领导干部不能适应新形势做出了无言的鞭策。我们今天搞调查研究不仅不能回避开这些新的技术和手段,还要勇于开发这些技术更大的潜能来使我们的调查研究如虎添翼。
善于获得真实情况。召开座谈会是调查研究很重要的一个方式,但座谈会并不一定只是在会议室召开,有太多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会议室里召开的座谈会在获得真实情况方面效果并不大好。如何才能更好地获得真实的情况,毛泽东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毛泽东不但亲自做了一系列农村调查,而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调查研究方法。他在《关于农村调查》一文中谈到:“我在兴国调查中,请了几个农民来谈话。开始时,他们很疑惧,不知我究竟要把他们怎么样。所以,第一天只是谈点家常事,他们脸上没有一点笑容,也不多讲。后来,请他们吃了饭,晚上又给他们宽大温暖的被子睡觉,这样使他们开始了解我的真意,慢慢有点笑容,说得也较多。到后来,我们简直毫无拘束,大家热烈地讨论,无话不谈,亲切得像自家人一样。”我们反对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大吃大喝,特别反对党员干部在小圈子内部吃吃喝喝,但是与调研的对象一块吃吃饭、喝喝酒,特别是走到群众中间去,喝点他们自己酿的土酒,抽点他们自己卷的旱烟,感情交流后,一次饭桌上的收获可能胜过若干次会议室的座谈。这样的调研成本很低,但成果很大。
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调查研究是一件事情的两个环节,调查掌握情况,研究把握规律。抱着一大堆材料、带着一脑子印象回来,调查研究不能算完,只有透过现象把握到本质才算做到位,只有把握住本质了,所做的决策才可能有效、管用。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复杂,有些截然不同的现象,背后反映的是同一个问题;有些同样的表现形式,背后却是完全不同的机理。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要在不同中看到相同,在相同中发现差异。作者:辛鸣 来源:学习时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