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实践与思考
自2006年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以农养政”退出了历史舞台,作为江西省统筹城乡一体化试点市,新余以乡镇机构改革为契机,着力在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动脑筋、想办法,通过统一设置便民服务中心平台,服务效率、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据不完全统计,仅2010年全市26个便民服务中心共接待前来咨询、办事群众超10万人次,为人民群众代办各类事务2万余件,受理农民咨询6000多人次,调解各种矛盾纠纷600余件,当场办结率95%以上,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并且全市乡镇机构编制得到进一步精简,乡镇直属事业单位由原来285个调整为132个;行政编制由原来的1140名精简为850名,事业编制由原来的1486名精简为1120名,初步实现了转变职能,精兵简政的构想。一、构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平台的重大意义
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府,肩负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实施,既是沟通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国家安全与稳定的基石。因此构建便民、亲民、为民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平台,对于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促进基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探索基层行政新方式。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现代科技与文明传遍农村,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农民的参政议政能力极大地提高,特别是在税费改革后,传统的权力型乡镇政府经济基础发生了显著变化,构建亲民、便民、为民的便民服务中心平台,有利于发挥乡镇政府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服务、引导作用,有利于促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保障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二是有利于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过去因为干部驻村包点任务重,工作流动性大,农民到乡镇办事经常找不到人,加上分部门、分战线的分散办公,使不少群众不知道找谁,更有部门工作不积极、衔接不配套,办事无章可循,群众有时为办“一个证”要跑三四趟,远的地方一个来回要跑一天,误工误时又增加开支。建立“一站式”窗口服务平台,集中办理各类服务事项,规范办事程序,集中行政,让农民群众走进一扇门,办成一件事,可以有效提高办事效率,提高行政水平,改善发展环境。
三是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群干群关系,重塑基层政府新形象。“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曾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新余市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从办证、咨询等日常工作着手,从一杯水、一个微笑改起,通过制度约束,提供阳光、便捷、人性化的服务方,拉近乡镇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距离,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领导。
二、构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平台的主要实践
(一)立足现有资源,以集中服务为导向,以便民高效为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倾力打造便民服务大平台
加强硬件建设,集中办公场所。全市26个乡镇投资1000多万元在人口聚居地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各改造修建了100-400平方米不等的办公场所,并为每位工作人员配置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保障各部门集中办公,构建统一集中的服务区域。
整合服务内容,集中审批职能。一方面将已有的“四办五中心”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服务项目集中到新办公场所办公,统一管理,集中办公。另一方面大力通过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积极推进“扩权强镇”,扩大乡镇项目审批权和以及市县派驻试点乡镇部门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将市县职能部门能放的管理、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到在试点镇和派驻部门,实行分局审批、县局备案。并将这些权限一并纳入中心平台管理,确保中心能够把办成事、办好事。为此广播电视、供电、国土、公安、工商等部门也在扩权强镇试点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了窗口,切实方便了群众,节约了资源。
优化人力配置,集中干部力量。明确从干部力量、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等方面向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倾斜的用人导向,着力选拔一批业务精干,责任心强的年轻公务员、大学生村官充实到便民服务中心,加强中心的战斗力。
(二)从“便民”着手,加强制度建设,畅通服务渠道,再造工作程序
一是建立阳光规范的受理程序。每个中心都印制了《服务指南》《服务一本通》,并在中心大厅醒目处公开服务人员、服务事项、办理程序、承诺时限、收费标准依据、投诉电话等,保障群众办事有章可循,同时建立健全了首问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和限时办结制等规章制度,明确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运转阳光高效。
二是打造高效的办理程序。实行“统一受理、分类承办”和“联审联办”工作机制,当场能办的立即办,确实不能立即办的,由中心统一受理后直接转交相关部门限期办理;如果涉及多部门,则由中心指定一个窗口牵头,负责协调其他窗口或部门进行联合审批办理,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便利,使群众进一道门,办妥想办的事。
三是加强人性化管理。在大厅设置了便民桌椅、茶水,方便群众休息。征订了农业科技相关的报刊杂志,为农民提供最新的技术指导,引导群众致富,并在各自然村设立民事代办点,切实为偏远乡村和弱势群体提供服务。
(三)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绩效考核,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扎扎实实服务群众
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统筹协调能力。在各乡镇均成立了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民政、计生、综治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便民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各便民服务中心由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镇)长或兼任中心主任,每天安排班子成员专门负责便民服务中心的日常管理,加强对工作人员管理和现场协调,确保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严格执行绩效考核,激发干部活力。各中心根据出勤率、受理各类事项办结情况、服务对象评议、微机管理、廉洁自律等内容制定周详的考核方案,并按照考核目标严格考核,对评为优秀的予以表彰,优先提拔重用,对办事效率不高、服务质量不好的窗口及工作人员按情节严重给予相应纪律处分。通过恰当的奖惩,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从而激发干事创业的活力,改变工作作风,服务人民群众。
三、构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平台的几点思考
通过便民服务中心平台几年来的实践发展,乡镇干部的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办事程序逐步规范,办事效率不断提高,行政成本逐渐降低,干群关系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强便民中心建设,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积极的参考。
(一)构建便民服务中心转变观念是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转变观念,才能改进方法,才能提高成效。无论是建立便民服务中心,还是其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其实都蕴涵了一个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进方法的过程。只有思想的不断解放,才有观念的不断更新;只有观念的不断更新,才有方法的不断改进;只有方法的不断改进,才有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效果。今后我们将花更大力气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广大领导干部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公仆思想,切实推动便民服务的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二)构建便民服务中心平台加强领导是关键。“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尤其是改革创新工作,既无经验可循,也无政策法规可依,没有强有力的领导,就难以准确把握改革的方向;没有强有力的领导,就难以突破旧的体制机制束缚;没有强有力的领导,就难以开创新的发展格局,可以说坚强有力的领导是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平稳而又顺利推进的关键。
(三)构建便民服务中心平台科学管理是核心。没有科学的管理,便民服务中心平台即使建立起来也难以形成集中办公的合力,难以真正做到便民。毛主席曾说,管理就两件事:“一是出主意,二是用人”。就便民服务中心平台而言,就是要在改革现有乡镇体制机制、理顺审批职能上想办法,在统一办公场所,改善干部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上出主意,统筹协调服务中心平台、分管部门及个人三方利益,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绩效考核,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确保中心的“阳光、便捷、高效”,进一步推进乡镇政府转型。文/涂 群 严斌 王军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