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秘书 发表于 2011-11-10 12:21:24

辅导讲座: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的几个重点

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的几个重点



何克亮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从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回顾了我们党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了党和人民创造的宝贵经验,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指导方针,是一篇继往开来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这篇重要讲话,对于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学习领会这一讲话精神,应该把握好以下四个重点。

一、党90年来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

早在1991年,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在70年里领导各族人民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做了许多事情,总起来说,就是三件大事: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建党90 周年大会的讲话中,重申这三件大事,并且做了新的概括。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对中国共产党90年光辉历程和重大贡献的精辟概括。它既强调了“党紧紧依靠人民”的唯物史观,又阐明了党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丰功伟绩。

我们党90年的历史可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后酝酿建党到1949年建立新中国。这个阶段叫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二个阶段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个阶段叫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第三个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这个阶段叫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我们党领导和依靠人民完成了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这场革命的实质是“救国救民”。从救国来看,一是彻底结束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受西方列强欺负、掠夺的屈辱历史,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使中华民族真正获得了独立,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二是彻底结束了长期的内战和混乱状态,改变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真正实现了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从救民来看,我们彻底推翻了中国几千年来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结束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苦大众受压迫、受剥削、受奴役的不平等状况,使他们彻底翻了身,成了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这是几千年来特别是近代以来进步的中国人和广大受压迫人民梦寐以求的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这一历史性进步和变革,是划时代的,是无与伦比的。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和依靠人民用三年时间,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恢复了国民经济。从1953年开始,我们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从社会主义革命看,一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通过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二是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三是通过思想改造运动,确立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从社会主义建设看,一是从1953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二是以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为起点,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三是进行了以改造人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塑造了一代社会主义新人,树立了社会主义新风尚。当然,这个时期的探索是曲折的。主要教训有两个:一个是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的倾向,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搞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以至犯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全局性错误。二是在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脱离实际,搞“大跃进”,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

在新时期,我们党认真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吸收和借鉴了国际上的发展经验,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实行改革开放,进行了一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的伟大革命。一是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在短短的30多年里,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二是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同时推进了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的创新。三是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书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前无古人、举世瞩目的。

这三件大事昭示了几条真理:一是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二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的独立和解放。三是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是中国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四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三大成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都紧紧围绕着一条主线,为了一个目标,这就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胡锦涛同志把这一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概括为三个方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全面概括和阐述,并提出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次“七一”讲话,胡锦涛同志又增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新提法。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就形成了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的完整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今世界一条独特的社会发展道路。它既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也不同于我国传统的社会主义道路,更不同于发达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它又不是完全游离于上述发展道路之外的道路。它继承了传统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核”,吸收了发达资本主义道路的“合理内核”,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既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又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新路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其一,这条道路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其二,这条道路的价值取向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其三,这条道路的使命是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个是毛泽东思想,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从内容上看,迄今为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个发展阶段或三个组成部分,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其中,邓小平理论是这一理论体系的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从研究对象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地回答了三个层次的重大问题,即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从发展趋势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不断充实新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对我国现阶段社会制度的一个新概括。它包含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两个层面,其中基本制度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一项根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项基本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基础。需要注意的是,这次“七一”讲话没有提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基本制度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具体制度。上述两个层面制度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基本制度是相对稳定的,而具体制度则是随着发展阶段变化而变动的。我们进行的改革,主要是针对具体制度的。

三、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主要任务

胡锦涛同志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切入点,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四个根本点”,一是在思想上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二是在作风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三是在组织上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四是在制度上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这“四个始终”,既是我们党90年的经验结晶,又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指导方针。

胡锦涛同志突出强调,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使党的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党正面临着“四大考验”,即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同时也面临着“四大危险”,即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提出“四大危险”,在我们党还是第一次,目的是要全党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胡锦涛同志按照“四个始终”的要求,从理论创新和普及、干部人才队伍的培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惩治和预防腐败、推进党的制度建设这五个方面,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党的理论建设要突出两个重点:一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创新的着眼点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理论创新的主要任务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重点抓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做出新的理论概括。二是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推进理论武装工作。学习的重点是,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的目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增强对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同时,还要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

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把政治坚定、群众公认作为用人导向;二是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不让老实人吃亏。三是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使我们的事业能够继往开来,薪火相传。

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是,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内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历史证明,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当前,党群、干群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于干部队伍中存在着种种不正之风特别是消极腐败现象,使干群矛盾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矛盾,面临脱离群众、失去群众信任的危险。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一是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增强服务人民的意识,坚决反对和惩治侵害人民权益的行为,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三是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四是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增强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五是继承和发扬党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反对弄虚作假和奢侈浪费。

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要充分认识党长期执政条件下滋生腐败的严重性和危险性,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要搞好廉政文化建设,牢固树立权为民所赋的理念,加强干部的道德修养和纪律约束,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要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党内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新闻监督、网络监督的作用。

党的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有四个:一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二是发展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三是健全和完善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实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四是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

 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方针

党的十六大以来,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格局。胡锦涛同志从这个总体格局出发,提出了“四个继续”和“四个坚定不移”的指导方针,对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了战略部署。

第一、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任何情况下都动摇不得。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夯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但是,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科学发展。经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统领各项工作。具体讲,就是努力做到“五个更加”,即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战略,把经济建设的重心转移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上科学发展的轨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是“坚持一条道路,推动三个转变”。坚持一条道路,就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三个转变,就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和劳动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第二、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针对国内外有些人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满和非议,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第一次系统阐述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七个重大进展,以澄清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模糊认识,统一思想。在此基础上,胡锦涛同志指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新的体制机制把这种关系确定下来,使其既能有效运转,又能使人民满意。历史和现实证明,西方式的民主我们不能搞,毛泽东时代的“大民主”搞不得,我们要走出一条新的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道路。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重大历史课题,是对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关系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当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点,一是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二是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三是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第三,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既是共产党精神上的旗帜,又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还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针对近些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影响力、控制力下降的状况,胡锦涛同志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一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二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三是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目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从表述复杂的核心价值体系中提炼出简单明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上口、好记、好懂,易于群众接受。一个是如何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内感召力的当代中国文化。

第四,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建设的范围很广,但重点是民生问题,核心是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是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规模,努力改善就业结构。二是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化解和缓解劳资矛盾,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尊严和权益,使劳动者既能体面地劳动,又能劳有所得。三是加快发展教育、养老、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各项社会事业,努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养老难、看病难、住房难等突出问题,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保障体系。四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要按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lilyrose09 发表于 2011-11-17 10:12:36

有付出就有收获!加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辅导讲座: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的几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