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一、党政领导以身作则,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给人民群众增强构建和谐社会之信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腐败是国之大敌,党之大敌,民之大敌。党风、政风的好坏,事关人心向背。各级领导干部能否以身作则,对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洁建设、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至关重要。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品格。古人说“政者正也”,是讲为政者必须身正行直,办事公道,不以私害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群众对领导干部是要听其言、察其行的,你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台上讲反腐败 ,台下搞不正之风,群众怎么会信任你呢?这样的干部,实际上已经丧失了领导资格。作为党政领导,必须弄清自己的权利是谁给的,应该对谁负责,从而真正摆正人民是主人、领导是公仆的关系。否则就很有可能凭借手中掌握的权利为个人和小集团谋取私利,导致主仆关系颠倒,造成权利的异化。
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 斗争中,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率先垂范,关键是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现实生活中,与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高尚的精神情操和浩然正气形成强烈反差的那些大贪官,无一不是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腐化堕落,其奢侈行为令人正经。他们不仅经常出入豪华宾馆,而且吃要山珍海味,喝则万元“洋酒”,穿要“品牌”,戴要“名牌”,有的甚至生活糜烂,金屋藏娇,游山玩水,住高级饭店,看艳舞表演,以赌博为乐,真可谓一掷万金。这些腐败行为败坏了党风,破坏了党和群众的关系,引起群众强烈的不满,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领导干部中是勤俭节约之风盛行,还是奢侈浪费之风泛滥,对社会风气会产生很大影响。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精打细算,严格把关,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也是一种精神状态,能够起到砥砺意志、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形成凝聚人心、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我们讲领导干部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是要人们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而是通过领导干部的工作和生活作风,来激励人民群众一起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不畏艰难,不懈奋斗,使人民群众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信心。
二、党政领导以身作则,力求防微杜渐,给人民群众以构建和谐社会之示范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十分关注领导干部的日常行为,因为这是他们可以直接对照的形象。
党政领导以身作则、严以律己,要慎微。防止腐败“慎微”,从小事防起,“不以恶小而为之”。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吉林省水利厅厅长汪洋给自己定的一条“死”原则就是坚决不收礼。有人说他有点不近人情,但他正是因为坚持了这样的死原则,才能为人民称颂的清正廉洁的楷模。因为往往有了第一次的吃喝,就会有第二次的受人馈赠,第三次的收受礼品礼金,从而不知不觉地坠入罪恶的泥潭。由此可见,工作中、生活中的“小事”正是防微杜渐必不可少的防线。“小事”忽视不得,含糊不得,放任不得。小节不保,大节难守。因此在工作、生活中,领导干部都要时刻检点、约束、警示自己,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党政领导以身作则、严以律己,要慎独。“君子独处,守正不挠”。慎独,就是有德行的人单居独处,也坚守正道。不论何时何地,或明或暗,或居于人群,或单身独处,都要时时惕励、刻刻戒惧、守正不挠,谨慎不苟。慎独就是要严以律己。应当说,不少党员干部都能以慎独相免,更以慎独自律。但是,也还是有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慎独意识。有的在非公共场合或在无人监督的时候就放纵自己;或者在公开场合是一副模样,在私下场合又露出另一幅模样。领导干部都要做到清正廉洁,侥幸心理要不得,即使在一个人独处时也要筑牢思想道德的防线,不为金钱所惑,不为名利所诱,不随波逐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清正自处,做到心正身正,守住自己的阵地。
党政领导以身作则、严以律己,要正确对待八小时以内和八小时以外的生活,不能做两面人。要安于清贫,不谋私利,保持高尚的情操,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处处以身作则。要特别注意管好自己的嘴、手、腿、脑、配偶子女和身边人员以及八小时以外的生活,不能随波逐流。要锤炼党性,审慎对待各种情感,防止为情所累、为情所误。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广大党政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时刻保持公仆的本色,严格要求自我,从一言一行的小处着眼,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与批评,让群众从细微之处见精神。
三、党政领导以身作则,坚持真抓实干,给人民群众以构建和谐社会之成果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这是被大量事实和历史经验证明了的道理。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要在抓好落实上狠下功夫。应该看到,当前领导干部中说得多、做得少、抓落实不够的问题,还相当程度地存在着。有的领导干部高高在上,脱离实际,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有的热衷于路边工程、献礼工程、形象工程,表面风风光光,实则劳民伤财。一些事情,往往就是在一片表态声音中走了样,在一片落实的声音中落了空。为了纠正这种现象,党政领导要以身作则,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定下来的实情就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部署了的工作就要督促检查、一抓到底。一些关键的、重要的环节,要身先士卒,靠前指挥,抓紧抓好。
领导干部办实事应以人民群众愿意不愿意、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为标准,以代表、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目标。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放在心上、真抓实干。决不能为了政绩而追求面子,只热衷于形象工程,不顾实际的财力、物力情况,好大喜功。领导干部应该知道群众最需要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政绩工程”,更不是“作秀”。领导干部的真心实意,群众是最容易感动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百忙之中还抽出时间长期奔走于基层。他下矿井,慰问矿难遇难者家属,帮助被欠薪农民工讨薪;在2008年南方发生雪灾时,冒着大雪赶到灾区指导抗灾,慰问受灾群众,向滞留旅客表达政府的歉意,等等,都令广大人民群众深深感动,真正感受到雪中送炭,有“冬天里的春天”之感,感受到了和谐社会的和谐氛围。
因此,各级党政干部在具体工作中理应抛弃“花架子”,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得失,真正花费精力调研、解决群众关心的,与民生利益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比如,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时,有些地方党政领导在处理拆迁补偿问题时没有充分考虑群众的实际困难与应得利益,一味要求群众无条件服从,甚至进行暴力拆迁,损害群众利益,激化干群矛盾,造成社会动荡。这些不和谐音符的出现,就有悖于我们大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初衷。如今,越来越多的党政领导在处理拆迁补偿问题时能够首先考虑人民群众实际利益,努力促成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和谐统一。比如,拆迁补偿款基本参照市场价值,不让群众利益受损,这就能够让群众感受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氛围,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在党政干部的真抓实干过程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保障,人民群众真切地看到和享受到构建和谐社会只成果,就会提高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同度,从而更积极的投入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中共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因素,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只要有一大批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带头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现实任务也不可能完成。各级领导干部能否身体力行,带头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无形的力量。领导干部形象好、自身正,在干部群众中就有说服力、凝聚力、感召力,就能极大地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就能更好地团结带领群众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作为一名中00员干部,在政治思想上,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在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拥护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政治学习,注重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与思想道德素质,坚定对党的信念,用正确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经过政治理论的学习,不但提高了自身的政治素养还能做到将所学理论与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
由上可见,领导干部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切实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是何等的重要。(《学理论》朱燕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