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秘书 发表于 2011-10-18 11:46:54

"经济理论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主要观点汇总

2011年6月26日,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浙江省《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举行,此次研讨会也是省社科联举办的“当代浙学论坛”2011年学术月活动之一。来自省内党校系统、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2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享这一学术盛宴。此次研讨会进一步推动了专家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加强了省内党校系统、各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学术交流。



会议为期2天,分开幕式、大会学术交流、分组学术交流和大会总结四个阶段。会议开幕式阶段,由浙江省《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会会长汪水波教授致开幕词。汪会长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我们今天举办这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就是以实际行动来庆祝党的90华诞。汪会长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中央领导同志都非常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前不久,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也强调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我们应该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源头上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此外,汪会长还对近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和著作出版工作进行了回顾并围绕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论述。最后,汪会长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这一大会主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劳资关系与劳动者保护、城市发展问题、经济增长与发展以及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等研究领域提出了一系列颇有见地的观点。现将本次会议的观点综述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研究



1.关于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问题。台州学院副校长、浙江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张明龙教授指出,构建有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必然要求。要建成有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体系,不宜采取全新的本土化模式,而应该通过改造和完善原有的理论体系来进行。为此,我们需着重做好以下三点:一是不要把政治经济学分成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部分;二是用运行、发展和制度三项内容组成基本框架;三是使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成为体系的必备构件。



2.关于方法论的层次性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中共宁波市委党校钟春洋副教授指出,关于劳动价值论创新与发展的方法论问题,可从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层次中予以探讨。一是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二是逻辑层次的方法;三是技术性方法。并提出应在哲学方法层面上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一元论;在逻辑方法层面上致力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新与发展;而技术性方法则进一步决定了劳动价值论对于具体经济理论体系的转化。在方法论层面上,劳动价值论是不变的,又是可变的,应结合现实,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3.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研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许光博士指出,全球性生态危机引发了马克思主义是否存在生态思想的争辩。以福斯特为代表的西方生态马克思者的论述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带有理论及实践上的局限性。与之相比,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发展”之路,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架构具有内在一致性。并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实践中实现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理论的创新和超越。



二、劳资关系与劳动者保护问题研究



1.当代中国劳资关系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张宗和教授指出,当代中国劳资关系具有复杂的性质、非对抗性的特殊性,而马克思主义的劳资关系是对抗性的,所以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当代中国劳资关系问题需要进行理论创新。根据中国国情,执政党对待劳资关系应该持中性立场,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建立长效公平分配机制,实现亲贫式增长。根本解决劳资冲突的逻辑轨迹是私人所有制和平过渡到社会所有制,其路径是劳动者持股、分享利润、经济管理民主化、国民收入再分配和资产者自愿捐赠。



2.和谐国企劳资关系的构建研究。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谭劲松教授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企劳动关系从本质上具有了不同于计划时期劳动关系、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和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特殊性。提出从四个方面来构建和谐国企劳动关系:严格贯彻按劳分配要求,合理确定经营管理者与职工收入差距;加强职工民主参与与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为劳动者行使当家作主权力提供制度保障;充分发挥工会在维护劳动者权益中的职能和作用;完善对国企经营管理者的监管与制约,促进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3.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的比较研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李涛副教授指出,浙江在劳动关系调整过程中,形成了以义乌工会社会化维权为代表的个体维权机制和以温岭工资集体协商为代表的集体协商机制。但个体维权机制具有制度缺陷,难以切实保护劳动者的权益。随着个别劳动关系向集体劳动关系的演进,以集体劳动关系为依托的集体协商机制终将取代个体维权机制,成为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



三、城市发展问题研究



1.对浙江城市集约式发展的思考。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经济教研部陈自芳教授从浙江近年来城市扩张的同时城市病也日益突出的事实出发,借鉴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的理论,探讨了我省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城市蔓延造成土地利用效率降低,交通距离拉大使城市人流车流剧增,过强的功能划分使有机联系的城市街区和人际关系无形中遭到破坏,扩张性城市化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障碍。提出了城市要控制边界扩张,遵循城市适度分区和混合功能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规划要以减少交通流量为准则,提倡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等对策。



2.对县域经济发展为都市圈经济的研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软科学研究所所长王祖强教授基于对新时期经济空间格局变化的研究,认为浙江以县域经济为主体的空间结构正在向以城市经济为主体的空间结构转变。提出要以现代都市圈的视角来审视浙江新型城市化道路,通过破解都市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浙江经济空间结构的转型升级。提出促进县域经济向都市圈经济发展的建议:“强县战略”与“都市圈战略”相互促进;构建分工协作、分层竞争的城市经济发展格局;创新区域经济管理体制,促进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3.对浙江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探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软科学研究所袁涌波副教授在简要回顾新型城市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城市化的主要历程及特征,并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意义。对浙江而言,新型城市化的路径主要有: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发挥其在区域经济中的龙头作用;加速县域城市化,积极培育中心镇和小城市;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并且,就浙江如何加快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四、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研究



1.收入分配公平与共享式增长的探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李炯教授以浙江省为例,对经济增长中的分配不公平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分配不公平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体表现为:对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和阶层结构这四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的制约;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制约。提出从不公平分配转向公平的共享式增长的路径:确立“共同发展、共同分享、共同富裕”理念,增强收入分配的公平性;推行产业工人工资倍增计划,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优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地区和行业间收入差距;加大扶持力度,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



2.对浙江山区县域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研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唐勇副教授立足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浙江山区县域经济的空间结构特征以及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山区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工业化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城镇化和人口分散分布的矛盾、产业转型升级与技术落后的矛盾、发展环境需求与体制机制不完善的矛盾是其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浙江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要坚持五个方面:以经济转型升级促经济生态化、以山区资源优势发挥促生态经济化、以城乡发展统筹促人口集聚城镇化、以区域发展统筹促山海协作模式多元化、以和谐社会建设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对包容性增长这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卢宁博士指出,包容性增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转型深化阶段和后危机时期,中国应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通过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制度创新与结构调整,寻找最佳路径去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包容性增长。



五、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研究



1.浙江中小企业集群转型升级问题探析。杭州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经管系康胜教授指出,中小企业集群化的块状经济是支撑浙江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中小企业集群转型升级主要受到企业集群系统外部环境的根本性变化、企业集群系统内在要素及结构关系质量的缺陷、系统自组织协调机制的局限和集群系统成长演化过程的路径依赖等因素的制约,提出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实现转型升级的路径:强化集群系统主动性和创新性转型升级的战略意识;构建集群系统自发性调节与目标性导向的协同机制;培育集群系统具有引领方向和主导创新作用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集群系统行业协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2.对浙江具体县市经济转型的实证研究。中共江山市委党校郑书逵指出,江山市经济发展中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经济集群大都集中在传统领域、多数产品科技含量低、处在价值链低端;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压力增大,发展空间缩小。提出江山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方向:促进经济结构的“软化”,即在经济结构的演进过程中,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推进生产要素密集化和深加工度化。促进转型发展的战略思路应该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文化旅游融合,提升特色旅游经济;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推进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攀升和内涵升级;创新体制构建有利于促进江山经济转型提升的制度环境。



3.浙江外贸经济转型升级研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俞顺洪博士、浙江外国语学院拉美研究所宋树理讲师分别对浙江保税区转型为自由贸易区、浙江外贸转型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俞顺洪博士以宁波保税区为例,对浙江保税区转型为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转型目标和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其目标模式是综合型自由贸易区,转型途径为: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创新政策机制;区港一体化;物流主导,综合功能配套。宋树理讲师通过实证分析表明金融危机对浙江的外贸依存度、外贸结构、外贸竞争力等冲击严重。指出浙江外贸转型的核心是保持传统竞争优势,并进一步挖掘新的竞争优势。因此,应提升外贸产品的定价权,增强贸易规则话语权,从而提高应对浙江外贸转型困境的主动控制能力。作者: 王汉珏 孙正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济理论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主要观点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