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老秘 发表于 2011-10-17 20:50:57

内蒙古乌海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乌海市位于黄河上游,属民族自治欠发达地区,是呼包银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是华北通往西北的枢纽,国家在“一五”时期就定其为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1958年作为内蒙古主焦煤基地,为包钢配套开始大规模开发煤炭资源以来,乌海市经历了因煤而建、因煤而兴到因煤而困的艰辛历程。近年来,为摆脱资源型城市“矿竭城衰”的命运,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乌海市坚持科学发展,积极谋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解放思想以创新思维谋全局   
    乌海市是国家认定的31个煤炭资源型城市之一。1958年乌海市作为内蒙古主焦煤基地,为包钢配套焦煤而开始大规模开发煤炭资源。凭借煤炭资源优势,乌海市担当了各个时期国家、自治区建设所需的能源保障重任。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乌海作为典型煤炭资源型欠发达城市,由于片面追求资源的产出,致使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煤炭资源,产业结构失衡,煤炭资源日益减少。同时,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蒸发量却超过3000毫米,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如何解决煤炭资源型城市当前及长远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煤炭最终枯竭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从而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乌海市委市、政府的当务之急。
    为摆脱资源型城市“矿竭城衰”的命运,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乌海市创新思维,从未来发展的角度、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积极谋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2010年年初,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来乌海视察指导工作时,针对乌海的实际提出了“实现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打造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为乌海市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明确了方向。
    在实践中,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模式和经验,乌海市不断解放思想,提前谋划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问题,明确了“加快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建设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思路。依托而不依赖于现有资源优势,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拉长加粗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壮大支柱产业。大力推进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同时,乌海市更加注重民生保障和改善,更加注重产业优化和升级,更加注重城市建设和管理,更加注重文化和旅游发展,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引领“小三角”地区成为呼包银经济带和自治区新的经济增长极,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立足实际以“经济转型”促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于乌海这个资源型城市而言,应依托于乌海的资源优势与区域优势。
    近年来,乌海从实际出发,在推进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在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按照循序渐进、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注重深化经济结构调整、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变“一煤独大”为“多元支撑”,继续扶持煤焦化、氯碱化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对支柱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尽快做大做强、做优做精,促进现有支柱产业、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的有机结合。
    发展壮大现有的支柱产业。资源丰富是乌海的特点和优势。“十五”以来,乌海市立足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已初步形成以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冶金为支柱的工业体系。目前,乌海市在建和已建成百万吨焦化项目 18个,已形成1600万吨的焦炭生产能力。PVC现有产能为120万吨,现有电力总装机300万千瓦。2010年发电量达122亿千瓦时、水泥产能达到710万吨、玻璃产能达到390万重量箱,玻璃、陶瓷正在向特种、精深方向发展;特色冶金生产能力近150万吨,与包钢合作的节能技改项目正顺利推进;硅化工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工业硅产能,正在向太阳能硅片和多晶硅方向发展。
    一是着力提升“两大基地”建设水平,全力打造国内重要煤焦化生产、加工基地和交易中心及国内最大的PVC生产基地和交易中心。产业规模、技术装备、节能环保等方面均处于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二是在做大煤焦化产业的同时,集中开展煤矿关停、技改、整合和矿区治理工作。“十一五”期间,坚持“关小上大、扶优汰劣”,全市共关停1560多户规模小、污染重的企业,其中100万吨以下焦化企业全部关停,共关闭小火电机组31.6万千瓦,淘汰炼铁80万吨、铁合金24.7万吨、焦炭480万吨、水泥175万吨、电石39.8万吨、玻璃34万重量箱,前六项分别占“十一五”全自治区淘汰落后产能计划的22.7%、17.2%、41.2%、122.4%、34%、33.2%。
    下一步,乌海市将加快对资源型产业的改造升级,扶持煤焦化、氯碱化工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年内焦炭产能达到2000万吨;预计“十二五”末,PVC产能将达到300万吨,届时乌海市将成为在全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煤焦化、氯碱化工生产加工基地。
    由初级加工逐步向精深加工转变。围绕建设新型综合重化工业基地,着力提升煤焦化、氯碱化工产业层次和水平。一方面,促进焦炉煤气、煤焦油、液氯、烧碱的深度开发,形成集原料供给、生产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配套项目建设为一体的纵向产业一体化;另一方面,促进煤焦化、氯碱化工产业融合互促、产业链相互衔接,推动煤焦化和氯碱化工向精细化工过渡,实现横向产业一体化。既可有效解决乌海及周边地区焦化企业煤气排放问题,促进地区资源综合利用、推进节能减排,又可实现液化天然气就地消化利用,对于乌海发展非煤炭资源型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乌海市积极引进赛马水泥、海美斯陶瓷等项目,进一步加强粉煤灰、电石灰、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建成自治区级的乌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黄河工贸、君正能源等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现正积极争取建设国家级示范企业及园区。
    大力发展接续和替代产业,努力促进低碳产业发展。对于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而言,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必须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寻找新的开发领域。
    近年来,乌海依托现有的支柱产业,开发利用好各种伴生资源,拓宽资源开发领域。以新材料、新能源为重点,有选择地发展一批符合本地实际的高新技术项目,在煤气制天然气、天然气重卡汽车制造、PVC化学建材产业、高档陶瓷生产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培育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乌海市将制定出台建设低碳城市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促进抽水蓄能、光伏电池、沙漠热气流发电等新型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目前,陕重汽集团、中石油华油天然气公司、乌海市政府三方合作投资55亿元建设的20亿立方米煤气液化天然气和5万辆天然气重卡汽车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其中重卡一期项目已投产。该项目的实施,既可有效解决乌海及周边地区焦化企业煤气排放问题,促进地区资源综合利用、推进节能减排,又可实现液化天然气就地消化利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对于乌海发展非煤炭资源型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注重和谐以“城市转型”助发展   
    实现社会和谐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目标。
    由于历史的原因,昔日乌海市矿工住宅大多依矿而建,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差。如何加快城市转型建设,实现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维护社会和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乌海市委、市政府在不断地探索中深刻认识到,依靠城市转型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是一条适合乌海城市发展的道路。
    在实践中,围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实现经济转型,乌海市不断推进城市转型,通过“五个转变”来实现城市转型,将乌海打造成为自治区西部宜居宜业的生态绿洲型山水园林城市。
    由工矿服务型城市向多功能服务中心城市转变。乌海市因煤而建,以工业立市,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主要围绕为工矿企业服务而进行城市功能建设。随着乌海市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乌海市已发展成为一个多功能、综合型的城市。
    目前,乌海市商贸、运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快速发展,大型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3个大型物流园、1个农副产品综合批发交易市场和广东塑料交易所西部地区 PVC交割仓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项目进展顺利,项目建成后,将形成立足“小三角”区域,辐射西北的物流大格局。金融业发展迅猛,各类银行机构陆续进驻乌海市。截至2010年,全市贷款余额353亿元,新增贷款110亿元;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71亿元,增长18.5%。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均有长足发展。
    由城乡二元城市向一元城市转变。乌海市属于典型的工业城市,具有“大城区、小农区,大工业、小农业”的特点,工业经济一直占据着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农业经济的比重一直没有超过5%。
    2004年,乌海市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进行城乡一体化改革,将全市 5万多农民转为城镇户籍,使其在子女入学、参军、复转军人转业退伍、就业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待遇。近几年来,乌海市立足于用城市化思维解决农村问题,用工业化思维解决农业产业问题,确立了“转移、减少、集中、富裕”的工作思路,让更多农村人口向城区和二、三产业转移,使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和农村人口向优势地区、优势区域集中,最终达到城乡共同富裕。
    2004年以来,转移农村居民3.4万人,约占农村人口总数的65.4%。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245元,增长12.4%,收入水平连续6年居自治区首位。当前,乌海市结合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和工业园区、道路及其他公共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对于进城的农村居民,在低保、医保、养老保险、教育、就业、住房等方面采取了比城市居民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措施。
    据了解,乌海力争到2014年,将现有的行政村整合为 5个社区,农村人口通过转移减少到8000人左右,保留8.5万亩耕地并实行规模经营。同时结合旅游业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休闲采摘、旅游观光农业转型,促进一产和三产相融互促,多渠道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力争5年内城乡居民收入基本持平,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健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由工业城市向文化旅游城市转变。乌海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旅游资源。2008年被誉为“中国书法城”,2010年举办了首届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以书法文化为龙头,带动各类文艺的创作和提高,推动文房四宝、文博会展、书画奇石印章等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因此,乌海市在实践中着力促进工业城市向文化旅游城市的转变,加快书法城建设,将书法元素融入城市建设之中,不断提高城市品质。
    据了解,国家重点项目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形成百余平方公里的舒缓水面,并在海勃湾城区内形成三条水系,改善区域环境,真正实现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的目标。下一步,乌海市将围绕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金沙湾旅游区和中国书法城的建设,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业,把乌海市建设成为黄河文化、书法文化、蒙元文化等特色文化相融合的文化旅游城市。
    由环境脆弱城市向生态园林城市转变。乌海市位于乌兰布和、库布其和毛乌素三大沙漠交汇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乌海市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积极性,大规模开展沿路、沿山、沿河、沿边及库区植树造林。2010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4.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86平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计划到2012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森林覆盖率达到25%。
    目前,乌海市正在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等创建工作,实行“十城”联创,力争3—5年内实现这一目标。
    由应急解难的民生保障向和谐文明城市转变。近年来,乌海市按照和谐普惠发展要求,改变过去简单送钱、送温暖的民生保障方式,着力从制度层面探索实践,从根本上提升社会事业,建立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新机制。消除“零就业”家庭,基本实现城乡充分就业。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型农区合作医疗保险实现并轨,被国务院确定为推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全面启动了惠及5.1万户、15.1万人的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搬迁改造工程,逐步把边远的矿区人口搬迁转移至城区。
    目前,乌海市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3139套、240万平方米,搬迁入住6894户,全面完成了采煤沉陷区搬迁改造工程,实现了低保无房户全部实物配租和人均住房面积15平方米以下低保户应保尽保。将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医保统筹范围,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为1万多名原国有、集体劳服企业职工及失地农村居民解决养老保险问题,市区两级财政又安排1亿元资金,资助“零社保”低保家庭、残疾人、精神病人等困难群体1.88万人参加养老保险。争取神华集团、自治区政府资金1.18亿元,为神华乌海能源公司、市属国有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补贴续保缴纳养老保险金,2.9万人受益。
    2010年,乌海市进一步提高了低保、五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等9项民生指标,各项民生指标位居自治区前列。市区两级财政安排1亿元资金为困难家庭解决养老保险问题。乌海计划用3年时间消除“零社保”家庭,通过5年努力使符合条件人员全部加入社保,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
      着眼长远以“一个中心”破瓶颈   
    对于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乌海而言,进一步破除发展的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着眼长远。对此,乌海市长候凤岐认为,一个百年的乌海,前50年在“乌”字上做文章,主要是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后50年在“海”字上做文章,主要是围绕乌海湖的开发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基础功能,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升城市宜居宜业水平。
    乌海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资源储量丰富,拥有相对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交通、通讯和金融等方面设施比较完善,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幅度较大的时期,非常有利于区域内经济合作。同时,乌海市与蒙西、棋盘井和乌斯太地区由于地理空间和经济、社会、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内在联系,客观上形成了一个具有人缘、地缘和业缘密切联系的经济统一体。乌海市从地域、交通、城市功能等各个方面,具备为整个区域提供服务的优势。因此,针对乌海资源型城市转型,立足乌海市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城市基础等优势,乌海市提出了打造“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
    加快“小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提高地区辐射带动能力,实现各地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包括乌海市、鄂尔多斯市的棋盘井、蒙西和阿拉善盟的乌斯太,在自治区西部形成了一个经济发展活跃的“小三角”经济区域,成为自治区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该区域涉及3个盟市、6个旗县区,经济区域面积 3000多平方公里,人口近75万,而乌海市是这一区域的中心。
    但是,由于该地区受历史、行政和地方经济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又缺乏统筹规划,出现了重复建设、产业同构、无序竞争等现象,不仅造成“小三角”区域资源浪费、内耗严重,面临着被“大银川”辐射、吸纳而只能“替人打工”、做初级产业产品,而且面临在全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新一轮经济增长中被整合和淘汰的严峻形势。因此,乌海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及时建议将“小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纳入自治区的统一规划,统筹解决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相关问题。如果实现“小三角”区域协调发展,凭借“小三角”区域丰富的煤炭、石灰石、岩盐等特色资源和已形成的产业基础,预计到“十二五”末,区域GDP、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分别有望达到 1600亿元、950亿元和260亿元,约占自治区的12%、15%、10%。展望 2020年,乌海市将成为带动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打造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在实践中,乌海市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着眼长远,全力打造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
    一是围绕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做好环湖规划。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项目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正在进行主体施工,2012年可具备蓄水条件,建成后将形成118平方公里的水面,届时乌海将成为水贯城中、城在水中的城市,为改善地区环境、加快人口聚集、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提供良好的契机。围绕乌海湖的形成,乌海将大力推进城市空间布局调整,加快城市扩容提质,实施滨河新区建设,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
    二是进一步强化城市规划建设,健全城市功能。围绕“三进一靠”(“三进一靠”指的是城区不仅向中心城区靠拢,而且要向库区靠拢;工业不仅向开发区集中,工业园区也要相对集中;人口向城区集中,而且要向中心城区和库区集中;农业要向高效园区和优势地区集中,而且要推动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滨河新区建设和旧城区扩容提质。进一步增强区域中心城市承载服务能力,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面向整个区域,着眼为百万左右城市人口提供服务功能。加强交通建设,建设连接蒙西、棋盘井、乌斯太的高速通道和公交系统,提高路网通达能力。为周边地区大企业规划办公和职工居住用地,并延伸金融、通讯等方面的服务,统筹解决区域居民入学、就业、就医等方面的问题,探索建立统一的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为区域内居民提供均等、方便、快捷的服务,真正成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功能完善、服务到位的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
    实践证明,乌海的转型升级在“十一五”时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十一五”时期,是乌海市建市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城市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5年。地区生产总值是“十五”期末的3.3倍,年均增长26.5%,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是“十五”末的3.9倍、1.8倍和2.6倍。地方财政收入是“十五”期末的3.8倍,年均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是“十五”期间的2.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在2005年基础上均实现翻番。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91亿元,同比增长19.7%,增速居全区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9亿元,同比增长31.8%,增速居全区第1位。地方财政总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26.3%,增速居全区第3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2亿元,同比增长19.6%,增速居全区第1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41元,增长12%,增速居全区第5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245元,增长12.4%,收入水平连续6年居自治区首位。
    后 记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而言,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的方式谋划全局,加快经济方式的转变就显得尤为重要。乌海市在加快经济转型与城市转型、打造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规划方面的成功实践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就,也给了我们诸多的启示。如今,乌海人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以更宽阔的视野、更坚定的信心、更充足的干劲去实现“十二五”规划中的一幅幅蓝图。
    相信,乌海人的创新精神将在改革的大潮中不断交出新的答卷。
    (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地方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调研组刘序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内蒙古乌海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