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生:在读书写作中收获快乐
本帖最后由 三明人 于 2011-10-14 12:31 编辑很多年过去了,经历过的很多事渐渐淡入背景,可依然忘不了在省城读书时的情景:趁同学还在午休,将书一夹独自登上于山,躲在一个旮旯处,悄悄地背起书来;晚间散步时溜进东街口大书店、侨联书店或站在一些不知名的小书店前翻阅书籍,总觉得有那么多的书要看,有那么多的知识要吸收,甚至有那么多的好书想买要买。一时间,心中总是充塞着书的声音、书的影子,不知不觉地沉浸于一种不可名状的境地,这时自己就会仔细地倾听着,不经意间甚至会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那时候,恐怕是电子游戏、动漫等尚未普及的缘故,戏剧如同节日,诗歌如同美酒,小说与散文是最佳休闲场所,具有娱人耳目的相对优势。于是爱好文学的我,每每要在夜深人静的走廊上打起手电筒,照亮一方小小的空间,品读喜欢的文学书刊,此时浸润于书中的心灵感觉到特别的宁静,有一种细细深深的喜悦,仿佛与心仪的人在一起欢愉似的。在我心里,我一直记住一位大学者那句让我在学海中学会思考和反省的话:“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所以,那些比较喜欢和适合的书籍,总是成为我的精神大餐,并从中获得知识和力量。
然而,面对热闹纷杂变化着的世界心中也曾有过困惑彷徨,多少涌上的焦灼、浮躁、诱惑也使自己心神不定。周围的朋友劝我可以靠自己的人脉关系、职业地位和影响关系等发挥一下作用,搞点商业性质的东西赚钱,听着人家的摆谱,有时真有点不是滋味。特别是人到中年后,偶尔也想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换一下做事的环境,稍稍改变一下自己的心情,交上一些不同的朋友。但几经思忖的念头是,假如为了多赚点钱而放弃兴趣多年的读书写作,觉得没太大意思;毕竟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人生莫如天地山川长存,不过是夜空中的闪电,稍纵即逝,如白驹之过隙,转瞬则非,觉得一辈子能够做好喜欢的一件比较有意义的事情就不错了;衣食稍足之工余,放下心来读书写作并以文会友,觉得意义似乎更大。特别是,既然自己已经认定的方向就应当心无旁骛地坚持下去,否则有可能顾此失彼,后悔莫及。此外,又无“不务正业”之嫌,何乐而不为?
因此,这些年来我始终不停地到书籍里去寻找时光,在所读的书的空隙里留下圈圈点点的笔记,挽留住逝去的年华的履痕和深浅不一的思考轨迹。诚然,每当端坐在书桌灯下看书思索或坐在电脑前富有节奏地敲打键盘的时候,心里涌出丝丝细淡的快乐,感觉好安然好妥当好温馨;特别是当心灵和文章进行着密不可分地交流的时候,一份心灵的清澈、沉静和踏实就会密密无声地弥散出来,那份滋润、感悟和分享又会随着每次自己新作品的诞生而充满希冀。
日子一页页翻过去,但读书写作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精神需要。我尤其喜欢慢慢咀嚼倡导“原生态写作”的著名作家池莉在《写作的意义》中写的那句话:“撕裂是艰难而痛苦的。我首先撕裂自己。可严峻的问题在后头。你可以撕裂自己,然而谁承认你的撕裂?如果只是将作品写给自己看那倒罢了。当一个人已经在不停地发表作品,他就很难回到宁可不发表的地步。”于是,在切实地楔入现实生活之时,读书写作使我觉得可以时常拥有自己,沉醉自己,安放自己,快乐自己。真的,能静静地读读书写写字确实好。来源:三明日报
{:soso_e100:}{:soso_e10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