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之家 发表于 2011-10-4 14:32:43

文稿核对把关要切实解决好“三无”的观念与问题

  文稿把关,是指为了提高文稿质量,由撰稿人将起草好的文稿在送领导签发之前交与把关者即写作骨干予以推敲、修改。其实,这种由把关者一人的把关可以改由与撰稿人一同进行。其大体程序是,在把关者接到文稿、叫来撰稿人以后,先让撰稿人谈谈对所写文稿的自我感觉——介绍其“亮点”与不足之处;再由把关者提出自己的看法与修改意见;然后进行研究、讨论,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由把关者就具体怎么改“动口”、撰稿人执笔“动手”;最后交给把关者审看。如此把关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是有利于提高文稿质量

  由于把关者在提出对文稿的看法之前就听取了撰稿人的想法,又经过了充分的讨论、研究,所以对文稿中存在的纰漏也就会看得更加全面、清楚,从而不容易出现“漏网之鱼”。同时,也会对文稿中的疵点看得更为准确、深刻一些——两个人的眼光、智慧总要比一个人的锐利、丰富多了。这就为文稿的修改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再者,人与人的写作功底、风格尤其是语言特色等是有差异的,当文稿的撰写、修改是由撰稿人“一根竿子撑到底”时,也就往往能在文稿字词句的增删与某些段落的调整中使原文与修改之处衔接得更加自然。而由把关者修改则有可能会稍逊一筹,在某些地方可能难以像撰稿人修改得那样自然、贴切。

  二是有利于互相受到教益

  应当看到,把关人员之所以成为把关人员,其写作功底、造诣与修改水平等都是深于和高于撰稿者的。把关者谈对文稿的评价与看法,与撰稿人一起对文稿进行推敲、修改,这对撰稿人来说实际上是一场针对性极强的“单兵训练”,可以使撰稿人受到极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比撰稿人事后看到的由把关者修改后的文稿所受到的教益与得到的提高要更为直接,其印象也就更为深刻。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由于对文稿的把关是在把关者与撰稿人的相互研究与讨论中进行的,撰稿人的某些想法与观点也并不乏真知灼见,这也往往会使把关者受到某些启发而提升自身的写作素质与把关水平。

  三是有利于密切双方关系

  把关者请撰稿人与其一起对文稿进行琢磨、把关,这本身就是对撰稿人的一种礼节和尊重,必然会使撰稿人感动不已。同时,把关者在与撰稿人讨论、研究如何对文稿进行修改时又是以平等的身份出现的,这也会让撰稿人的激动之情油然而生,从而拉近与把关者的距离,与把关者密切地配合,把对把关者关于文稿修改意见的看法与想法和盘托出;而作为把关者,也会真诚地和撰稿人来彻谈自己的看法、观点。如此,也就能够避免把关者在单独对文稿把关时由于对其中的某些地方感到费解或有疑虑而对撰稿人产生一些不应有的印象;也可以防止撰稿人对把关者就文稿中改得“可以”甚至是恰到好处的地方不能完全理解而对把关者产生某种误会。从而在相互关系上培育与绽放出了一种绚丽的融洽与和谐之花。

  要使共同把关文稿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必须切实解决好“三无”的观念与问题。

  首先是“无关”观念。撰稿人不能认为把关、修改文稿是把关者的事,与己无关。如果是这样,就会不想、也不愿意参与对文稿的把关;即使参与,也会是仅带“收音机”,不带“播音机”;或者只是坐在被动席上,把关者问一句就答一句,不想多说、更不愿意深说一句,不积极、更不能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其实,参与对文稿的把关、修改,充分运用两个人的智慧,既是提高文稿质量的重要的有效途径,也是撰稿人向把关者学习写作和修改文稿技巧、提高自身写作能力的良机,应该珍惜,不应放弃、浪费。

  其次是“无方”问题。要是把关者缺少或不讲究方法,在与撰稿人对文稿进行把关时把文稿说得一无是处,使撰稿人感到灰溜溜的、抬不起头来,就会使撰稿人丧失对文稿修改的信心,拉长与把关者的距离。应当看到,撰稿人所撰写的文稿即使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其内心是想把文稿撰写好的。同时,也是费了心血、出了力的。再说,“三步之内,必有芳草”,文稿中也绝非没有一点值得认可的地方。因此,把关者务必对撰稿人的写作动机与文稿中该肯定、鼓励的地方予以肯定、鼓励,并要说得自然、客观、实在。在此前提下,再指出疵点,提出修改意见。在这样做时,态度上应心平气和、耐心;语言上应轻言细语,切不可说得难听、刺耳,要尽可能地做到“良药甜口”;在讨论中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这样才能使撰稿人感到亲切,从而树立信心,密切配合把关者搞好对文稿的把关工作。

  再次是“无时”想法。如果把关者觉得没有时间这样做,也就不可能这样做了。诚然,对文稿进行共同把关是需要时间的,而且比把关者单独把关所需的时间还要多一些、长一些;而把关者的工作又非常繁忙,时间也确实较紧,这是事实。但是,只要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对时间进行科学调配,也是可以安排出时间来做这项工作的。再说,对文稿共同把关虽然占用了一定的时间,却利用了两个人的智慧,共同提高了文稿质量,并使把关者自身与撰稿人的写作、修改文稿的能力都得以增强,这对今后的工作是大有裨益的,又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单位:湖北省仙桃市委办公室马大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稿核对把关要切实解决好“三无”的观念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