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老秘 发表于 2011-9-13 08:03:04

读史悟新道 肖勤福

&nbsp;&nbsp;最近,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新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用意至为深刻。<br/>&nbsp;&nbsp;&nbsp;&nbsp;中国传统文化洋洋大观,各类著述典籍汗牛充栋,但总括梳理起来,无非还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经史子集。史,是其中的一大门类,而且即便经子集,亦各有史。史于文化,史于学问,史于思想,难离难弃。古人强调,求学的目的在于闻道得道,而“欲知大道,必先治史”。<br/>&nbsp;&nbsp;&nbsp;&nbsp;何以要先治史?英国历史学家柯林伍德有言:“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历史是人类的历史,是人事之史、因人起事之史;任何一部史籍,也都源于史家的眼光、价值判断和智识,因而无不充满着思想。历史成为人类思想的源泉,史书成为我们打开思想宝库的钥匙。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恩格斯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党历代领导人都倡导读史,如毛泽东就语重心长地告诫过全党:“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仅《资治通鉴》就研读批注过17次之多。<br/>&nbsp;&nbsp;&nbsp;&nbsp;读史的好处究竟在哪里?培根一言以蔽之:“读史使人明智。”但所明何智,智为何用,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对于一千个不同的人来说,答案至少也有一千个。对于一般的人而言,读史主要是为了开阔眼界,增加见闻,提高学识,充实自我;对于学者来说,读史当然是为了增厚学养,识贯诸家,激发思想,推动研究;对于领导者来说,读史显然有着更多的追求、更高的要求:首先是明做人之理,其次是达为官之道,最后是穷理政之智。这三个追求和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和特色。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它们被纳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体系之中,读史是为了掌握符合中国封建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礼制规范的做人做官做事那个“道”,成为能够担当天降大任的弘毅之士,最终起到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作用。时至今日,斗转星移,在中国共产党为民执政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者读史就必须要有新境界、新觉醒,简言之,要悟出新的“道”来。<br/>&nbsp;&nbsp;&nbsp;&nbsp;读史悟新道,要在完善道德情操上下功夫。在司马迁以前,古人治史大多是因史言德,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道德评判,孔子之所以对《春秋》进行删改,就是为了使“乱臣贼子惧”,以挽“礼崩乐坏”之颓势。读史悟德树德,可以说是中国人一个好的传统。但道德有基于人性之道德和基于党性之道德的区分。党员领导干部读史循着“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训诫,首先要完善为人做人之道德,这是底线但又只是低线,更为重要的,是完善作为党员、作为执政党骨干的道德。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读史,举一反三,增强党性。例如,通过把握文艺复兴运动和新教运动针对“以神为本”、启蒙运动针对“以王为本”之后,马克思主义针对“以资为本”寻求人类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的思想历史脉络,明确共产党的道德诉求和道德义务,理解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原本即是天经地义,在党性层面上完善自己的道德情操,克己奉公,廉洁自律。<br/>&nbsp;&nbsp;&nbsp;&nbsp;读史悟新道,要在增长才干上下功夫。历代智者仁人读史的另外一个好的传统,是经世致用,即致力于达到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的那种境界:“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读史与经世致用之间,有一个将取自历史的思想、知识、信息、经验乃至教训,转化为个人才干,即转化为真正属于自己的明辨是非的素养、察人观事的眼光、鉴往知来的思维、知行合一的能力等等的过程。这是一个艰苦的思考、领悟、提高、实践、反馈和修正的过程。例如,通过理解中国历史上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演变对于朝代更替的作用,认识近现代化过程中世界范围内土地作为核心生产要素的地位为资本所取代、农民转变为工业劳动力、城乡对立运动的经验教训,经过结合实际的研究和转化,就会使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对处理“三农”问题、工业化与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问题、缩小城乡差距问题等等,持更加审慎的态度,用更加务实的思维,行更加有效的措施。<br/>&nbsp;&nbsp;&nbsp;&nbsp;读史悟新道,要在增强使命感上下功夫。前人的作为表明,读史能够扩胸襟、增抱负、强使命。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对民族和国家的兴衰存亡负有不容推诿的责任,要确切认识和履行这种责任,读史有莫大的益处。中国在古代世界发展进程中曾经的辉煌,在近代世界翻天覆地变迁中无奈的衰落,以及由这种落差带来的民族屈辱,所有这些,都能使我们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近代科技革命和工业化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机遇,与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擦肩而过的沉痛历史教训,能够使我们进一步感受到党中央强调的历史机遇期和“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的号召,具有何等沉甸甸的历史分量!<br/>&nbsp;&nbsp;&nbsp;&nbsp;读史悟新道,要在提高执政能力上下功夫。古人先辈如此重视治史读史,从国家的视角看,无外乎“以古为鉴,可知兴替”,正如《资治通鉴》书名开宗明义的那样,“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群体读史,必须以资政为导向。习近平指出:“学习和总结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一贯重视并倡导的做好领导工作一个重要的思想和方法”。在读史过程中,我们要着力于把握规律、明了大势、借鉴经验、汲取教训,增强执政的本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史悟新道 肖勤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