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发展瓶颈的“抓手” 肖斌
<p> 发展是人类历史的必然,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历史,钻木取火照亮了从猿到人的历程,铁犁和铁刀开启了农耕文明的道路。蒸汽机的呼啸奏响了大工业时代的号角,计算机键盘敲出了信息时代的强音</p><p><br/> 在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形势下,欠发达地区如何加快发展,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后来居上,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br/>近年来,清远市委、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求真务实,大力实施“三化一园”发展战略,实现了思想解放、经济发展、城乡建设、改革创新、社会发展、固本强基等“六大跨越”。2004年,清远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达到全省第一;2005年,更是创造了七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首位的骄人成绩;2006年,又取得“速度六金一银”、“总量五金二银”的好成绩,实现“三连冠”。清远之所以出现这样喜人的局面,主要是集中精力抓了更新观念、壮大规模、打响品牌、搞活招商引资、落实激励机制等工作。<br/>更新观念,调整发展战略</p>
<p><br/> 清远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影响清远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但主观上的原因是主要的。过去,由于发展思路单一、抓农业产业化、抓旅游、抓城镇化,还是打扶贫牌、实施建设“珠三角后花园”战略,都没有抓住工业化这个龙头、市场化这个先导,因而摆脱不了工业落后导致经济总量落后的局面。</p>
<p><br/> 近年来,通过不断学习、调研和反思,市委市政府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提出了“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后花园”的发展新战略,即以市场化为先导,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城市化为依托,以后花园为载体,实现四者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市委、市政府通过理论学习,引导全市干群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经过“六个调整” 调出了六个力,即:调整观念,调出了活力;调整改革,调出了动力;调整政策,调出了吸引力;调整机构,调出了合力;调整资源配置,调出了潜力;调整班子,调出了战斗力的新局面,全市上下形成了与时俱进、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建设和谐清远的良好氛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p>
<p><br/>壮大规模,促进工业发展</p>
<p><br/> 清远工业发展起步较晚,存在着规模小、产业分散、工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工业综合竞争力不强。为改变这种局面,清远在发展规模工业,提升工业发展质量上狠下功夫,努力壮大工业经济总量。一是培育规模园区,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我们对现有工业园区进行整合,发挥集约效应,以规模园区带动规摸工业的发展。同时,集中精力和财力,加快建设珠三角产业转移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等,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提升工业园区的管理水平,以吸引更多大企业来落户。二是培育规模产业,做大做强工业支柱产业。我们因势利导,加大扶持、培育力度,做大做强建材、陶瓷、能源、生物医药、电子家电、纺织服装、汽车配件、金属制品、农副产品加工、制鞋皮革等十大产业,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使其进一步壮大规模,增强实力。加快工业布局调整步伐,实现同类产业集聚发展,形成规模产业集群,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在此基础上,积极扶持再生资源等产业发展壮大,培育新的规模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培育规模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发挥资源优势,加大对行业龙头企业、产业链延伸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规模大、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污染少的项目,以大项目推动经济的大发展。同时,扶持现有企业进一步增资扩产,开展创名牌工作,不断发展壮大;引导企业走出去,广泛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不断拓展发展空间,逐步成长为促进我市规模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四是培育规模区域,打造工业强县(市、区)。我们集中力量,发挥优势,千方百计发展规模区域,努力打造一批产值在100亿元以上的县(市、区)、50亿元以上的镇、10亿元以上的村,尽快奠定规模区域发展的格局。2006年,有13个镇(街)的工业总产值达10亿元以上,其中有三个镇达50亿元以上,清城区龙塘镇突破100亿元。</p>
<p><br/>打响品牌,推动第三产业</p>
<p><br/> 清远山青水秀,地接三省,路通九衢,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区位、交通优势,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中国首家“漂流之乡”。之后,又荣获了“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双拥模范城”、“中国奇石之乡”、“中国龙舟之乡”等8个区域性品牌。我们抓住旅游业和物流业这两个“龙头”,打响品牌,推动发展壮大第三产业。一是围绕打造“漂流、温泉、山水、奇洞、风情”五大旅游品牌,采取有效措施,构建清远大旅游格局。近年来,四大国家生态体育赛事(“清远杯”2005年第十三届全国龙舟锦标赛、“清新玄真古洞杯”全国自然水域漂流系列大赛、“嘉陵杯”全国越野摩托车锦标赛、全国汽车场地越野赛)陆续在清远举行,为清远这块热土带来勃勃生机,有力地推动了旅游业和经贸业的发展。2006年,全市接待游客1100万人次,营业收人35.9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1.64倍和1.86倍。二是切实完善商贸流通专业市场网络。我们把专业市场建设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加快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花卉奇石市场、汽车及汽配市场、啤酒一条街等专业市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把清远建设成为三省边境地区物流集散地。</p>
<p><br/>创新思路,搞活招商引资</p>
<p><br/> 近年来,清远市招商引资形势大好,高潮迭起,逐年有所突破。主要是市委、市政府坚持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了招商引资思路,实现了“五个转变”:一是从重投资硬环境建设向投资软硬环境建设并重转变;二是从招商引资以工业为主向全行业招商引资转变;三是从招商引资重点对外向内外并举转变;四是从重引进轻落实向引进和落实并重转变;五是从开发新的资源招商引资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招商引资转变。从而搞活了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提升招商引资成效。2002年至2006年,全市共引进项目2302个,计划总投资1673亿元,实际已投入347亿元。其中投产项目1014个,在建项目499个,筹建项目409个。现有外资企业762户,注册资本28.94亿美元。2006年,全市共引讲项目622个,计划总投资471亿元,实际投入资金60多亿元。其中投产项目144个,在建项目189个,筹建项目289个。</p>
<p><br/>激励贡献,焕发强劲活力</p>
<p><br/> 激励机制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强大武器,是充分体现内因作用、把内因和外因有机结合的制度平台,更是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战略举措。清远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制定并落实一系列激励机制。从2004年至今,清远连续四年举行兑现奖励大会,奖励力度一年比一年大,奖励范围一年比一年广,奖励金额一年比一年多,奖励效果一年比一年好。今年,市委、市政府拿出了2000多万元,对各方面有功人士进行重奖。奖励金额是2004年的5倍,是2005年的2.5倍,是2006年的1倍。如此力度的奖励,不但是建市以来前所未有的,即使是珠三角发达地区也是不多见的。可以说,没有激励机制,就没有清远投资洼地的提升;没有激励机制,就没有清远服务高地的提升;没有激励机制,就没有旅游胜地的提升。</p>
<p><br/> 激励一机制的制定、完善和落实,充分调动起全市上下抓招商、谋发展、促跨越的积极性,把清远的区位、资源、成本、环境等潜在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使清远把握了最佳的发展机遇,开启了后来居上的大门,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显著成效。</p>
<p><br/> 几年来.清远,从“寒极”变成了“热土”,从蓄势待发到生机勃勃;清远,创造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后来居上的令人瞩目的“清远模式”、“清远现象”;清远,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类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所语:“已经成为粤北山区的一颗耀眼明珠,同时也成为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榜样。”</p>
<p><br/> (作者单位:清远市委宣传部)</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