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县委书记谈发展思路之一:全力打造闽中发展的核心区域与中心城市
未来五年,沙县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一城三地”建设的战略定位,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咬定“争十强、创一流”的奋斗目标,按照“解放思想、创新创造、突围突破、争先进位”的工作要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打造经济发达、生态优美、和谐幸福的闽中发展核心区域与中心城市。<br/> 1、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拓展金沙园二期,加快机械制造园、硅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推动金沙工业园区上升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发展壮大机械制造、林产加工、生物与食品加工、化工新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引进配套项目,延伸产业链,提高集中度,促进一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大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加快海西现代物流园区、“陆地港”等重大物流项目建设,重点培育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沙县小吃品牌、综合交通枢纽等优势,全力推进休闲旅游项目规划建设,着力培育“夜色金沙”旅游品牌,加快休闲旅游业发展。按照“保牌、提质、连锁、上市”的思路,做大做强沙县小吃集团公司,培育餐饮名店和龙头企业,着力推进沙县小吃标准化实施和品牌规范化管理,积极引领沙县小吃整体上市,力争“十二五”期间在各地的经营店达2万家以上,年营业额70亿元以上,年创纯收入10亿元以上。加快培育金融、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发展家政服务、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使服务业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三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深化土地流转工作,建立土地流转信托机制,创新土地流转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土地流转工作的品牌效应,并争创国家级品牌。深化“产、学、研”合作,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等“五新”技术,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促进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努力构建“一乡一业”的区域性农业布局,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提升优势产业,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建立农业生产资料现代化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现代购销网络和农村社区综合维修服务网络,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继续抓好白杨树种植基地、兰花生产基地、茶叶生产基地、优质水果生产基地等四大对台农业基地建设,深化对台农业合作交流。四是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充分发挥金沙园、金古园及海西物流产业开发区等招商引资主阵地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和方式,切实增强招商引资实效。依托“陆地港”项目,推动海关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争取建立海关特殊监管场所,畅通港口与内陆地区通道,密切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联系,强化山海协作,协调区域关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加强对台交流与合作,推进两岸产业对接,积极扩大对台文化旅游交流,不断加强与台湾宗亲联系,拓展交流交往领域。加强自主创新,增强品牌意识,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鼓励争创出口品牌,积极推进出口基地建设。<br/> 2、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一是完善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按照“十二五”规划,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战略,逐步打造“一核两带一圈”,即以中心城区和金沙园、金古园、海西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等为工贸核心区,以青州、高砂为工业发展带,以夏茂、高桥、富口为工业拓展带,以大洛、南霞、南阳、郑湖、湖源等为绿色经济圈。二是推动市县同城化。按照“大三明”的发展思路,自觉把沙县的发展置于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中来谋划推进,主动呼应、扎实推进与市区同城化,紧扣生态工贸区和中心城市建设,从电话邮编同号、干部职工同酬、教育医疗同步、社会保障同标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入手,积极推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公共服务、民生事业等工作同城化。三是加快推进城区建设。按照“北进南拓、延伸东西、提升中部”的工作思路,着力推进北面金沙园南区、富口片区开发,南面金古园、海西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建设,东面东门片区保护性改造和仙舟半岛、泰和路两侧、底峡片区开发建设,西面小吃文化城三期、城市广场等项目建设,中部逐步分片提升改造老城区,推动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力争城市建成区面积突破30平方公里,努力把沙县建设成为三明中心城市的最重要区域。加快推进沙县公路客运一级枢纽站和城北公路客运二级新站、虬江大桥等重大城市交通项目建设,适时建设凤岗大桥,加快城市主次干道改造,进一步改善城区道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打造生态园林城市。加强城市景观、建筑立面、夜景工程规划设计,分期分批对新城路等主干道立面进行改造。四是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以青州、夏茂两个市级中心乡镇为重点,加快富口、高砂等中心乡镇建设,进一步提高其他乡镇小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对接中心城市、辐射周边农村的能力,促进小城镇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特色化发展。加快转变小城镇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小城镇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小城镇吸引力、承载力。五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集中力量抓好水利设施、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重点项目建设,以及农村公路网、农村饮水安全和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等工程建设,抓好农村金融改革试点,采取“四统一”的模式,建设农村新型社区。<br/> 3、构建和谐幸福社会。一是着力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坚持县领导定期下访、接访,畅通和规范民意表达渠道,强化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大调解格局,建立健全社会预警、突发事件应急和社会动员等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对“标会”和担保公司等民间融资行为监管,确保经济秩序稳定。加强生产安全监管,抓好防灾减灾工作,促进安全工作法治化、长效化发展。二是大力发展社会民生事业。努力扩大就业,优化创业环境;加强社会保障,不断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险覆盖面,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继续深入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积极发展教育卫生事业,持续开展教育“三风”和医德医风建设,力争到2013年实现教育强县。统筹推进人口和计生工作,不断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广绿色低碳消费,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深入推进节能降耗工作,构建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环境污染情况通报机制。推进“森林沙县”建设,确保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5%以上。四是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发扬“实说实干、敢拼敢上”的沙县精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依托“边景昭文艺奖”助推文艺创作,激发文化发展的活力。传承沙县小吃、肩膀戏、西皮台等具有沙县民间特色的优秀文化,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br/> 4、不断加强党的建设。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进一步增强各级党组织特别是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建立并实行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干部考核机制,确保真正选好人、用好人。通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提升延伸“168”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与创新发展方式方法有机结合,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智慧、力量凝聚到抓发展、抓经济、抓项目上来。开展带着笑脸面对群众、带着问题下访基层、带着虚心学习本领、带着亲情为民服务等“四带”活动,加强全县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切实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时刻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化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推进重大决策部署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选人用人的规范化和程序化,权力监督的多元化和公开化。<br/> (作者为中共沙县县委书记)<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