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猫 发表于 2011-8-2 08:28:00

关于福建土堡申遗的可行性调查 刘晓迎 傅春旭

一、三明土堡的调研<br/>  位于中国东南部的福建 (三明、泉州、福州、宁德)、江西 (南丰、广川)两省山岳地区,有着数量较多的一种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生土与木结构相结合并不同程度使用石材的 “土堡”建筑。这些土堡建筑以合院式建筑为主,规模宏大,造型奇特,结构精巧,或建在海拔较高的山岗 (高岗型),或离村庄不远的山坡 (坡地型),或建在水田当中 (田中型),或土堡与民居建在一起 (混合型),与当地其他传统低矮民居组合成大小不同的村落,服务于家族或村落的聚居防御需要。它们比福建土楼历史更悠久,既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又与周边自然环境完美融合,构成一组组和谐美妙的景观。其中,福建土堡最具代表性,数量也最多,而福建土堡又以三明市大田、尤溪和永安三县留存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种类最齐全。<br/>  从2006年至2011年的五年时间里,三明土堡通过土堡课题专项调研、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拍摄土堡资料宣传电视片、召开中国·福建土堡全国学术研讨会、举办土堡民俗文化节、福建土堡风光摄影展等系列活动,已初步摸清了三明境内土堡的基本情况:<br/>  1、土堡的创建历史:产生于隋末唐初,成熟于两宋,盛行于明清,并一直延续至今。<br/>  2、土堡的留存数量:200余座,约占总数量的十分之一。<br/>  3、土堡的建筑结构:内通廊式与合院式两种,并以合院式为主。<br/>  4、土堡的分布范围:福建、江西两省,并以福建为多;福建省内三明、泉州、福州、宁德四地市,并以三明地区为多;三明市内大田、尤溪、永安、宁化、沙县、将乐、清流、明溪、泰宁、三元、梅列十一县 (市、区),并以大田、尤溪、永安为多。<br/>  5、土堡的主要功能:防御为主。<br/>  6、土堡的产生原因:生存需要。<br/>二、福建土堡的认定<br/>  关于福建土堡的定义,至今尚未有公开的认定,因此本文的定义只是个人的观点,若有谬误还请方家指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br/>  1、三明土堡与土围 (江西)、土楼 (福建)、围拢屋 (粤东)的异同,如下表。<br/>  尽管四者之间有差异,但共性是十分明显的,都具有防御性,只是功能不同而已,土围、土堡以防御为主,而土楼、围拢屋以居住为主。<br/>  2、福建土堡是包括福建土楼在内的中国南方乡土防御性建筑的鼻祖。<br/>  前些年,福建土楼申报世遗时,省内对于圆土楼之 “根”是在永定还是在漳州曾引起争论,永定的代表有胡大新、吴福文等,他们认为土楼建造技术,自中原移民带入闽西,然后自北到南,其形式是从宁化的 “九井十三厅” (源于中原府第式民居)发展到永定的 “五凤楼”、 “方楼”、再到 “圆楼”的演变过程,并驳斥 “漳州”论:圆楼虽更多,但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客家移民所建等等。持“根”在漳州论的代表则有福州的黄汉民和漳州的曾五岳等,其观点是,产生的背景是明中期防倭寇的需要、采用圆形是临海防风的需要等,其无论是文献资料还是遗物实存,都早于和多于永定。双方各执一端,哪一方都觉得自己的观点是站得住脚的,最后归于一点:福建土楼。<br/>  土堡有源头或者传承吗?三明土堡会不会是土楼及围拢屋的源头和鼻祖呢?因为这几年随着对客家民系的不断了解和研究,尤其是闽西学者胡大新、吴福文在争论圆楼之 “根”时,其论点主要是从客家移民史、建筑文化、建筑材料等方面,论述了土楼建造技术,自中原移民带入闽西这么一个自北而南的过程,若真是这样,三明土堡还真有可能是 “福建土楼”的鼻祖呢!故此,作者在2008年出版的 《神秘的客家土堡》一书后记中曾提出过三明土堡是 “福建土楼”之母的观点,有以下三点推论:<br/>  第一、宁化石壁地区的土墙屋夯筑技术的出现及成熟,为早期三明土堡 (寨)的创建发展及后期永定等地堡寨的建造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对此,许多闽西、闽南的专家学者都有深入的研究,并对两地有着相同的建造方法、结构和功能,感到相同 (相似)而认可。六百多年前永定湖雷下寨 “馥馨楼”的出现,当为这一时期 “堡宅合一”的 “活化石”。<br/>  第二、永定早期的堡、寨源自宁化堡、寨;永定县城温家的 “郎官第”,占地2000平方米,在纵向轴线上依次排列前厅、中厅、后厅,两侧为对称的横屋,这简直就是宁化 “九井十三厅”的翻版;永定的高陂、坎市、湖雷等地也有数量不少的存量。应当说,宁化石壁由于人口发展、饱和等原因,向外迁移而定居永定,为防御盗贼匪寇、虎狼野猪的骚扰及当地土著民的排外摩擦,为达到长期聚族而居的要求,故乡宁化堡寨夯筑技术及建筑模式自然成为首选对象,这或许就是永定许多堡寨的来由。<br/>  第三、漳州南靖人祖先大多亦是由三明石壁迁移而来,遍布各村的土楼与永定土楼总体相似,如生土夯筑、合家居住等;林嘉书先生在 《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指出: “极少数独立于闽南方言区中的零星土楼,如漳浦县锦江楼 (圆楼)的林姓家族,则出于石壁;华安县沙建乡岱山村的齐云楼 (椭圆形)的郭氏家族、诏安县李氏弧形土楼群(亦称半月楼)的李氏家族、平和县安厚乡梧坑社弧形土楼的曹氏家族等,他们的家族都根源于宁化石壁。”南靖田螺坑土楼的黄氏家族亦是根源于宁化石壁。<br/>  由上大胆推论,福建土堡是包括福建土楼在内的中国南方乡土防御性建筑的鼻祖。<br/>  第四、福建土堡的概念或定义是:<br/>  土堡,是一种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生土与木结构相结合、并不同程度使用石材、服务于家族或村落的聚居防御需要的民居建筑。具有单位面积最大、类型和型制最多、防御设施最强、兴建成本最低、构筑手段更原始等特点。其宏大的规模、奇特的造型、精巧的结构为世人所震惊!<br/>三、福建土堡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br/>  福建土堡不仅仅是躲在深山中的瑰宝,更是三明、福建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宝贵遗产,具有以下不可估量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br/>  1、福建土堡是在重大历史变迁与动乱北民南迁和特定的武夷山南段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植根于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的民族传统基础之上的建筑艺术成就和历史见证。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演变和城市化的进程正在影响着传统生活方式的延续,也将探索保护和存续土堡建筑群落的现实和未来的途径。<br/>  2、福建土堡的形成与中国历史上几次著名的民族大迁徙相关联,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文明的发展史、与蒙古帝国的历史有关。其创造者和传承者为中原大变革中南迁的民族与福建当地居民的融合体。土堡中保存了儒家文化的传统,也融入了当地的风俗和特征,形成了特有的方言、民间艺术、宗族观念与生活、居住方式等,也是人种人类学和民俗学的重要依据。<br/>  3、福建土堡是世界上独具魅力的、神话般的山区大型夯土防御性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福建土堡选址科学,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规划的 “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的地势和当地取之不尽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单位面积最大、类型和型制最多、防御设施最强、兴建成本最低、构筑手段更原始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其建筑构思、设计,以依山就势、巧用地形、型制多样灵活及其内部精巧的构造,看似平常,却又奇特,与周边山川相融,不知在画中也。<br/>  4、福建土堡遵循了 “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和 “风水”建筑规划学说,就地取材,选址或依山就势、或傍河耸立、或平地沟深,建筑风格独树一帜、古朴粗犷,形式优美,尺度奇特,功能齐全实用,与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相得益彰、与村落、传统民居和谐一体,互相可持续依存,组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是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完美展现,其突出的防御性功能实现了人居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并形成了一种独具特征和审美价值的建筑形体。这种建筑与规划的成就面对现代化的进逼,仍具有不可忽视的魅力和参考价值。<br/>四、福建土堡申遗的可行性<br/>  21世纪初,当福建省永定、南靖等县正紧锣密鼓地以 “福建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位于闽西北的三明正关注着下一个申世遗的项目:福建土堡。2001年6月,随着永安市安贞堡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明徐徐拉开了土堡保护、抢救和申遗的序幕。十年来,三明土堡以自身古老的魅力、传承悠久的历史、变化多姿的身影、不同于土楼的特色正吸引着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目光,大田土堡群新发现、土堡民俗文化节、中国福建土堡全国学术研讨会、福建土堡风光摄影展等活动此起彼伏,一时福建土堡的申世遗呼声方兴未艾。三明各地也通过许多措施信心十足地迈开了土堡的申世遗步伐:<br/>  一是各级领导重视,保护抢救土堡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从2006年初,根据市委宣传部的部署,由三明市文化与出版局及所属有关县 (市、区)文体局共同组织了有关专家组成 “三明土堡调研组”,对境内的土堡展开了调研;在此基础上又专程赴省内永定、南靖等县考察福建土楼,经情况汇总和分析研究后,提交了调研报告,并于2007年7月向市委宣传部和各县宣传部、市有关部门 (财政局、建设局、土地局、规划局、旅游局、文联、社科联、方志办等)作了专题汇报,听取意见、建议后,向市委提交了 《关于 “三明土堡”课题调研初步结果的汇报》呈阅件,市主要领导都予以重要批示,要求务实认真组织好土堡的保护工作。随后,永安复兴堡、大田芳联堡、沙县双元堡等,先后投入了几百万元资金,抢救维修和申报保护等级,对下一步的抢救、维修和申世遗起到了先行榜样的作用。今年,更是推出40座申世遗土堡,全面打响申世遗重鼓。<br/>  二是三明土堡出世之始就震惊世人,格外被专家学者关注和厚爱。2007年8月, 《三明土堡调查研究》申请省 《海峡西岸和谐文化百项调研》课题被立项;同年12月, 《三明客家土堡调查研究》课题调研报告经专家评审被列入 “福建省社科界第四届学术年会”主会场专题发言,成为全省学术界关注热点之一。同年12月中旬,在广东梅州召开的 “粤赣闽千里客家文化长廊”高峰论坛上, 《土堡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专题发言,又引起三省专家、学者对三明土堡的进一步关注。<br/>  三是一批研究成果相继出版发表。2008年来,课题研究成果 《神秘的客家土堡》、 《安贞古堡》、《三明土堡风光宣传电视片》等书和影像资料出版,多角度地介绍了三明土堡的渊源历史和艺术、科学价值,又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br/>  四是召开和举办了各种不同层次的宣传保护开发土堡的系列活动,引起了国内海峡两岸建筑、历史、文化专家等学者的共同关注。如2010年在大田召开的中国·福建土堡全国学术研讨会、2011年3月大田土堡民俗文化节、2011年6月三明 《福建土堡风光摄影展》等,再次引发世人的关注。<br/>  由于土堡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及越来越重视的文化遗产保护热潮,今年来,三明土堡的申世遗项目全面启动,推出40座土堡,依照申世遗的六条标准进行全面衡量及整改,相信不久的将来,土堡申世遗项目定能得到瞩目,期待着三明土堡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那一天早日到来。<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福建土堡申遗的可行性调查 刘晓迎 傅春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