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老秘 发表于 2011-5-29 08:27:48

劳动者综合素质现状与影响因素 谭泓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tbody>
<tr>
<td width="580" align="middle">
<table class="tptable" width="200" bgcolor="#ffffff">
<tbody>
<tr>
<td><!--video--></td></tr></tbody></table></td></tr>
<tr>
<td width="580" align="middle">
<table class="tptable" width="200" bgcolor="#ffffff">
<tbody>
<tr>
<td><!--userkey--></td></tr></tbody></table></td></tr>
<tr>
<td width="580">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tbody>
<tr>
<td class="content">
<div id="pgcontent" class="nfont">&nbsp;&nbsp;&nbsp;&nbsp;让“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成为本年度庆祝劳动节的重要主题,尤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紧迫现实需要对于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更提出了较高要求。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转型期,劳动者的思想观念素质、文化技术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呈现出诸多变化和特点、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深入剖析当前劳动者的综合素质现状及影响因素,对于促使劳动者“以勤奋劳动成为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和主力军”,“以诚实劳动引领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以创新劳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无疑具有重要作用。<br/>&nbsp;&nbsp;&nbsp;&nbsp;当前,劳动者的思想意识、文化技术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的现状分析&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1.劳动者思想意识与行为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劳动者思想意识与行为观念是劳动者综合素质的“灵魂”,是劳动者在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表现出来的基本品行和素养。在向市场经济发展转变及受外来文化冲击影响下,劳动者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处理个人与个人关系时体现出从理想到实际的追求;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关系时更多地体现为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兼顾;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时从平均主义到平等竞争意识、进而追求更加公正公平。同时,劳动者组织意识日益增强,更多的劳动者强烈希望现有的工会能够真正代表和维护劳动者利益,同时也试图通过参加“同乡会”、“兄弟会”、“姐妹会”等组织维护自身的权益。<br/>&nbsp;&nbsp;&nbsp;&nbsp;2.劳动者文化技术素质与经济的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具体体现为智能素质,是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核心”,是指劳动者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技术能力、创造能力和组织能力等科学文化素质及专业技术的智能因素总和。改革开放以来,从纵向比较我国劳动者队伍的文化技术素质有较大提高,但从总体分析,我国劳动者队伍的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结构也不尽合理,结构性用工短缺与结构性冗员并存现象突出,成为制约我国产业经济结构调整重要因素,也成为妨碍劳动者劳动就业、劳动报酬等合理劳动权益实现的重要问题。<br/>&nbsp;&nbsp;&nbsp;&nbsp;3.劳动者的身体心理素质亟待提高。劳动者的身体心理素质具体体现为体能心理素质,是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载体,包括劳动者生理心理的生长发育及功能情况,是劳动者对社会各种刺激的感觉、调适和耐受能力,是人体生理组织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当前,我国劳动者的身体心理素质亟待提高。我国很多行业职业病发病率都非常高,甚至为世界首位,导致大量青壮年劳动者劳动力的下降。同时,随着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劳动者的心理调适能力与耐受能力从总体上有所增强,但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渐突出,部分劳动者的心态失衡,同时心理冲突与心理危机问题日益明显,由此导致的突发事件与极端行为时有发生。<br/>&nbsp;&nbsp;&nbsp;&nbsp;影响劳动者的思想观念素质、文化技术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的因素既有劳动关系变化的直接原因,也有经济社会、文化观念的环境原因&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1.劳动关系的变化对劳动者思想观念及心理状态产生重要影响。计划经济时期,劳动关系最显著的特征是强调劳动关系的利益一致性和共同性,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利益格局发生较大调整,作为劳动关系双方的地位、权利及相互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劳动关系呈现出利益分化、利益驱动及在利益分化驱动中追求利益协调的特点,这种变化特点对劳动者的思想意识、行为观念及心理状态产生巨大的冲击。从客观角度分析,劳动者从过去的“主人翁”成为劳动关系中不具有产权和经营权、只能依靠劳动力而生存的劳动者,从而产生失落感和被剥夺感;从主观角度分析,相对于计划经济时期较为平稳、缓慢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劳动者观念、素质及心理状态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从而在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深感竞争乏力,从而充满恐惧感、危机感、压力感、无助感。<br/>&nbsp;&nbsp;&nbsp;&nbsp;2.“重资本、轻劳动”的经济社会因素影响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劳动关系诸多问题的产生与“重资本、轻劳动”现象紧密相关,并成为影响劳动者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原因。<br/>&nbsp;&nbsp;&nbsp;&nbsp;首先,资本短缺、劳动力过剩是我国以往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尤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的自由度与劳动的束缚度形成了鲜明对比,资本的自由度在全球范围达到了空前未有的水平,而劳动的束缚度却由于市场供求、产业结构、技术要求、政策倾向以及地理空间等多种因素有增无减,由此形成了“强资本、弱劳动”的整体格局。<br/>&nbsp;&nbsp;&nbsp;&nbsp;其次,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干部和部分地方政府过分强调经济发展指标,招商引资、拉动GDP增长成为地方政府最重要的工作,加重了“重资本、轻劳动”现象的形成。<br/>&nbsp;&nbsp;&nbsp;&nbsp;再次,随着非公经济的发展,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地位与话语能力得到极大提高,而劳动者的声音在社会发展中极其微弱,社会文化受财富和资本的影响造成的轻视劳动和劳动者的势利心理使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失衡。<br/>&nbsp;&nbsp;&nbsp;&nbsp;3.“重学历、轻技术”的文化观念因素忽视劳动者综合素质的培养。技术工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技能型人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但社会上存在着较为深厚的“重学历文凭、轻技术能力”的文化观念。从家庭角度分析,望子成龙是中国老百姓固有的观念,只要有一线机会上大学谁也不会放过。从社会角度分析,社会对技术工人重视不够,在强调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者重要性的同时,忽视技术工人在企业生产和发展中的作用,即使在到处都喊技工荒的情况下,技工学校毕业生的社会地位并没有得到提高,由此造成了社会上以培养高级技术工人为目标的学校减少的趋向,据劳动保障部统计技工学校个数由1997年的4395个降为2006年的2880个,随着国家对技术教育的强化重视,至2008年也仅回升为3075个。从企业角度分析,在企业培训中存在重视管理人员培训,轻视技术工人培训的观念,尤其是近几年管理人员MBA盛行,而职业技能的提升遭到人们的冷落。<br/>&nbsp;&nbsp;&nbsp;&nbsp;同时,在职工培训方面我国已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德国培养一个一线工人平均要花费6—7万马克,约合人民币23—27万元,而我国企业职工每人每年的培训费不足百元,韩国每年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我国对整个教育的投入总数,其中职业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极低,在全国每年新增的劳动者中有近&nbsp;30%的人未经培训走上工作岗位,从而造成劳动者技术水平较低及技能型人才缺乏的状况,从而也成为“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的现实困境的重要原因。<br/>&nbsp;&nbsp;&nbsp;&nbsp;(作者系山东省委党校科研处处长)</div></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劳动者综合素质现状与影响因素 谭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