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评论 农田水利呼唤制度创新
<p><span style="COLOR: #993300"><strong> 编者按:农田水利既要建好,也要管好。相对于建设而言,农田水利的管理、维护和运行更是长期而持久的工作。半月谈记者多地调研发现,农田水利管护受到的关注和重视仍然不够,重建设、轻管理的思维惯性仍然存在。农民和水利工作者建议,应尽快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农田水利持久正常运转。 </strong></span></p><p><strong>管护困境</strong></p>
<p>地处河南西部偃师的山化乡石家庄村,伊洛河穿村而过、水源充足。村主任石延卿告诉记者,全村原有两个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提水泵站,由于缺少资金,泵站无人维护,沟渠老化严重,可灌溉面积已经大大萎缩。这让村民在2010年的大旱面前吃尽苦头。</p>
<p>在该村西提水泵站,记者看到,设计的两组四级提水泵和提水管只剩下了一组,目前只有一级和二级提水渠的一部分还能正常使用。虽然抗旱时村里出工刚刚维护过,但土渠内仍布满杂草和渠道坍塌散落的砖块、土块。</p>
<p>石延卿说:“西提水站设计灌溉面积是3000亩,现在最多能浇2000亩,而东提水站的可灌面积只剩下100多亩,抗旱时地面高的水上不去,地面低的大水漫灌。”</p>
<p>河南省伊川县瑶底村水利管理员申北法说:“我一个月只拿300元补助,全村2公里水渠、8座农用桥梁和所有农田道路的维护全靠我一个人。常年没有投入,造成全村6000亩地能浇的仅有一半。”</p>
<p>安徽省同样如此。蚌埠市五河县新集乡三岔村村民告诉记者,因为没有专人管护和经费投入,当年村集体修建的泵站设备有的老化废弃了,有的则被偷盗了。遇上今年罕见大旱,村里人只能从外面请临时泵站帮忙,每亩地抗旱成本贵了十几元。一些农民不愿多付这笔钱,一等再等“老天”降雨,结果延误了麦苗生长期,抗旱效果大打折扣。</p>
<p>五河县水务局局长徐建介绍,全县220多座村级泵站80%以上老化、失修,甚至弃之不用了。一个村级泵站守护人一年只能拿到几百元至千元左右的工资,充其量保证设备不丢失。有些村庄干脆就没人愿意干这个活。遇上防汛抗旱紧急情况,找不着专人、设备又无法正常运行,有时真让人急得跺脚。</p>
<p>安徽省水利工作一直较好的颍上县同样也面临困难。记者在宋湖村宋湖泵站看到,这座1980年建成的泵站房子已经开裂,濒临倒塌,大门用两根木棍支撑着。因为无人看管,遇上灌溉、排涝临时装上变压器抽水,不用时再把变压器取下来,放在村干部家。<!-- (半月谈网)--> </p>
<p> </p>
<p><strong>基层探索</strong></p>
<p>困则思变。面对用水难题,一些地方在积极寻找破解的办法。</p>
<p>在河南省中牟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走的是与农业合作组织互动发展的路子。截至2010年10月底,中牟县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210家,入社农户14846户,社员人均收入10100余元,远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在农业合作组织内推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具有天然优势。</p>
<p>李峰是中牟县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发起人,他向记者展示了一串贴有管理员名字的机井房钥匙:“社内有20多眼刷卡才能浇地的机井,都由社员管理。有了这些配套完善的井,社里60%的大棚都用上了滴灌的节水设施,不仅方便而且成本低,我们明年准备继续推广。”</p>
<p>据了解,中牟县目前已经在全县大力推广小型水利设施的管理改革,在灌区成立农民用水协会、农民用水组等组织,并形成了用水组监督、水管员管理的管理模式,而这些组织则全部由村民推举产生。通过参与管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在村民中大大提高,推动了当地农业发展的成功转型。</p>
<p>安徽省颍上县则在一些地方试点“县水管单位+农民用水协会+用水户”为主体的供水管理模式和“政府监督、市场运作、自主经营、依法管水”的运作机制。</p>
<p>颍上县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水务部门的统一指导下,乡镇成立水利管理委员会,各村成立用水协会,由村两委干部兼任会长,成员包括村民小组长及专门的管水员,县财政实行“以奖代补”,对水利工程管理得好的村级用水协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农民用水协会负责按灌区的用水定额和水价测算,与用水户签订用水合同,收取水费,调处供水矛盾纠纷,并从水费中提取维修管理费,确保了灌区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开展。</p>
<p>记者采访发现,试点地区村级水管员到位,用水协会健全,水利工程管理规范有序,人为损坏少,完好率高。如颍上县河灌区的谢桥、江店镇等各村建于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水利工程虽破旧,但仍能发挥作用,在今年的抗旱保苗工作中作用明显,灌一遍水每亩费用平均还不到10元,只有其他地方的1/3。<!-- (半月谈网)--> </p>
<p> </p>
<p><strong>政府助力</strong></p>
<p>基层探索带给我们启发。记者采访中深切感到,要建立公益性的农田水利管护机制,政府还需助力。</p>
<p>安徽省颍上县幸福村党支部书记刘庆超告诉记者,周边14个可运转的灌溉站都承包给了个人。这样确保了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和运转,但同时也带来问题。“今年抗旱时,不给足钱,承包人就不开设备灌溉。没办法,村里只好争取上面经费暂时垫付。真要凑不齐钱,这水还就浇不上!”</p>
<p>基层群众和水利工作者一致认为,在当前农业生产效益总体较低的情况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运行有必要保持公益性。但是缺人员、缺编制、缺投入对此构成了现实的障碍。</p>
<p>颍上县水务局局长胡波介绍说,基层水利站撤并划归乡镇综合服务站已经10个年头了。多年来,基层水利人员流失严重,留下来的人如今也多在乡镇综合服务站里从事非水利的行政工作,业务荒废。与此同时,一个县水务局只有10多个编制,下设的防汛抗旱服务队也只有几十个人,面对数十个乡镇,人手根本不够。</p>
<p>安徽省水利厅农水处副处长王凤云介绍,目前安徽全省水利(水保)站或中心站专管机构共830个,与2000年相比,机构数减少了44%,水利员编制减少了46%,但目前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任务却成倍增加。其中有些站无办公场所,运行经费困难,人员结构老化、待遇较低、队伍不稳。基层水利站现状与日益繁重的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任务极不相称。</p>
<p>“治水再不能走只建不管的老路了。”安徽省水利厅厅长纪冰说,面对水利建设的春天,建立健全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机制已迫在眉睫,不能再出现“有人建、有人用、无人管”的现象了。</p>
<p>纪冰认为,“三分建、七分管”。农田水利工程量大、面广、点多,公益性和专业性都很强,必须依靠健全的基层水利服务组织开展建设与管理工作。建议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精神,请有关部委尽快出台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文件和配套政策。(《半月谈》2011年第6期/蔡敏、齐海山、张兴军、李鹏、潘林青)<br/></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