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调之路 促后发赶超
近年来,山东省泗水县立足经济欠发达县的实际,不断强化“变包袱为财富、变劣势为优势、变资源为资本”的理念,负重奋起、求真务实,坚持以“经济战略转型”为主线,以产业化、城镇化为支撑,强势拉动一产调优增效、二产调大提升、三产调活提速,使经济发展更上层次、更有后劲、更可持续,大力推动泗水经济进入外延扩张与内生增长并重的轨道。<br/> 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在扩充总量中提质,在转型升级中增量,仍然是泗水县现阶段面临的最大任务。2010年泗水县研究编制了造纸、建材、食品加工、医药化工、机械电子、包装印刷六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建立了以指挥部为平台、多级快速联动的工业调整振兴机制,由县级班子成员牵头包保 40家重点企业,并对海螺、汇源、中天薄膜等重点工程,分别派驻了推进组,全脱产跟进、全过程服务。继续实施“招商引资大会战”,招商“选”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既转又调、既好又快的发展要求和任务目标。上半年共引进2000万元以上项目54个、总投资144亿元,实际投资额完成13.5亿元,特别是16个引领结构调整的亿元以上项目顺利签约,为加快推进泗水县的新型工业化注入了强大动力和新的活力。强力推动大调整、大技改、大投入,精心实施总投入107亿元的46个技改项目,2010年上半年,实现工业投入16.1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的68.9%,完成技改投入9.9亿元、占工业投入的61.8%,使投资结构明显优化、运行质量越来越好。今后泗水县应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壮大升级,突出投资拉动,坚持招大引强,鼓励合资合作,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全速搞好技术改造,力促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发展。重点是全力扶持华金集团加紧建设能量系统优化项目,尽快转型为生产耗能低、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新型造纸企业;积极鼓励济宁海螺水泥建设余热发电和风力发电项目,精心打造“零耗能、零排放”、世界领先的低碳型水泥企业。同时,加快发展中联特种水泥,把泗水建成全国最大的特种水泥生产基地。<br/> 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已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新引擎”,而服务业一直是泗水产业发展的“软肋”。为改变服务业比重低、经济贡献率低的现状,泗水县在抓好西侯幽谷、万紫千红生态园等续建旅游项目的同时,成功引进了一期投资10亿元的浙商工贸物流园项目、投资3.5亿元的台湾风情岛旅游项目和投资2亿元的星级酒店项目。今后泗水县应在加快建设浙商工贸物流园的同时,加快发展特色生态文化旅游业。深入挖掘泗水县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的潜力,拓展转方式调结构的领域和空间,既要打好“生态”牌,巩固生态环境整治成果,全力加快西侯幽谷、万紫园等旅游大项目建设,同时,积极招商推介泉林泉群、龙门山等生态旅游项目;又要打好“文化”牌,加快建设尼山圣源书院,办好“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扩大泗水的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彰显“中国泉乡?圣源泗水”品牌,三年内建成省级“旅游强县”。<br/> 大力发展高质化农业。泗水县以实施各类惠农项目为抓手,筛选出总投资3.2亿元的21个农业重点项目,采取指挥部的模式强力推进,加快了农业的高质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今后应突出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放大利丰集团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影响,做粗拉长地瓜加工链条,巩固发展25万亩绿色地瓜基地;大力扶持发展寿光客商投资兴建的鼎祥神起农业项目,尽快建成500亩标准化育苗示范基地;强化上海田尔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建好星村镇周边的5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同时,扎实搞好30万亩有机花生、10万亩富硒西瓜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持续抓好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认证,培育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不断提高泗水县农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br/> 全速实施城镇化追赶战略。城镇化是泗水现阶段发展的最强劲动力,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最基本载体。泗水县应紧紧抓住新一轮城乡建设的黄金期,大幅提升综合配套能力和产业承载功能,把城镇变得更美更靓、更有特色。2010年初泗水县确定的总投资57.2亿元、71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已顺利推进。城区道路硬化绿化、休闲文化广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经基本完工;总投资38.6亿元的7个泗城片区改造项目,全面铺开;21个新型农村社区示范点建设,也正在积极推进,形成了“城乡互动、以城带乡”的大建设格局。今后应以打造“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三年内基本完成老城区改造、强力启动北城区建设,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创建“省级园林城市”。<br/> (作者系中共山东省泗水县委书记)
页:
[1]